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周口市分校 刘民乾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周口市分校 刘民乾
(一)选用抗(耐)病虫品种
选用抗(耐)病虫品种是防治蔬菜病虫害最根本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各地可以结合当地种植的蔬菜种类和病虫发生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虫品种,减轻病虫危害。
(二)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
无公害蔬菜应从无病留种田采种,并进行种子消毒。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如黄瓜,其种子可用55 ℃温水浸15 min或用50 ℃温水浸20~30 min)、药剂拌种和种衣剂包衣等方法进行种子处理。
(三)适时播种
合理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可以避开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传播和危害盛期,从而减轻病虫危害。
(四)培育无病壮苗,防止苗期病虫害
育苗场地应与生产地隔离,防止生产地病虫传人。育苗前苗床(或苗房)彻底清除枯枝残叶和杂草,采用培养钵育苗,营养土要用无病土,同时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五)嫁接防病
嫁接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地减轻了许多蔬菜病虫害的危害。瓜类、茄果类蔬菜嫁接可有效地防治瓜类枯萎病、茄子黄萎病、番茄青枯病等多种病害。
(六)合理轮作、同作、套种
蔬菜连作是引发和加重病虫危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生产中按不同的蔬菜种类、品种实行有计划的轮作倒茬、间作套种,既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肥力,又可减少病源、虫源积累,减轻危害。
(七)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能改善植物的营养条件,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应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化肥,增施磷肥、钾肥及各种微肥。施足基肥,适施追肥,结合喷施叶面肥,杜绝使用未腐熟的肥料。
(一)利用天敌
积极保护利用瓢虫等捕食性天敌和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径。
(二)利用细菌、病毒、抗生素等生物射剂
利用阿维菌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抗生素防治病虫害。如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蔬菜害虫,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斑潜蝇等,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防治菜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多种蔬菜的软腐病、角斑病等细菌性病害。
(三)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和特异性农药
这一类农药并非直接“杀伤”害虫,而是干扰昆虫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作用,使害虫缓慢而死,并影响下一代繁殖。这类农药对人、畜毒性很低,对天敌影响小,环境相容性好。
(四)植物源杀虫剂
如鱼藤、苦参、苦楝、烟碱等可防治多种蔬菜害虫。近年来,国内外还研究开发出了许多植物性农药制剂,如2.5%鱼藤酮乳油、0.2%苦参碱水剂等。
(一)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用白炽灯、高压汞灯、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进行诱杀。在夏秋季害虫发生高峰期对蔬菜主要害虫能起到良好的诱杀作用。
(二)色板、色膜驱避和诱杀
在田间铺设或悬挂银灰色膜可驱避蚜虫。利用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对黄色的趋性,在田间悬挂黄色捕虫板以粘住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从作物苗期和定植期开始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和蔓延。
(三)性诱剂诱杀
在害虫多发季节,每667 m2菜田排放水盆3~4个,盆内放水和少量洗衣粉或杀虫剂,水面上方1~2 cm处悬挂昆虫性诱剂诱芯,可诱杀大量前来寻偶交尾的昆虫。目前已商品化生产的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小地老虎等害虫的性诱剂诱芯。
(四)食物趋性诱杀
利用成虫补充营养的习性和对食物的优选趋性,在田间安置人工食源进行诱杀,也可种植蜜源植物进行诱杀。
(五)防虫网隔离技术
防虫网是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蔬菜覆盖防虫网后,基本上能免除菜青虫、小菜蛾、甘蔗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烟粉虱、棉铃虫、豆野螟、瓜绢螟、黄曲条跳甲、猿叶虫、二十八星瓢虫、蚜虫和美洲斑潜蝇等害虫的危害。
(六) 高温闷棚
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和防虫网,进行避雨、遮荫、防虫隔离栽培,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在夏秋季节,利用大棚闲置期,采取覆盖塑料棚膜密闭大棚,选晴日高温闷棚5~7 d,使棚内最高气温在60 ~70 ℃,可有效地杀灭棚内及土壤表层的病菌和病虫。
(一)对症下药
一定要在明确防治对象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农药品种和剂型,才能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二)适时用药
在防治害虫时强调在幼虫3龄以前进行,防治病害时要在发病初期,即出现发病中心或点片发生时进行防治,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盲目施药,不仅达不到治病的目的,还会浪费人力、物力,甚至会产生药害。要做到适时用药,就必须调查田间病虫的发生动态,即做好预测预报,准确掌握防治时机。适时用药,还要注意避免在强日光照射下喷施,这样会使农药因光解而降低药效,一般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或在阴天时进行。
(三)严格控制剂量
乳油农药在喷雾使用时残留较多,可选用粉剂、水剂、颗粒剂等剂型喷粉、拌种或撒施等。保护地如大棚蔬菜、温室蔬菜可用烟雾剂或粉剂防治病虫害。同时,要控制农药的用量与次数,施药量越大、药剂浓度越高、次数越多、施药间隔期越短,则农药残留也相应增加。在施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方法施用,不能随意增加用药量和施用次数。
(四)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剧毒或高毒农药已禁止在蔬菜上使用,严格遵守在蔬菜上的用药规定。特别要注意,在蔬菜收获前的时间,一般在收获前5~7 d禁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