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张春光
提升河南省林果业综合生产加工能力的思考
河南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张春光
(一)实现区域布局科学合理
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重点﹑规模发展的原则,科学精细划定不同树种品种的适生栽培区。林果基地布局要区划到县域,具体到乡村地块。积极培育引进适宜品种,加快推进林果栽培向适生区集中,形成基地栽培规模化﹑树种配置精细化﹑区域布局科学化﹑生产经营产业化新格局。
(二)调整优化树种品种结构
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苹果﹑红枣﹑梨﹑葡萄﹑石榴﹑核桃等树种品种,有计划地采用高接改优﹑更新改造等方法,逐步淘汰市场需求量少﹑品质差﹑效益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的传统树种。瞄准国内外市场,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加快更新换代,优化树种品种,改善内在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要根据市场消费和加工转化需求,合理配置早中晚熟品种,协调发展制干﹑鲜食与精深加工品种,建成区划科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优势集中﹑产业发达的现代林果业。
(三)大力推进栽培良种化
强化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以抗逆性强﹑品质优良﹑果形美观﹑丰产稳产﹑市场需求量大﹑加工性能好作为选育标准,增加科技含量,加快优良品种培育推广。积极开展林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注重对现有优良乡土树种和品种资源的挖掘汇集﹑选优提纯和整理保护,大力推广国内外优良品种,提高良种普及率,加快推进林果基地良种化栽培。
(一)加大防控基础设施建设
高度重视以防治有害生物﹑防范低温冻害﹑防御大风沙尘为主的林果业灾害综合防控体系建设,认真编制综合防控体系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镇﹑村组五级监测预报网络,增强林果业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和防控能力。建设有害生物检疫检查,严防有害生物入侵。气象部门要加强对灾害性气候的预测预报,增加监测点,提高准确性。积极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加大封沙育林,扩大林草植被。完善林果基地林网化配套,提高防护林网水平,增强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二)加快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
针对林果业灾害综合防控体系建设的重大关键技术,整合现有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技术力量联合攻关,争取用3~5年时间,重点在抗逆良种引进培育﹑病虫害防治﹑低温冻害防范﹑果树冻害补救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充分利用鸟类等天敌,开展林果虫害的生物防治。加快总结集成﹑创新完善各地在防治有害生物﹑防范低温冻害﹑防御大风沙尘等林果业灾害方面的技术成果和有效措施,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规程,积极推广应用。
(三)加强防控队伍建设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站检疫站的技术队伍建设,重点加强林果主产区乡镇站建设,每个站点配备不少于3名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培训,使每户果农都有1个林果技术明白人。主产区乡镇要尽快组建农民技术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林果综合技术服务队伍,建立起能够覆盖市县﹑乡镇﹑村庄的林果业技术服务和综合防控网络,提高林果业灾害综合防控队伍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处置突发性灾害的能力。
(一)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制定﹑修改和完善林果优良品种﹑栽培条件﹑灾害防范﹑基地管理以及采收﹑分级﹑包装﹑储运﹑保鲜和精深加工等生产环节的技术标准,建立起涵盖林果业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引导林果生产者逐步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生产。积极开展联合攻关,全面系统研究制约林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及时将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总结提炼,形成规程,以标准形式推广使用。大力宣传林果业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和成效,建立一批有特色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政府推动﹑宣传示范﹑标准引导﹑检查监督,扩大实施范围,提高林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鼓励林果生产和加工企业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加大对标准化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壮大标准化专业技术队伍,为提升林果业的质量安全和生产经营水平创造条件。
(二)强化林果业科学管理
把林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到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综合效益上来,实行科学栽培,强化有效株数理念,推进精细管理,提升综合效益和整体水平。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整形修剪﹑合理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摘叶转果和铺反光膜等技术,统一确定采收时间,做好果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提高商品率和档次。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加快出口果园注册登记。利用口岸优势,采取科学手段,创建优质高效外向型林果基地。
(三)加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特色林果业首席专家制度,发挥农林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在林果业发展与技术服务推广中的引领作用。鼓励﹑支持各类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围绕林果基地的生产管理,直接向农民传授实用实效﹑通俗易懂的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示范﹑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承包和技术培训,通过创建一批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不断探索完善推广方式多样化﹑推广体系网络化﹑推广职能规范化的适应林果业发展要求的科技推广机制。继续加强县乡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稳定人员队伍,保障工作经费,改善推广条件,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林果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技术推广服务能力。
(一)提高林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
重视推进林果业机械化作业。围绕新时期特色林果业发展总体思路,从实际出发,研制开发﹑引进推广适合不同树种﹑不同栽培模式﹑先进实用﹑多功能通用型高效林果业生产专用机械和设备。结合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外向型林果基地建设,大力推行有害生物防治机械。积极引进果品采摘机械﹑采后处理设备﹑储藏保鲜﹑分级包装﹑冷藏运输等先进设备,大力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型林果业,提高林果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二)增加林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资金
加大国家和省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向林果业机械倾斜的力度,扩大林果业专用设备与机械的补贴机型和范围。鼓励林果业生产经营者联合购置﹑共同使用﹑合作经营林果业机械。培育和发展林果业机械大户和林果业机械化专业服务组织,推进林果业机械技术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
(一)培育壮大林果业龙头企业
发挥林果资源优势和政策环境优势,广泛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河南省发展林果加工业。把林果产品加工业作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扶持一批林果加工龙头企业。鼓励现有加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上市融资等多种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租赁等方式,参与林果基地建设,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引导各种经济主体和广大果农参与林果产品加工﹑运输﹑包装﹑储藏保鲜等,建设一批中小型加工企业群体,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林果产业集群。组织和引导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合作,避免无序竞争。
(二)大力扶持林果产品精深加工
围绕优势林果主产区和特色林果产业带,建设特色林果产品加工业园区,使林果产品加工业的布局进一步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精深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发展红枣﹑核桃﹑葡萄﹑石榴﹑苹果﹑杏等林果产品精深加工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推动林果产品加工业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一)加快实施品牌名牌战略
大力培育品牌,积极创建名牌,提高林果产品的商品率。强化市场开拓意识,做好产品定位和商标注册。建立与国际接轨并有河南特色的林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以及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发挥现有品牌效应,努力形成生产﹑销售﹑储藏﹑运输﹑加工﹑包装一体化的林果业经营模式。
(二)加快建设市场流通体系
采取优惠政策,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以批发市场为中枢,以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以超市﹑商场为补充的林果产品流通体系。推进林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完善市场信息服务功能。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扶持组建大型流通企业﹑仓储配送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开展林果营销活动。支持各类营销主体大力开拓中亚﹑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检验检疫﹑海关等部门要落实国家有关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提供优质快捷服务,确保林果产品快速流通。海关﹑商检部门要与林业部门﹑林果企业配合,及时提供林果进出口信息,简化办事手续,支持各类营销主体开拓国际市场,提供通关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