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总口管理区中学 姚慧玲
观察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并不单单只是静态的一种行为,还包括观察过程等动态的活动。观察能力对学生作文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多数学生受到的“观察能力培养”极少。在上课时,笔者问询了几个关于观察能力的问题,并进行数据整合,其结果如表所示:
(学生观察能力情况表)
(数据来源:调查数据整合)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笔者教学之前有多于一半的学生学友学习过“作文观察”相关知识,而学习过的学生也表示,其作文观察能力较为一般,这种情况对教师作文教学极为不利,因为学生观察能力弱,则必然没有素材的积累。例如主题为“世界充满爱”,很简单的“自拟题目”,但是多数学生脑中仅有什么“扶老奶奶过马路”,因为是“红领巾”之类的题材。其实世界极大,期间关于“爱”的故事也很多,例如马路上警察、医院医生甚至公民救助的人、动物等,均是“爱”的表现。
总而言之,当前初中学生作文观察能力并不高,提高其观察能力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使教学中学生选材范围扩大
“选材”常常是困扰学生学习写作的首要难题,因为观察力度不够,所以受众没有最直接的一手资料,即便初中语文每单元后的作文并不难,且多为“自拟题目”,但是学生手中可用的素材并不多,提笔却不知具体写什么。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对某件事物的观察更为细致,这样学生便能从中积累大量的素材,且有写作的灵感。
例如,要求写“我心目中的春”,对于春天的写作,需要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春天带来的万物复苏的景象,这样才能将“草长莺飞二月天”描写得淋漓尽致。随着学生的成长,对于春天的感悟必然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条件可以,广大教师甚至可以带学生去“春游”,从而直接的了解到“春天”。学生选材范围扩大,教师在教学中所说所讲学生的理解能力必然也较高,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便会有茅塞顿开之感。
学生写作时灵感多,所能提的问题也多,写出来的作文也必然是极有新意的。例如同样是写春天,但是不同的学生,观察角度不一样,或是春天的“桃红柳绿”,或是春天的动物苏醒,教师通过对此方面的引导,有些学生甚至可以由“春”联想到“人生的春天”,从而使整篇文章立意获得升华。
(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加强方便教学中交流
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所带来的附加的效果也是明显的,最主要的一条便是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有了较好的观察能力,那么学生在记录或者是在观看时候就会思考,在思考过程中便会对客观对象进行对比或者评价,在思考中掌握对词语的正确用法。
如果学生观察能力强,那么一些“优美字词”甚至都不需要教师专门“划出来”,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在观察时候便能自然而然的涌出来。例如观看夏天荷花,脑子中就会闪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诗词;看到流水,听到流水的声音,便能想到“潺潺”。这些都是在学生的体验与观察中可以自然而然的掌握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客观上也能使师生间交流更加方便,从而加强教学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例如,题目要求是从古诗中来的,要求写“古诗中的______”,让学生专门去背诵古诗或许有些难,但是如果学生观察能力较高,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习惯性的用诗词来表示出来,例如写古诗中的四季之景,在春天时候想到“春眠不觉晓”,想到“二月春风似剪刀”;在夏天时候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想到“毕竟西湖六月中”;在冬天时候想到“霜叶红于二月花”,想到“空山新雨后”;在冬天时候想到“千山鸟飞绝”,想到“北风吹雁雪纷纷”。当学生脑海中有更多的素材,那么在写作时候,便能游刃有余。教师在教学时候,与学生的交流也会更为方便。
笔者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发现“分阶段执行逐步深入”是一种较佳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升。
具体来说,即在每一个阶段,都设立训练目标。如第一阶段引导学生观察动静态的景物,例如在观察某一动物时候,观察出“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每一个变化;第二阶段要训练学生通过观察去思考任务内心的世界,对一个人不同学生的观察点不一样,观察出的结果也必然不一样,对人物内心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最后一阶段是使学生养成时时观察的品质,这样便能在写作时一直有素材,使自己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教师教学起来更轻松。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该列入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1】游曼.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实施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6
【2】李晴.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李培.初中有效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