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覆膜升温法”防治韭蛆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俗称韭蛆,可危害以韭菜为主的百合科、十字花科、葫芦科、伞形科等7科30多种蔬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害虫。韭蛆能聚集在蔬菜的根、茎等部位危害,导致其腐烂,甚至成片死亡。
韭蛆在地下危害的深度与作物根茎在土壤中的深度有关。以韭菜为例,韭蛆一般隐藏在地表下0~5厘米的深度危害,有些甚至侵入到根茎内部。受到土壤和韭菜根茎的保护或施药不均匀等重要因素影响,导致药剂很难接触虫体,影响了化学药剂防治的效果,甚至引发韭蛆抗药性。为了防治韭蛆,菜农往往频繁或超量地使用杀虫剂,甚至使用高毒或剧毒化学农药,不仅引起韭菜农药残留超标,对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而且严重污染土壤、水源等,破坏生态环境。
1.原理
韭蛆不耐高温,在土壤中移动速度缓慢。成虫转移能力差,无韭蛆田块较长时间才能建立种群。“地表覆膜升温法”正是抓住了韭蛆这一生物学弱点,将透光塑料膜覆盖地面,利用阳光直射塑料膜提升土温,使韭蛆所处土壤位置的温度超过40℃,并且持续2~3小时以上,即可将其全部杀死。
2.准备工作及适合的田块条件
天气选择:选择阳光强烈,气温超过25℃的天气进行覆膜。
田块选择及植被要求。接受处理的田块应四周空旷,无遮阳物。拟新种植作物的休闲田块,可事先采用覆膜法产生的高温杀死土壤中原有的病虫害。若多年生的作物,如韭菜,可在覆膜前,齐地面刈割韭菜茎叶,清除残株,确保阳光能直射地面。
膜的选择及覆膜要求。选择厚度为0.10毫米或0.12毫米的无滴膜。膜的四周尽量超出覆盖田40~50厘米,且用土压实。
3.技术要点
覆膜。在适宜的天气情况下,早晨9时前覆膜。覆膜时,确保膜盖住整个田块,并用土壤将其四周压实。有条件可以在地表下5~7厘米处插温度计观测土壤温度变化情况。
揭膜。下午5时左右去除压膜的土,将膜整个卷起,收好。
浇水。待土壤温度降低或揭膜后第二天进行浇灌和施肥,以促进韭菜缓苗和生长。
“地表覆膜升温法”不需要任何化学农药,仅需要借助自然界中强烈的太阳光线与膜联合作用杀死韭蛆。具有操作简单、当日见效、防虫成本低,膜可反复利用,省工省时、绿色环保,无药剂残留等优点。
注意事项:处理过程中注意观测土表下5厘米处土温,当温度达到42℃持续2小时就可揭膜。高温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少对植株的不良影响。(张友军 史彩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陈浩 于毅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