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依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污名者的心理效应及其在人际互动中的污名管理
高子依*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个体都具有特殊性,但某些异质却因被标明和强化将其推到边缘性的生活处境之中。这些被标明和强化的异质我们一般称为污名。本文从三个部分对污名的相关研究做了回顾与分析。第一部分介绍了污名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介绍了污名心理效应;第三部分介绍了进行社会接触的污名者在人际交往中的污名管理。
污名;心理效应;污名管理
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污名是社会对某些个体或群体贬低性的标签,其实质是由社会规则和公共秩序生产出来的不名誉的特征。戈夫曼的观点具有明显的社会学倾向,而心理学视角从不名誉的特征入手解释被污名者的社会生存状态,强调特征的差异生产出社会地位和权力的差异,认为诸如人格等内在心理因素才是形成污名偏见的更为直接的原因。此外,新社会学派从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入手解释污名者的不名誉特征何以产生,强调社会地位和权力差异生产出特征差异,着眼于阐释污名价值的功能主义模式和社会系统与结构背景下的制度化模式。①
(一)一般污名心理效应
首先,对于一般常人而言,将他人污名化可以提高自尊和可控感与实际可控程度。因受污者可能对他人的健康、资源和价值构成威胁,所以污名化将某些群体系统性地隔离和边缘化,从而保护另一部分群体的优势地位。而对于污名者而言,污名内化了社会上大部分人所持的消极观念,使得污名群体的自尊水平普遍低于普通群体。研究发现当受污名群体成员将污名内化而产生自我污名时,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会丧失,同时导致持久的抑郁或社会关系受损等一系列问题。②此外,污名者极有可能在身份威胁的领域停止努力。如具有女性刻板印象的高考毕业生更有可能申请攻读管理专业而非计算机专业。同时,污名者会贬低所在群体消极刻板印象相关领域对他自身的价值的重要性或者在有价值的社会领域更加努力,对自己不足的领域加以补偿。
(二)隐匿污名心理效应
具有隐匿污名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选择掩藏污名,尽量以正常人的身份进行社会交往,由此产生一些特有的心理体验。首先,具有隐匿污名的个体会因害怕暴露身份而调用更多的心理资源持续监控交往的进程,由此承受更多心理压力。污名隐匿-痛苦模型认为个体可能会为了防止产生实际污名(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其污名身份而遭到的歧视体验)而采取各种保护性行为(如假装像常人一样活动),由此打乱个体原来的生活并产生心理压力。其次,隐匿污名易使个体易面临认知困境。秘密思想占据模型认为刻意压抑反而会使得被压抑的内容进入意识层面,所以人们越是努力地进行隐匿,污名越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行为,使其产生认知障碍,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认知失调,给个体带来心理负担。③
(一)可见污名管理
可见污名,如小儿麻痹症、肥胖和肢体残疾等,可在社会接触中被直观发现,并引起当事人不同程度的尴尬。所以可见污名管理的核心工作是管理紧张关系,其主要有两种倾向:(1)问题聚焦性应对倾向的个体会主动调节自身所处的尴尬环境:第一指向自我,即提升自身的条件并尽力消除污名状况;第二指向他人,即试图让社会接触对象不再贬低自身所持的污名身份;第三指向情景,即通过回避可能被施予偏见的场合或人物来缓解紧张关系。显然与主动改善和说服教育相比,这是一种被动策略。(2)情绪聚焦性应对主要通过减少负面情感和保护自尊来免受污名的影响:第一社会归因,即把消极结果归因于偏见和歧视而非自身责任。第二否认歧视,是一种至少在短期内能产生作用的适应性策略;第三重建自我概念,即选择性贬低那些不占优势领域的重要性,或者选择性重视那些其占优势的领域。
两种应对策略对不同的被污名者及情境分别有效,无绝对好坏之分。被污名者在特定时间聚焦于哪一成分取决于他们对自我、他人以及所处环境的评价。④
(二)隐匿污名管理
隐匿污名包括同性恋取向、精神病以及艾滋病等。戈夫曼将隐匿污名者称之为“会丢脸者”,他们主要管理的不再是显现出来的紧张关系,而是与缺陷有关的信息。⑤
隐匿污名者对于缺陷相关信息的管理主要有两种倾向:第一限定社交,主要通过减少自身社交的频率与范围来降低自身隐匿污名被揭露的可能性,是一种被动策略。第二信息操作持有可隐匿污名身份的个体会在与他人交往中(尤其对象是他所感知的非污名群体)建立一系列策略以主动控制这个交往过程的发展方向以防止被他人察觉他们的污名身份,具主动性。⑥因此持有可隐匿污名身份的个体在交往中可能会表现出一个积极活跃的角色,比如更加关注与自己污名身份相关的信息和线索并引导交往活动朝向与暴露污名身份相反的方向进行,从而使自己的身份不被他人察觉。
[ 注 释 ]
①管健.污名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分析.江淮论坛,2007,225(5):110-115.
②岳童,王晓刚,黄希庭.心理疾病自我污名:心理康复的一个高危因子[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9).
③Maas J,Wismeijer AAJ,Assen MALMV,et al.Is it bad to have secrets?:Cognitive preoccupation as a toxic element of secrec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2012,12(1):23-37.
④杨柳,刘力,吴海铮.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5):819-830.
⑤Erring Goffman,著,宋立宏,译.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商务印书馆,2009.
⑥袁菲,彭芸爽,张宝山.可隐匿污名的心理机制及其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4):592-598.
高子依(199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R
A
1006-0049-(2017)09-0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