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恬亿 江苏省如东县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问题研究
□ 朱恬亿 江苏省如东县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人民群众对于食品问题一直是深切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等切身实际问题,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以及国际形象。本文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的标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改进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够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提供一部分建议。
我国经济社会在不断快速向前发展,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更高要求的消费观念以及健康理念的影响下,人民对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中心问题,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三条实施条例中的规定:在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当中,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当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食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在食品产业内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对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具有相应的责任,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承担起社会责任。作为强制执行的标准,食品安全标准一直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
目前看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构成了我国食品体系,已经有1 164项食品工业行业标准以及1 070项的食品工业国家标准。在进出口方面,也已经建立了578种的行业对于食品标准的检验方法。即便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完善,但是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过于重视食品的生产标准
食品生产企业只注重食品的生产标准,疏于对食品质量监测的控制,主要是缺乏全面系统的食品流程控制标准。据调查,我国目前有关食品质量的标准接有近3 000条,但是与食品的流通相关的标准只有100条左右,即便是食品在生产后的产品质量已经合格,也很难保证在食品在流通环节上不出现问题。
食品的不同标准相互重复
对于同一食品产品来说,不同的监管范围,就有不同的标准。例如一个小小的橘子,不仅要符合国家的食品标准,还要符合原商业部的苹果质量销售标准,此外还有农业部颁发的绿色无公害标准和外观等级标准等,让企业难以把握。我国食品质量标准目前的状况就是:国家标准少,行业标准多。这是由于这些行业标准的提出基本上都是处在计划经济时期,有很多部门参与进行制定管理,例如:农业、商业、供销以及轻工业等部门,很难避免食品的要求和标准出现重复的现象,有时甚至会出现遗漏。
强化食品的生产标准
虽然我国近些年来制定的食品质量标准越来越全面系统化,相继推出了污染物限量标准、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和食品检验分析标准等,但是就食品生产的整体情况来看,食品安全保障、食品卫生保障和食品良好品质的生产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操作规范相对较少,整个食品质量的流通方面依旧缺少相关的体系,不能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管理。
由于食品本身的特殊性质,在食品生产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控制监管,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否则当问题出现,不但会损害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问题,严重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对企业自身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食品和生产企业有必要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严格把关,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清理现行食品标准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的标准经过全面梳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食品的安全标准数量过多,各行各业所制定的食品标准相互冲突,食品标准的整体体系不健全。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全面清理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融合各个行业部门制定的食品检验标准,消除食品安全标准中存在的各种重复、交叉、冲突以及遗漏等问题。对此,有关部门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过程中应该重视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研究工作的问题,审查食品安全标准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对于即将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要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与管理,积极参考国内外已经提出的标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系统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保证食品安全工作的真实可靠性。
作为需要被强制性执行的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与公众安全健康问题息息相关,在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中,也一直被视为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有关部门不但要重视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的问题,还要有机结合食品标准管理工作,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严格食品管理以及食品监控的工作职责,增强食品生产企业中的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力度,为实施食品安全的管理标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确保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朱恬亿(1978—),女,江苏如东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标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