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2017-02-01 07:15徐霞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肠梗阻腹部

●徐霞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徐霞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护理满意调查情况及随访18个月粘连性肠梗阻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手术;综合护理;常规护理

腹部手术是外科最常见手术之一,可干扰腹腔内组织,导致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高达90%[1]。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反复性,对病情严重者必须进行二次手术松解粘连,手术次数增多,粘连程度也会增加,加重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不利于恢复健康[2]。因此本研究为改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效果,特分析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资料

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0.24±10.85)岁,手术类型分为肠道手术3例、胃部手术10例、阑尾炎手术12例、腹膜手术7例、肝胆手术5例、脾手术6例;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40.17±10.63)岁,手术类型分为肠道手术4例、胃部手术9例、阑尾炎手术11例、腹膜手术8例、肝胆手术6例、脾手术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酸碱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提供营养支持,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1)胃肠护理:术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依据胃肠功能恢复程度,先指导患者做上肢伸、屈、拉、上举、握运动,20-25遍/次,2次/d;再做呼吸运动,采取平卧姿势,用鼻吸气,用嘴缓慢呼气,5h/次;最后做下肢运动,嘱咐患者术后及早下床走动,并缓慢加大运动量,对不能下床运动患者,应及时拍背和翻身,指导患者进行床上适量运动;(2)腹部按摩护理:采用顺、逆时针按摩患者腹部,2次/d,分别于早晨和晚上进行,时间15-25min/次,持续按摩一周,按摩力道应先轻后重、再重后轻;(3)肠胃减压护理:使用负压吸引器,减压时应注意保证吸引顺利,且时刻观察引流液状态,术后3d,可用开塞露刺激患者肛门;(4)心理护理:术后创口会使患者有疼痛感,另外镇痛药能阻止肠蠕动,护士应向患者讲解疾病基础知识和术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增强抵抗疾病信心;(5)饮食护理:患者术后禁食时应给予肠外营养,胃肠功能恢复后才能改成流质饮食,如果在此期间未见患者有任何异常反应,可在第3d给予半流质饮食,第10d为软食。患者饮食应营养、清淡、易消化,遵循原则为循序渐进、少食多餐;(6)出院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多做户外运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护理满意调查情况及随访18个月粘连性肠梗阻复发情况。根据医院护理满意情况调查表:满分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50-79分为满意,小于5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7.68±3.14)d,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2.39±5.17)d,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t=15.947,P=0.000)。

2.2 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满意32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93.02%(40/43),对照组:满意23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11例,满意度74.42%(32/4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x2=4.181,P=0.041)。

2.3 随访18个月粘连性肠梗阻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33%(1/43),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18.60%(8/43),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复发率低(x2=4.468,P=0.035)。

3 讨论

腹部手术常因手术创伤、急性炎症渗出、腹腔化疗、麻醉、缺血、水肿因素影响腹内脏器,从而导致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血液循环障碍及肠道麻痹等病理反应。术后胃肠道短暂麻痹期为第1-2d,不规则肠蠕动期为2-3d,肠蠕动恢复期为3-4d,如果术后4d胃肠道功能为恢复,且有腹痛、腹胀现象,应注意发生粘连性肠梗阻[3]。粘连性肠梗阻病情复杂,如果在早期没有给予及时护理,可迅速转变成绞窄性肠梗阻或肠穿孔等,因此及早给予有效护理方案能缓解患者病情。

腹部手术后常规护理主要是禁食、补液、纠正水、酸碱度、电解质紊乱等,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长,长达5d,会增加患者痛苦。综合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完整护理模式,科学且细致,有效补充常规护理不足,有方向、有规则的护理患者,使患者享受到有效且经济的高质量护理。综合护理让患者进行上肢、下肢、呼吸等各种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出现肠管缺血概率,避免肠粘连;早期下床走动能增加小肠活动范围,使肠蠕动加快,减少肠粘连几率;腹部按摩和胃肠减压能使肠管血液循环加快,有效防止肠粘连;排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加治愈疾病信心;合理饮食可加强胃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减轻腹胀;出院时进行宣教,指导患者院外护理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郭嘉中心卫生院)

[1]刘军平.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367-368.

[2]葛雪梅.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193-194.

[3]郑惠珍,郑路敏.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3):129-130.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肠梗阻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术后早期营养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胃肠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