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门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2017-02-01 07:15徐岳英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儿科输液门诊

●徐岳英

儿童门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徐岳英

儿科患者在门诊输液中占了很大的比例,门诊输液是患儿及家属对医院的"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患儿的疾病治疗、恢复都有积极意义。由于患儿的特殊性,儿科门诊输液存在极大的风险。为确保患儿门诊输液安全,满足患儿健康需求,根据儿科门诊输液特点,对儿科门诊输液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减少纠纷的发生。

儿童门诊;输液室;安全隐患;对策

在儿科门诊治疗中,静脉输液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临床治疗方法。然而,由于护士、家长、环境以及药品等方面的原因,在输液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给患儿的生命安全和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威胁。下面,文章就儿童门诊输液室中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儿童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1.1 护理人员方面

一直以来,儿童门诊都是医院里“人满为患”的科室,患儿多、家属多,而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这就导致一个护士常常要负责两、三个甚至更多的患儿,工作量的繁多导致在护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严格、不规范的操作,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一些新进护士由于实践经验不足、业务操作不熟练,导致在实际输液过程中,常常出现穿刺不成功、滴速不准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从而造成一些不安全问题的出现[1]。此外,一些儿科输液室护士由于缺乏良好的应变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导致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效果不佳,常常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1.2 家长方面

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在输液过程中顺从患儿要求,常常带患儿中途离开输液室去户外,使得一些忌光药物因阳光照射而变质、失效[2]。同时,由于家长医学知识的缺乏,在输液过程中对患儿的自行护理不到位,常常自行调节滴速,导致患儿出现水肿、渗血、心力衰竭等问题的发生。

1.3 院内交叉感染方面

儿童输液室的人员相对密集,导致室内空气污浊,容易使人产生急躁、烦闷等不良情绪,特别是在患儿较多时,护理人员在拔针时由于急躁容易扎伤患儿或自己,从而引起交叉感染。同时,一个患儿大多需要两个(或以上)家长的陪同,而由于儿童输液室的空间有限、布局固定,导致室内人员过于拥挤,造成分诊、隔离、消毒工作的效果不佳,从而容易造成患儿之间的交叉感染。

1.4 药物方面

目前,儿科输液中所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且新上市的药物层出不穷,在输液过程中,不同药物或同种药物不同剂量的改变都可能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输液人员在药物配伍时,由于客观或人为等原因导致配伍不当,也会引起患儿的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

1.5 患儿方面

患儿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常常会在输液过程中不自觉的对输液针头、输液管等进行拨动、拉扯,从而造成脱针、外渗、穿针等问题的发生。同时,由于大部分患儿的耐疼度差,对注射怀有极强的恐惧,导致在扎针过程中极不配合,造成输液穿刺的失败[3]。

2 提高儿童门诊输液室安全性的对策

2.1 提高医患之间的良性沟通交流

输液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交流沟通技巧和能力,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患儿予以相应的心理干预和生理护理,增加对患儿在肢体、言语等方面的亲近、爱护、鼓励和支持,从而有效提高患儿对护士的亲切感和安全感。同时,还要耐心、诚恳、亲切的同家长进行沟通,理解、忍耐、包容家长的一些过激言语或举动,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及时满足家长提出的合理护理要求,从而提高护士与家长间的合作效果,帮助患儿更快的恢复健康。

2.2 提高护患双方的安全意识

儿科输液室要大力提高护理人员及患儿家长的输液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开展针对性、专题性的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护患双方对输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4]。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儿科输液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将护理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护士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必须要切实、严格的按照安全要求和标准开展工作,切实将患儿安全放在工作首要位置,从而自觉的强化儿童输液安全防护。此外,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对输液室的消毒、杀菌、隔离等操作,保障输液室的良好通风和采光,从而有效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

2.3 加强巡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在患儿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切实落实和执行既定的巡视制度,加强对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病情变化的严密观察和监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的上报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同时,还要在巡视期间指导家长正确的输液护理方法,纠正其错误、忽视的方面,解答家长疑问,叮嘱家长相关注意事项,切忌中途离开输液或自行改变滴速等,从而更好的确保患儿的输液安全[5]。

2.4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

儿科输液室要定期的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能够全面、熟练的掌握儿科输液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同时,还要加强对儿科新出药品、器械等的了解、认识和使用,熟练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理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解决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及时做好预防工作,以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同时,还要准确、熟练的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尽可能的确保一次性成功,从而降低患儿生理上的疼痛,减少护患纠纷的产生。

3 小结

儿童门诊输液室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患儿的生命健康和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医院儿科门诊要深入、准确的分析儿童输液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通过加强安全意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医患沟通、提高护理技术水平等措施努力提高儿童输液室的安全性,融洽护患关系,从而更好的提高儿童输液室的护理服务质量,让患儿及家长对医院服务更加的满意、信赖。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中医院)

[1] 薛阿丽,张立,杨颖越.儿科门诊输液室安全隐患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59-2360.

[2] 侯群英.浅谈儿科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13):70-71.

[3] 王昕,刘迅,董健.儿童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07(17):1566-1567.

[4] 汪梅.儿科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2,25(30):17-18.

[5] 陈丹,曾雪梅,林琼珠.小儿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12):217-218.

猜你喜欢
儿科输液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圆梦儿科大联合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颈枕输液袋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