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亚东 建湖县钟庄街道办事处
探析中式烹饪中常用的勾芡技术
□ 周亚东 建湖县钟庄街道办事处
人生在世,吃、穿、住、行,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其中,吃是最重要的部分。提起美食,大家心里会想起许许多多的食物,也会想到食品烹饪方法,法式、中式、美式等,但作为中国人最为熟悉的还是中式,权威的分法是四大菜系:川、鲁、苏、粤。无论是哪种菜系,都离不开勾芡,可以说勾芡贯穿了整个中式菜肴,同时也是一门技术,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决定菜品的成败。
中式;美食;勾芡技术;烹饪
想要勾好芡还是需要一定技术的,是对家庭主妇以及大厨们的一个考验,仅仅凭借经验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对勾芡有整体的了解。以下就谈谈怎么勾得一手好芡。
芡由淀粉构成,又称团粉,是一种多糖聚合物,不易溶于水,但加热变会糊化,一旦糊化变具有了粘附性,粘度增加,更加润滑[1]。
①绿豆芡:绿豆败火清热解毒,用作芡不仅有益身体,而且还是最理想的一种淀粉,不过人们很少用。它是由绿豆吸水胀破沉淀后磨碎而成,从性质上分析,它的黏性很好,吸水少,颜色亮丽洁白。②马铃薯芡:马铃薯芡特别常用,山西家庭常常自己制作土豆粉,它是人们磨碎马铃薯后,揉洗过滤而成的,它的黏性也不错,一般不吸水,颜色更为亮白。③小麦芡:小麦磨面后即可使用,是北方家庭最常用的淀粉之一,颜色不如以上的白,有点发黄,不亮,加水容易结块,吸水多[2]。
由于芡有吸水性,因此当菜肴的汤汁过多的时候,可以勾芡,用于浓缩汤汁,避免它过于稀薄,而不能附于原料上,影响菜品的口味。通过勾芡,可以使菜品充分入味,口感更加浓厚。
一般人都喜欢吃油炸类食品,从街头小摊到家常菜再到高级饭店,油炸食品好多都是裹了一层芡,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外表金黄且酥脆,里面鲜嫩可口,唇齿留香,久久难忘。
淀粉受热之后就会变得润滑,因此勾芡的汤喝起来更加顺滑,入口香醇,与不勾芡的汤相比,勾芡的汤和里面的配菜,底料融合更加完美,而且能减少热度散发的速度,使汤的热度保持更久。
①包裹:这种芡比较浓稠,为的是可以让芡充分包裹住原料,使里面的原料受到保护,如炸鸡腿,炸茄盒等,吃完后盘底几乎看不到汤汁,所渗出的汁都又浸入原料,因此使食物的营养得以更多地保留[3]。②弄糊:此法比较常见,为的是使汤汁中的调味剂和菜品融合得更加充分,不至于吃起来感觉“不入味”,所用的芡需要多比例的水,比包裹的芡要稀薄一点,如:糖醋里脊、过油肉等。③浇、淋:多用于家庭煲汤、烩菜、做卤。这种用途的芡更加薄,看起来白白的如大米汤,它可以使汤汁变得稍微浓厚。可以使汤看起来更加鲜浓,尝起来更加醇厚、润滑,避免了汤是汤,菜是菜的情况,使菜浮在汤汁表面,看起来更加漂亮,而且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配菜是什么,更加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勾芡作为做菜的终末环节,往往决定菜肴的成败,一旦勾芡失败,也便前功尽弃了,所以尽管看起来简单,也不能够不重视,很多小细节必须注意到,接下来就勾芡的注意事项简单列举一下。
众所周知,火候是做菜的关键,快火爆炒的菜更鲜,可是勾芡后还能不能大火了呢?当然不能了。如果不是大厨一类的级别或者某种菜品的特殊需要,一般不要尝,加上芡本身的吸水性和遇热糊化的特性,很容易发生炒糊的现象,毁掉整道菜[4]。
勾芡之前必须保证菜基本熟透或者达到想要的程度,因为在勾芡之后不易再炒太久,否则吃起来就会有苦感,大大影响了菜的口感。不过不同种类的芡所需要加热的时间不同,一般来说小麦淀粉需要的时间略长,大家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或者亲自品尝来判断。
菜有多有少,不能一味地加芡,如果芡过多就会影响菜本身的滋味,如果过少,则又不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所以没有经验的初学者要严格依据食谱的量来加,有经验的老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多年做菜经验自己估摸了。
芡有很多种类,特性也不同,因此用处也不尽相同。另外,马铃薯淀粉勾出来的汤透明度特别好,因此能够使菜品色香味俱全,适用于一些大型的酒楼或者小型的饭店。
做菜是一个磨合的过程,掌握基本功很重要,勾芡就是基本功的一种,所以想做好菜就先从勾芡学起。笔者希望热爱做菜的朋友在阅读之后能够使自己的厨艺更上一层楼,并且在实践中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同行之间相互交流必定能够使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更加博大精深。
[1]陈立伟.中式烹调中常用的勾芡的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
[2]张晓光.菜肴烹饪中勾芡的技术要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
[3]陈立伟.中式烹调中常用勾芡的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
[4]霍力,杨铭铎.烹调中勾芡用淀粉的物性及勾芡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