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俗歌曲的民族性探索

2017-01-31 21:28:54汪焱军
北方音乐 2017年20期
关键词:通俗民族性唱法

汪焱军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关于通俗歌曲的民族性探索

汪焱军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通俗歌曲最大的特点自然就是通俗,通俗在音乐的角度来说就是大众性音乐,简单来说就是为人们群众所普遍接受并且传唱的歌曲。通俗歌曲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有“俗”的一面,也有“雅”的一面。通俗歌曲是最能够表现出民族性的,因为它为大众所喜爱,其中所表达的情感或是思想很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其民族性是非常明显的。通俗歌曲来源于民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它的形式风格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和欣赏,最终的目的也是熏陶人民。

通俗歌曲;民族性;研究;时代特点

音乐的民族性并不是说体现在某一首歌曲中,或者是体现于某一个时代中,这种民族性其实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的,它是稳定的、持久的、凝固的、长远的。每一个时代都有着能够体现其特色的通俗歌曲,不同时代的通俗歌曲是对所处时代历史文化的沉淀,融入了时代中最新的元素,反应了时代生活,体现了民族的特性。从这一点上来看,音乐与文字、书画的作用是一样的,不仅在于陶冶情操,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的体现,民族的表现。

一、对通俗歌曲民族性的观点

对于通俗歌曲的民族性,当代社会主要持有两派观点。有人认为通俗音乐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流行音乐,是一个世界级的现象,不需要局限于某一个民族或是国家。一味强调民族性是不对的,这是对音乐的一种约束和束缚[1]。另一观点则认为,音乐的民族性其实是等同于世界音乐的民族性,只不过不同的文化所产生的音乐形式有所不同,因此,这个民族性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民族性,而是一种形式丰富的民族性。

第一种观点有其可信性。全球化使得世界变小,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缩在自我的框架之中获得发展与进步,势必要与外交流,这时候音乐的民族性因为对比则会更加明显。当一首音乐作品被赋予民族特色,并以独特的民族文化表现当地风土人情,这首歌曲体现的就是这个民族的生活情调、感情气质。地区的差异性成就了这种独特之处。并且从这种有特色的音乐艺术中获得一种新鲜的审美愉悦。

第二种观点是可取的。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全世界的音乐都是共通的,即使有语言的差异,有文化的差异,但是透过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是直白且清晰的,因此,从一个民族的音乐中,另一个民族的人是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的,这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这才是音乐真正的民族性,多元化的民族性[2]。

二、通俗歌曲民族性的时代特点

通俗歌曲在任何国家中都是常见的,在当代中国,像是周杰伦、陈奕迅、王菲等,或者是上个世纪的刘德华、张学友等歌手,他们的歌曲流行成风,体现着民族性,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开拓性与当代性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通俗歌曲歌手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一种时代的烙印和标记。在八十年代初期,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歌曲作者、歌唱新秀出现在音乐领域,也许他们的音乐不够成熟,但是他们是在不断进步的。这也是九十年代的歌曲与八十年代的歌曲不同,但是有着八十年代歌曲影子的原因。音乐是在批判中继承的。

八十年代的歌曲反应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九十年代的歌曲也有着自己的特征。周杰伦的歌曲中有很多饶舌,这是国外黑人音乐的一部分,在中国通俗歌曲中得以运用,并且获得大众的喜爱。此外,周杰伦歌曲的中国风特色也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自我文化特色的追寻,并希望以音乐的形式使世界了解中国,发扬中国的传统特色[3]。

(二)开放性

通俗歌曲的开发性很好理解,通俗歌曲民族性不是局限于本民族之下,而是世界范围内的民族性。通俗歌曲不再是封闭的,它面向世界,面向全世界人民,一边借鉴和吸收世界其它民族国家的音乐,丰富和加强自己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还会主动参与到世界音乐中,用我们民族的通俗音乐丰富和充实世界乐坛,经受锻炼。

中国古典音乐器具,像是笙、箫、琴、笛等乐器是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在当代也被运用于很多音乐中。这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因为在中国接受外国音乐的同时,外国也在接受中国音乐。通俗音乐工作者应该要立足于中国人的现实生活,有理有据地借鉴和吸收外来音乐,追求外来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结合,实现对当代中国的精神、风尚,适应和培养群众的审美趣味的表达。有一个例子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在很多中国通俗歌曲中会适当加入英文句子,有时候是为了押韵,有时候是为了气势和情绪,但这确实是一种中国音乐吸收外来音乐的表现方式。

(三)多样性

当代的通俗音乐具有多样性。不同于以往,现在的通俗音乐无论在形式还是歌词等各方面都有着多样性。艺术本身就是多样的。音乐工作者有其独特的创作才能和个性,听众的欣赏水平和趣味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这就意味着通俗音乐的形式千变万化恰好是为了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品位[4]。

在通俗歌曲创作方面,有很多唱法,比如说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当然,现在最为流行的就是通俗唱法,也是广为人民接受的音乐唱法。音乐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比如说抒情的、摇滚的、电子的等等,各有千秋。

三、结束语

音乐是艺术形式之一,在我国古代就有以乐颂歌的记录,更是有《乐府诗集》这样的音乐载体。通俗因素在当代社会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其为广大人民所爱的特点决定了其民族性。归根结底,通俗歌曲的民族性是体现在其创新与继承上面的。继承的是时代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净化,创新的是国内外的先进艺术技巧。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体现了民族性,而对于外来优秀音乐文化的吸收也体现了民族性。所以说,通俗歌曲的民族性是显然的,也是必然的。

[1]郜锋,白洁.通俗唱法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3(06):130-132.

[2]兰碧波.关于通俗唱法与通俗歌曲的关联性分析[J].大众文艺,2013(10):3.

[3]叶建芳.通俗歌曲浅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6(01):175-176.

[4]余雯.关于通俗歌曲的艺术性探素[J].大众文艺,2013(22):13-14.

J607

A

汪焱军,音乐教育专业,讲师。

猜你喜欢
通俗民族性唱法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乐府新声(2022年3期)2022-11-21 08:39:28
Sumo Wrestling
青春飞扬(女通俗合唱)
心声歌刊(2017年4期)2017-09-20 11:43:50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7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7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快乐语文(2016年10期)2016-11-07 09:44:43
浅析摇滚唱法中的“撕裂音”
《通俗文》佚文辑校零拾
“手舞足蹈”破难点——谈“划唱法”在歌唱教学中的作用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