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曦
(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审美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词吟咏艺术分析
陈 曦
(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我国的古典诗词之所以千百年来深受人民的喜爱,经久而不衰,传唱吟咏至今,与其独有的审美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等是古典诗词歌曲中的代表性审美特征。语言的优美与凝练、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都让古典诗词歌曲富有节奏感和生动的意境美。正是因为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如此的丰富,在吟咏技巧上也就对吟咏者的气息把握能力、节奏的调整能力、声情并茂的演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典诗词丰富的审美特征与独特的吟咏技巧造就古典诗词的以意抒情、情意生美的吟咏艺术。将古典诗词置于审美视角之下进行研究,更加有助于在吟咏过程中表现出古典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
审美;古典诗词;吟咏艺术
任何一种经久而不衰的文化必有其独特的美感所在,而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传唱吟咏至今与其本身丰富的审美特征密切相关。丰富的审美特征也造就了古典诗词的别样吟咏艺术。在吟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需要吟咏者注意语言的韵律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气息和吟咏节奏。不仅如此,中国古典诗词最注重通过语言来营造意境美,在吟咏的过程中需通过声情并茂的演绎来达到一种情意相通的审美意境,触动听众的内心。
语言作为构成古典诗词的最基本构成要素,是其展现古典诗词美学价值的主要方面,当然也是接下来将要谈到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古典诗词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其凝练、选词立象而达意、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首先,语言的凝练所达到的美感就是古典诗词的短小精悍,在最简洁的表达方式之下又不失语言的优美。在语言的凝练美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诗经》与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诗经》中每首诗歌的篇幅并不冗长,以《国风·周南·关雎》为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全诗每四字一句,语言极为简洁,却将思慕之情与求而不得的爱恋苦恼表达得淋漓尽致。《诗经》是为数不多的从先秦时期传唱吟咏至今的诗歌,语言做到了凝练达意,字字玑珠,为劳动人民所接受,这也是其能够历经千年仍被世人奉为经典爱情诗歌的重要原因[1]。
因为古典诗词,尤其是能够流传至今的诗词大多都已经被配以各种乐谱,传唱吟诵,这其中尤其是以乐府诗、宋词为具代表性。一首《木兰诗》,开头便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样的押韵形式形成了一种朗朗上口的节奏感,更容易让人在听觉上产生一探究竟,继续吟咏的冲动。
宋词大部分都可以作为曲调进行传唱或吟咏,因为,如苏轼、柳永、姜夔等诗词大家,不仅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在音律上也颇为精通。其中,姜夔更是在宋词的音乐造诣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姜夔打破宋词之前的审美规范,创造了更加自由词乐风格。在其自度曲中打破了原来词牌前后两段完全一致的手法,让乐曲焕发出更加清新自由的韵律美,这种新的韵律感不同于之前的婉约与豪放的明显对比,让宋词的婉约与豪放相得益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在此”。[2]《庄子·外物》有云,“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认为语言传达的功能不在指向外界的现实,而在于表达内心的体验,是一种意向活动的心理历程自身的立场。
对于气息的调整是吟唱艺术的基本功,注重咬字与韵律美的古典诗词,在吟咏的过程中就要更加重视对于声音之源——气息的调整,做到收放自如,这样才能将不同的情感表达的更加酣畅淋漓,让声音的起伏与色彩变化更加引人入胜。
吟咏艺术的最大亮点就是节奏感,能够在起伏变化中调动听众的听觉器官,这也是考验吟咏者对古典诗词节奏感把握能力的重要一环。古典诗词本身不容忽视的韵律美就是节奏感掌握的最佳切入点,只有在了解古典诗词的韵律美的基础上才能在吟咏中更好地实现节奏的变换。
吟咏作为一种艺术势必离不开情感的投入,对于蕴含了丰富意境美的古典诗词,要做到对诗词内涵的充分表达,就必须调动起全身的器官,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做到声情并茂。
中国古典诗词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中“美”的代表,用最简洁的语言立象达意,抒发作者的喜怒哀乐[3]。在吟咏的艺术中自然要通过字里行间所展现的意境来表现诗词的情感灵魂。在古典诗词的吟咏艺术表达上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起伏变化来表达情感,生出美感是吟咏魅力之一。
情感与意境的交融最容易触发的感性思维,这也是古典诗词具有“通感”的重要原因。单纯的诗词阅读也许只是内心较小幅度的情绪波动,但是通过声情并茂的吟咏,加之伴奏音乐的辅助作用会更加让人“身临其境”,与作者产生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之感。情与意的交融就是这样产生不可言说的美感,引发吟咏者、听众、作者三者的跨时空交流。
[1]岳李,周婷.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风格与演唱特点——以声乐作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为例[J].艺术百家,2016(05):206-208.
[2]王国维.人间词话[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03).
[3]白靓婧.谈古典诗词歌曲《若言》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D].天津音乐学院,2016.
J601
A
陈曦(1985—),女,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河北北方学院,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