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敏,吴文江,李永洲,吴国良,尚军华,周富强,魏新娜
(1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郑州450002;2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郑州450002)
园艺之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探析
冯 敏1,吴文江2,李永洲1,吴国良1,尚军华1,周富强1,魏新娜1
(1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郑州450002;2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郑州450002)
园艺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笔者通过简述园艺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地位,总结了现代园艺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阐释在现代园艺建设中,美学理念在指导现代园艺生产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园艺产业中的美学价值,进一步指出园艺产业发展中的美学理念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笔者以河南省荥阳市河阴石榴产业基地为案例加以分析,对现代园艺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未来园艺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园艺产业;美学理念;新农村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愈来愈追求品质优良、口感尚佳、营养价值高且具有一定审美特色的农产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其发展方向不仅影响农业产业的总体收入,而且关乎农村和农民问题。现代人们的生活与园艺产业息息相关,园艺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同时园艺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这不仅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而且是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需要,也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传统的园艺产业包括果树、蔬菜、花卉和茶业,主要给人们提供果品、蔬菜、茶品及美化环境的花卉。但随着园艺产业的全面发展及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多元化趋势,现代园艺产业在传统产品生产供应的基础上不断分化和衍生出诸多新内容和新产品,形成不同以往的新的产业形式,体现出丰富多彩的美学特点。这是当前农业城镇化发展阶段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所以要全面健康地开展新农村建设,较深入地研究园艺产业中的美学价值势在必行。
目前,传统农业在经历了30多年的现代化历程之后,正在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创意农业、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1-2]。园艺产业作为农业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受到农业发展的带动和影响,园艺产业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党中央在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文化教育的价值,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3-5]。由此可见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园艺产业的美学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1.1 突出园艺种植艺术化
现代农业的产生与发展相比于传统农业,更具美的属性[6]。园艺作为农业的重要分支,在突破传统园艺模式下,营造出不同色彩、造型的果、蔬、花类型,可以在增加园艺审美属性的同时使农业景观形成一种艺术特色。在传统园艺向现代园艺的转型时期,大面积、高观赏性的园艺景观会给游客带来强大的视觉震撼力,从而在农业旅游园区和新农村建设中占据重要优势。如北京各郊区县就利用果树的树种特点发展“一县一品”(树种),昌平的苹果、平谷的桃、房山的柿子、通州的梨,在平谷的桃基地,每当4月桃花盛开的时节,出门观花者人山人海。这种大面积的农林业景观深受广大游客喜爱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通过不同颜色果、蔬、花、茶的合理配置,形成丰富多彩的农业景观,产生一种具有特色的“大地艺术”,极大地提高观光农业的内涵和品位。
1.2 实现园艺技术现代化
为确保园艺产业安全、高效生产,并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园艺生产技术发展迅速,且内容丰富。现代栽培技术诸如无土栽培系统、日光温室、植物工厂等相关技术已由专家学者开发并完善,被众多普通百姓逐渐接受并应用于实践[7]。目前,很多地区的农民都初步掌握了现代园艺生产的某一新技术。园艺技术的现代化不仅提高了园艺产品质量,而且在外观、色泽、口感、营养上都比传统园艺略胜一筹,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农业技术的创新,对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如上海崇明三岛现代农业园区,以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有效地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实现现代农业园区的规模化,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1.3 凸现园艺文化特色化
文化是一个区域的地理、自然、经济和生活等因素长期作用而形成的社会历史积淀,在不同地区总有其相应而又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8]。农业园区的建设不仅要种植果、菜、花、茶,而且还要增强文化“种植”,使整个农业园区内都存在文化的元素。
首先是节庆文化,许多农业园区都有丰富多彩的农业节庆活动,在不同季节,节庆活动也各有差异。如在园艺产业上春季以赏花为主,有桃花节、梨花节、金花节等;夏秋季以品果为主,有樱桃节、石榴节等诸多的采摘节。各种各样的农业节庆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对农业旅游发展起到巨大引领和促进作用。其次是主题文化,通过挖掘某种果、蔬、花、茶的历史文化,或打造一种创意文化,形成园艺的主题文化。如有的农业园区以橘文化为主题,形成与橘文化有关的一系列景观、文化活动和旅游产品等。
传统园艺,是指关于果树、蔬菜、花卉和桑茶的栽培方法和技艺[9]。而现在,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精神文明需求的提升,园艺被赋予更高层次的涵义,即园囿的种植艺术,也就是在美学理念指导下来进行园艺产业的全程开发。基于当下的发展趋势,对园艺产业的美学价值进行研究发掘,进一步开发利用有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美学价值的发掘提高了园艺产业观赏性
中国是世界果品、蔬菜、花卉和茶叶的生产大国[10],园艺产业在提供人们必需食用品的同时也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农民们利用丰富的园艺品种资源,营造出千姿百态的园艺景观。果树上,有的高大耸立,形态端庄,如苹果;有的树体矮小,树势茂盛,如桃;有的攀援或缠绕生长,盘曲蜿蜒,如葡萄;有的匍匐生长,层次分明,如草莓[11]。园艺生产独具特色的自然美,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蔬菜上,如彩色樱桃番茄,在枝条的衬托下,或绿似玛瑙,或粉若蟠桃,或红胜朝阳,或紫如圣果,让人爱不释手[12]。此外,园艺师们也通过整形、修剪等园艺措施,塑造出不同造型的园艺景观,更体现了园艺的艺术化特色和园艺的美学价值。
现代园艺产业以其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经春历秋的观赏性以及亲历劳作的趣味性,带动家庭园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利用室内、阳台、屋顶或庭院等空间,从事园艺植物的栽培和装饰活动[13-15],使“老土”菜园变成一种时代潮流,在城市几平米的空间内即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小菜园,实现自给自足的梦想。家庭园艺在体验劳动乐趣的同时,也可让自己家人尝到无农药残留的绿色蔬菜,亲身享受到劳动与丰收的快乐。
2.2 美学价值的开发丰富了园艺生态型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19]。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表明园艺产业的发展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重大联系。园艺的生态价值就是利用园艺植物果、蔬、花的栽培与水肥管理,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和自然界的食物链平衡稳定关系,来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和谐美丽的农村环境,即园艺生态型或生态园艺。生态园艺的发展不仅要提供绿色食品,而且要为改善地球的生态质量和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做贡献[20-22]。大量的高大果树可以作为经济林带,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低矮果树可以绿化美化环境,不同的植物类型和花期的合理搭配,营造出不同的景观,实现四季有叶、三季有花、两季有果的景观园艺特色。园艺产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保护农村环境,为吸引大量的游人,农村就必须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乡村卫生条件,改变农村村容村貌,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良好乡风的形成。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
2.3 美学价值的开发促进了园艺经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国民各项收入也得到快速增长,人们已经从温饱需求转向审美价值需求,越来越追求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外观美观的园艺产品。如利用物理方法,将传统的圆形西瓜、椭圆形西瓜培养成方形西瓜;利用果实照光后积累花青素而着色的原理,在果面上贴字遮光而将苹果培育出带“福”、“喜”等文字及吉庆图案的艺术果品;运用棚架搭建,将叶、花、果颜色不同的果品组合成各种园艺景观小品,人们穿梭其中如同迷宫[16]。这些具有创意性的园艺产品在带给人们审美享受的同时,也为农民增开财路。又如一些商家通过生产盆栽彩椒、盆景葡萄、盆景石榴、盆景西瓜等,使园艺产品从价值几元翻涨到几百元[17-18],直接提升园艺产品的经济价值,为农民增收开创了一条新路。为了打造创意园艺产品品牌知名度,众多农业园区开展的以“文化节”、“采摘节”、“展览节”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观赏游览,这种模式的形成不仅是在提升品牌形象,而且也带动当地旅游业、服务业、餐饮业的发展,在增加农村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有利于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从而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
2013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3]所以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关,而园艺产业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发展农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而且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传承农村文化、建设生态文明。下面以荥阳市河阴石榴为例来阐述园艺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 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城市的生活压力、城市的雾霾天气、城市的喧嚣使得城市人越来越追求幽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所以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带着休闲和娱乐的需求进入农村,形成了一种城市人进村的人口逆流现象。为满足城市人的生活习惯和娱乐需求,很多的农村都在经营果、菜、花、茶的基础上,创建农家乐、观光农业、采摘园等类型的消费模式,满足人们的娱乐、体验、放松的需求。休闲园艺的发展不仅可以提供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而且在享受田园乐趣的同时还可以陶冶身心、活动筋骨,这也是园艺治疗的重要体现。总之,休闲园艺已经成为当代城市人的消费热潮,通过以果、蔬、花、茶等综合经营发展为基本路线,来实现农村园艺产业、服务业、旅游业全面协调发展,休闲园艺已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发展休闲园艺,有效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24]。如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的刘沟村是河阴软籽石榴的主产区,随着刘沟村石榴产业规模的发展,其周边村落的石榴产业也得到广泛发展。据数据显示,近几年刘沟村的石榴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66.67 hm2,石榴总产量达到400万kg,同时人均纯收入达到2.8万元[25]。河阴石榴基地建设使得河南省石榴总产量的1/3以上都来自荥阳,石榴已经成为促进邙岭区域农村人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6]。同时,河阴石榴以其自身特色,逐渐形成了“四月赏叶、五月赏花、八月赏果”的丰富旅游观光资源,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休闲、赏花、采摘,河阴石榴因其自身在不同季节,形成枝、叶、花、果的形态、色调各异的特点,在带来观赏价值的同时也形成一种园艺景观,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3.2 有利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自古便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认知,只有年初的辛苦耕耘,才会有年终的五谷丰收。这正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积淀下形成的自强不息、奋发进取、艰苦奋斗伟大民族精神的真实体现。在当今传统文化严重缺失的中国,尤其是对于城市年轻一族来说,由于较优越的家庭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的限制等诸多原因,他们很难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也无法了解生活中日常接触到的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所以现代园艺产业的发展通过体验方式使人们认识到农业劳作的辛苦,了解农事劳作的过程,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成为激励新一代青年服务祖国、奉献社会的动力。
园艺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更多的城市居民来到农村休闲、娱乐、消费,并带来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使农民能够了解更多的现代化知识,感受城市的发展状况。同时,城市居民与农民进行文化交流沟通,有助于城市居民了解农村的乡风民俗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奋斗史,了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缩小城市居民与农民认知观念的差距,统筹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如荥阳市成功举办了连续十届的河阴石榴文化节[27],通过向全国专家、学者和外国友人介绍河阴石榴基地的发展情况,推动河阴石榴的科技管理水平,也通过村民与外来学者的文化交流,提高刘沟村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
此外,在美学理念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还可以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行业在农村的发展,因此可以减少农村年轻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解决农民的当地就业问题,这也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有效解决的核心。这种现代化的城郊农业不仅可以加快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而且对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3.3 有利于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人类必须要顺从于自然条件,而不能主宰自然、超越自然,违背自然发展规律[29]。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大量的改造自然活动,造成当今地球资源环境的严重破坏。现在人们开始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Klein等[29]通过对生态学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大众对景观的审美需求和生态景观发展需求都处于增长趋势,生态景观环境可以潜在地促进生态功能、美学质量、可持续农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所以在国内,生态园艺的发展也提上日程,早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一五”规划中,中央就提出新农村建设要遵循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30]。其中,村容整洁就是新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园艺的产生有利于新农村的村容村貌的改善,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所以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园艺产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在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的刘沟村域内,交错纵横的地形特点和保存较好的生态环境,体现了大河之滨邙岭独特的自然之美[25]。村内的河阴石榴树姿优美,枝叶秀丽,不同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观,初春嫩叶初萌,盛夏繁花似锦,秋季硕果悬挂。因此园艺产业的发展,可以提供给游客赏花游玩、采摘体验的娱乐方式,这不仅增添了刘沟村的自然之美,也使人们能够与自然接触,亲身体验农事劳作的辛苦,既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园艺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园艺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现代化。目前,现代园艺已经从单一地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转为提供给人们健康、有机的食品,并且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娱乐享受等综合新兴产业。园艺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和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两者的结合又可以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城乡发展问题和三农问题。园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农民依靠园艺产业而增收的比例不断增加,园艺产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成功案例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对美学园艺的理论性研究相对较少且尚未提出具体概念。同时,在现代园艺的发展道路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并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环境问题。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工业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在带给农村新的农业理念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了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生活垃圾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发展现代园艺产业的同时注重探索高值低碳的发展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二是传统文化问题。一些新农村建设盲目模仿外国农村风格,大量搬用西方的文化元素,忽略自身特有的传统文化。虽然形成大规模的园艺景观,但与中国本土的地域文化显得不协调,造成本民族传统和本区域特色的丢失。在进行园艺产业开发及园艺造景时,要因地制宜、结合区域自身优越的农业资源和地理环境发展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景观。三是技术问题,现代都市人在园区体验采摘活动时,不懂得园艺采摘的常规技术,造成一些果实的损害和浪费,会直接影响到来年的收成。所以农业园区需要适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通过向都市人讲解作物生长过程和采摘技巧,达到农业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中园艺产业的美学价值发掘是现代园艺发展的必要内容,是美丽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但受到中国巨量农业人口压力及资源紧缺的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之长远、任务之艰巨,远超出常人想象。这就更需要在发展现代园艺产业的同时,要寻求未来目标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途径,寻求新农村建设的新方法,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思路,最终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1]田迎芳,马忠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休闲农业经营思路分析——以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15):281-283.
[2]张玲.基于“回归自然”生态理念的休闲农业发展构想[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11514-11515.
[3]许伟.休闲农业发展新路径:安微的实践和探索[J].农村工作通讯, 2015(24):26-28.
[4]蔡林,王庆.农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5(11):2810-2813.
[5]宗锦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5 (44):44-45.
[6]孙晶,祁嘉华.从传统农业到景观农业——新农村建设的美学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38(32):18443-18445.
[7]孙治强,李胜利,齐卫强.发展设施园艺产业确保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J].种业导刊,2009(3):6-8.
[8]罗凯.美学农业园区建设模式研究[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 (11):71-76.
[9]张有红.试论园艺产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家之友,2009(6):80-81.
[10]李端云,张华.我国园艺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2):67-70.
[11]黄爱萍,潘少林,骆键夫,等.果树观赏价值及其在园艺景观上的应用[J].福建果树,2010(2):21-23.
[12]金翡翡,符庆功,朱祝军.观赏茄果类蔬菜在家庭园艺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1(1):105-107.
[13]张慧,夏宇.家庭园艺园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 14924-14725.
[14]吴方林.家庭园艺一个充满挑战的魅力市场[J].园林,2009(7):14-17.
[15]黄建荣.家庭园艺市场中新型植物产品的开发.[J].园林,2009(7): 34-35.
[16]罗凯.浅议农业鉴赏的基本问题[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4 (5):17-22.
[17]章继刚.创意农业的美学价值[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7):10-17.
[18]章继刚.2011-2012年中国创意农业美学经济发展报告[J].老区建设,2014(2):12-18.
[19]吴浪平.环境美学视角下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荆楚学刊,2013, 14(6):44-47.
[20]陈望衡.试论农业审美愿景——新农村建设与环境美学[J].江淮论坛,2012(2):15-19.
[21]陈望衡.环境美学的主题[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2):1-4.
[22]陈望衡.环境美学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2014,47(1):101-103.
[23]韩俊.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J].广西经济,2015(2): 10-13.
[24]曹晖.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北京农业,2014 (30):1.
[25]李文峰.以河阴石榴为依托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4):43-45.
[26]李璐洋.河阴石榴发展现状带来的思考[J].商,2015(29):278,270.
[27]路娜,李娜.河阴石榴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现代园艺,2015(8): 21.
[28]张磊.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4(6):111-115.
[29]Klein L R,Hendrix W G,Lohr V I,et al.Linking ecology and aesthetic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landscapes:Lessons from the Palouse region of Washington,U.S.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5(134):195-209.
[30]闻金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 (21):396-397.
Aesthetic Value Analysis of Horti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Feng Min1,Wu Wenjiang2,Li Yongzhou1,Wu Guoliang1,Shang Junhua1,Zhou Fuqiang1,Wei Xinna1
(1College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Henan,China;2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Henan,China)
Horticulture,as a major branch of agriculture,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people’s life.Through sketching gardening’s statu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gardening industry in this paper,interpreted the concept of modern gardening,and emphasized the guiding role of aesthetic concept in modern horti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The aesthetic value was analyzed to indicate its impact o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authors took Heyin pomegranate industry base in Xingyang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d conducted a case study.Finally,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gardening,and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ardening industry.
Horticultural Industry;Aesthetic Concept;New Rural Construction
S609.9
A论文编号:cjas16100020
郑州农委基金项目“河南郑州都市生态农业水果(石榴、桃)产业技术体系建设”(30601207)。
冯敏,女,1993年出生,山西临汾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通信地址:450002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95号河南农业大学,E-mail:min736865225@qq.com。
吴国良,男,1958年出生,山西万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果树生理、果树基地规划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walnut-wu@126. com。
2016-10-19,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