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农业》编辑部
培育粮食产业经济观
《今日农业》编辑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要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有效解决市场化形势下农民卖粮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为重点,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夯实产业基础。
粮食是国家重要的战备资源,更是保障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多年来,中央连续出台的一号文件,对农业与农村发展形成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性不断高涨,直接促使了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持续增加。
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加,有效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在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俊飚看来,粮食增收的背后还存在个别问题。比如,粮食产业链条过短导致产量和库存增加、销售不畅,不利于农业经济系统稳定有效运转。这需要将传统的粮食生产观转换为粮食产业经济观,将粮食的生产系统转换为粮食的经济系统,从更高的角度和更宽的视野来看待粮食问题。
“中国的粮食安全已经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但与此同时,粮食和其他食品净进口量也大幅增长,出现了粮食生产过剩和局部供需缺口加大并存的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认为,现阶段,我国粮食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这种情况表明,粮食安全战略需要进行调整。应从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是兴粮之策、富农之道、惠民之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钟钰认为,此次《意见》出台主要基于当前国情、农情和粮情三个方面。首先,超出正常储备规模的大量粮食迫切需要探索多途径的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新模式、新渠道和新业态。其次,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不仅对种粮农民具有反哺激励和反馈引导作用,还有利于继续保障种粮积极性。最后,《意见》的出台可以有效增加粮食加工企业向前后两端延伸,使产业链各环节结合更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