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扎根基层,作品才有生命力
——《民主与法制》周刊枣庄法院采访基层行活动随想

2017-01-31 02:09连继民
传媒 2017年12期
关键词:采访团枣庄法制

文/连继民

只有扎根基层,作品才有生命力
——《民主与法制》周刊枣庄法院采访基层行活动随想

文/连继民

自1978年创刊以来,《民主与法制》杂志一直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为读者提供精彩的法治新闻报道。为了跟上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步伐,杂志不断改版,从月刊改为半月刊,又从半月刊改为旬刊。2016年1月1日,杂志又从旬刊改为周刊,以适应新时代对法治新闻报道时效性与真实性的要求。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牵头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民主与法制杂志社也积极响应号召,组织采编人员践行“走转改”活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杂志形成的以编辑外来稿件为主、自行采访稿件为辅的用稿模式,造成了稿件写作风格陈旧,概念化、程式化倾向明显,加上当时杂志还处于半月刊和旬刊状态,采编周期较长,编辑年龄普遍较大,因此,“走转改”效果始终不太理想。

随着全国“走转改”活动的持续推进,大批记者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基层,他们主动深入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走入工厂矿山,进入基层办案机关,创作出大量有吸引力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从媒体同行疾风骤雨般的转身中,《民主与法制》第一次感受到了危机,开始意识到只有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事实报道,才能感动人、吸引人、教育人,才能充分发挥新闻的宣传作用。为此,在改版为周刊后,杂志社就开始鼓励一线记者真正到基层去,到新闻现场去,发现新典型、新经验,写出生动形象、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闻报道。

经过前期的周密筹备,2016年5月3日,杂志开展的“新闻采访基层行”活动在枣庄法院拉开帷幕。采访团一行首先走访了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该院副院长吴修国以及各业务庭的同志就该院近年来在司法改革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枣庄中院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创新、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试点,以及基层法庭司法便民制度建设方面的探索,给采访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修国院长表示,考察及报道法院的工作能够满足群众对法院工作情况的知情权,让外界更加了解法院工作的创新与变化,对推进司法工作的公开透明有重要意义。

为了切实了解枣庄法院系统在司法便民制度建设方面的情况,采访团一行还专门到市中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和税郭人民法庭进行采访和考察。尤其是税郭法庭,自2013年以来办理的3000余起案件中,没有出现一起信访、上访、缠诉情况,切实让人民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台儿庄区法院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是采访团此次基层行采访报道的重点。为此,采访团集体走访了台儿庄区法院,并就矛盾纠纷的多元化化解工作与该院副院长闫吉星、各业务庭室负责人、司法局负责人以及多位人民调解员进行了座谈与交流。

闫吉星表示,在试行了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后的短短半年时间内,未结案件数量就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6%,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针对这一成效,采访团成员围绕着台儿庄区法院“案结、事了、人和”的脉络从“多元化”“调解与诉讼的对接”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集体采访,同时对人民调解员参与司法调解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不同于以往的采访,此次采访团成员已经不满足于法院的汇报材料,而是自觉地分工合作,抓住每一次能够接触到法官和人民调解员的机会,追问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矛盾纠纷化解的精彩瞬间,这让采访取得了丰富翔实的一手资料,为采访的成功打下了基础,也得到了枣庄市法院系统的一致好评。

通过此次活动,《民主与法制》还和枣庄市中级法院、枣庄市市中区法院、台儿庄区法院建立起新闻采访联系点,在杂志和三个基层单位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既拓宽了杂志的采访渠道,又为杂志积累新闻素材提供了便利。

在活动结束后,《民主与法制》杂志于2016年第17期以《走进枣庄法院》为题进行报道。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用20000多字的篇幅对此次枣庄法院基层采访中的司法改革创新举措、鲜活人物和典型做法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报道,展示了枣庄法院在践行司法为民、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为这次走基层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次活动既拓展了一线记者视野,也保证了典型案例和有价值的稿件来源,同时也为与基层单位的联系打下坚实基础。

“温室里的玫瑰再鲜艳也不值得骄傲。”一位记者在参加这次枣庄法院基层行活动后感慨道:“作为一名政法记者,只有真正把脚踏进基层法院的大门,心里才能踏实。”

作者系《民主与法制》杂志副总编

猜你喜欢
采访团枣庄法制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民主与法制》杂志1000期大事记
培养中职生法制意识探析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省总工会组织新闻采访团走进企业
法制严质量高
山东·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