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合唱作品《海韵》的创作背景探讨

2017-01-30 21:32:08
北方音乐 2017年22期
关键词:海韵赵元任徐志摩

陈 晓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赵元任合唱作品《海韵》的创作背景探讨

陈 晓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赵元任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创作人,其作品中共有两部合唱作品,其中一部就是《海韵》。本文以《海韵》为研究对象,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特色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可以让人们对赵元任的歌唱作品更加了解。

赵元任;合唱作品;创作背景;海韵

引言

《海韵》是赵元任仅有的两部合唱作品中的一部,由著名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作词,主要内容描写的是一个女孩被海浪无情吞没的故事,虽然是一个比较悲惨的故事,但是其中也蕴含着重生的希望,处在当时五四运动时期,人们对自由无比向往,由此这个大型合唱作品《海韵》诞生了。

一、赵元任简介

赵元任于1892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作曲家。曾在美国留学,对和声法、作曲法、钢琴、声乐等都有接触,对于现代音乐和欧洲古典音乐有着颇深的造诣,不仅学历高且经验丰富,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海韵》是赵元任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大型合唱作品,是当时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合唱音乐的巅峰,有着较高的艺术境界,至今为止也是我国合唱音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广受人们喜爱和推崇[1]。

二、合唱作品《海韵》简介

《海韵》这部作品创作于“五四时期”,虽然是赵元任众多作品的一个,但是却是唯一的大型合唱作品,其中涉及了领唱和混唱,主要是由女高音领唱,然后是四声部混声合唱。歌词作者是徐志摩,选自其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第二集,主要讲述的是 一个女孩徘徊在海边不愿离去,不听诗人劝告,最后被无情的海浪吞没的故事。主要想表达的就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向往自由,勇敢追求民主、追求解放的上进思想,悲惨中带着重生的希望。整部作品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其中包含了三段乐曲、一个对比段、尾声,涉及了很多的对比创作手法,曲式结构特点鲜明、结构严谨,富有层次感。

三、赵元任歌曲创作艺术特色

赵元任的歌曲创作艺术特色十分鲜明,在民族音乐创作的基础上融入和浓烈的爱国情怀。绝大多数歌曲都创作与“五四时期”,虽然基本是在业余时间创作,但是创作质量却是无可挑剔的。主要以白话诗为主,在结合时代背景、符合时代需要的同时,通过不同的伴奏赋予了作品的一定的灵动性和艺术性,富有时代特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海韵》这部作品歌词设计十分整齐押韵,言语简单,通俗易懂,整首诗中有很多重复的句子,但是简短精炼,具有条理性。配上灵活的伴奏,利用合唱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曲调悠扬,走势流畅,将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赵元任合唱作品《海韵》的创作背景

(一)创作于新文化运动进行中

新文化运动中在20世纪中期悄然发生,随着西方文化和音乐的逐渐涌入,我国文化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音乐方面也十分明显,不同于传统音乐的新音乐诞生了。此时我国的音乐形式也在慢慢改变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新时代的需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音乐创作中开始融入了“五四精神”,我国音乐事业也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对于赵元任《海韵》的创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海韵》的歌词源于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散文诗集,整首诗具有很浓的新文化气息,从头到尾以白话诗的方式进行书写,字里行间将“五四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除了《海韵》以外,赵元任在这个时期的很多作品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2]。

(二)创作于东西文化争论中

由于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较深,因此当时人们对于解放思想有着莫名的追求和向往,民主科学成为了五四运动运动的根本,在这种环境下东西方文化优势争论愈加激烈。在文学方面,传统的文言文受到了来自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严重抨击,白话文作为时代进步的新兴产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海韵》的歌词作者徐志摩是这个时期的文化代表人物,这首诗相较于传统的诗歌形式上存在很大差异,在音乐创作方面也受到了西方音乐的严重影响,但是并没有照搬,而是在原有中国音乐的基础上融进了一些西方的新观点和新思想,符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3]。

五、创作背景对于《海韵》的影响

由于《海韵》这部合唱作品是在“五四运动”时期创作的,这个特殊的社会背景也为整个作品的创作带来深厚的影响,具体如下:

(一)受当时社会民主情怀的影响较深

赵元任本人民主意识很强,本就对传统的封建社会十分抵触,新文化运动的诞生将赵元任的这种民主情怀放到了最大,这在《海韵》这部作品里表现十分明显。整部作品的创作强调了民主观念,倡导复兴古乐,将民族情感充分融入进了音乐中,打造了新时代的中国音乐,使传统音乐极具特色,凸显了艺术灵魂。

(二)受当时科学思潮的影响较深

新文化运动倡导新思想、新观念,代表了新思潮,这对《海韵》的创作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在歌曲中并未有太多的提及,在创作过程中也没有提出新口号,但是仔细分析作品内容就可以发现科学性很强。诗人徐志摩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就处于五四运动时期,赵元任的作曲又在此基础上增强了这部作品的科学性,将新时代的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五四精神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结语

总而言之,赵元任的这部合唱作品《海韵》中蕴含着丰富的新文化、新思想,是我国合唱作品的最高标志,集合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精髓。通过本文对其创作背景的分析,有助于人们对这部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1]高琳.赵元任合唱作品《海韵》的创作背景分析[J].兰台世界,2015(25):33-34.

[2]殷志华,银卓玛.析赵元任大型合唱曲《海韵》创作特点[J].黄河之声,2008(09):102-105.

[3]李婷.时代的回声——析赵元任的混声四部合唱作品《海韵》[J].北方音乐,2014(10):50-51.

J605

A

陈晓(1985—),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师范学院讲师,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合唱指挥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合唱与指挥、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海韵赵元任徐志摩
赵元任早期琴曲的“选(编、创)曲配伴奏”思维分析
乐府新声(2022年3期)2022-11-21 08:37:36
海韵茶语 味道岚山
金桥(2021年9期)2021-11-02 05:54:54
店员嘲笑赵元任
海韵
海韵迷情
花牛歌
美籍华人学者赵元任的多彩婚姻
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38
海韵仙山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2
偏 见
文苑(2015年35期)2015-11-17 21:27:17
小评《徐志摩论》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