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朝 单晓杰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0)
黔东南地区苗族酒歌研究之回顾与展望
王建朝 单晓杰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0)
本文根据黔东南地区苗族酒歌研究中的不足和问题,借鉴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研究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思路。
苗族酒歌;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研究前景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区。该地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独具苗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且延绵存续于今。苗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有着“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说法,且在苗族村寨形成了“无酒不成席”的民间风俗。这一风俗不但催生了浓郁的酒文化,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酒礼歌曲(即酒歌)。就其分类来看,黔东南苗族酒歌有着多个种类,主要根据演唱的场合和服务的对象来划分。譬如,进寨拦路酒礼有拦路酒歌(迎客歌),进门时有拦门酒歌,主人家敬酒有敬酒歌,还有酒席上的相互劝酒歌、谢酒歌、相互祝福、赞美和歌颂以及送客时相互道别唱的酒歌,等等。据研究,不同场合的苗族酒歌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多个层面的社会文化功能和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苗族酒歌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然而,该地区苗族酒歌当前的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歌种分类、社会价值、传承与保护、唱词翻译和整理、艺术特征等几个方面,未能展现其整体面貌。本文则借鉴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研究前景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全面揭示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我们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学界涉及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酒歌研究的学术论文不超过6篇,基本上都是对其他地区的苗族酒歌进行不同层面的论述。较具代表者如潘彤的论文《论苗族婚礼酒歌的社会价值——以黔东南苗族酒歌为研究对象》,是对黔东南苗族婚礼酒歌的社会价值进行多个层面的总结。李佳的论文《苗族诗歌理论微探——兼谈苗族民歌的分类与功能》,主要对苗族酒歌的唱腔分类、表演形式以及功能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解析。牟红、谢云秀的论文 《合江五通石顶山苗族酒文化探析》,主要对合江五通石顶山地区苗族酒歌与酒文化、酒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许定铧的论文《威宁苗族酒礼舞》,是从两个方面介绍威宁苗族酒礼舞,细致地描述了威宁苗族酒礼的过程。阳盛海的论文《苗族酒歌》,是对苗族婚礼中的酒歌进行了简单描述,并对酒歌的歌词特征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周娟的论文《浅析贵州黄平苗族酒歌的保护与传承》,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黄平酒歌的保护与传承。第一方面是总结黄平苗族酒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从歌词内容、旋律特征、演唱形式、艺术风格四个方面来阐述黄平酒歌的音乐特点。第二方面是从芦笙节开展不同酒歌的形式比赛、民间歌师进课堂教学、书面式传承发展等层面对黄平苗族酒歌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层面的思考。然而,目前学界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和理论对黔东南苗族酒歌进行多层面、深层次研究者尚较为鲜见。因此,黔东南地区苗族酒歌尚有广阔的研究空间等待着学者去发掘。
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我国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在研究理念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将西方民族音乐学之“音乐概念——音乐行为——音乐声音”和“历史建构——社会维护——个人的创造和体验”的研究理论运用于我们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大大地开阔我们的学术视野。借鉴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黔东南苗族酒歌研究中的不足,我们认为应该进行如下内容的研究。
(一)将苗族酒歌放入具体的文化场域中进行研究
根据黔东南苗族酒歌的分类可以看出,不同的民俗场合会演唱不同类别的苗族酒歌。譬如,客人进苗寨拦路时,苗族人会演唱迎客歌;苗族人在苗族婚礼中演唱婚礼酒歌,等等。然而,不同类型的苗族酒歌会与相应的民俗场合水乳交融,有着不同的演唱对象,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表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我们只有将不同类型的苗族酒歌放入其具体的民俗背景中进行整体的综合审视,才能够揭示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还苗族酒歌之具体运用的本真面貌。
(二)苗族酒歌之传承人的研究
众所周知,人是音乐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享用者。因此,在黔东南苗族酒歌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极为关注苗族酒歌之传承人的研究,研究酒歌传承人创造音乐的思想、音乐的传承行为和表演行为以及音乐的本体形态,将三者进行整体的关照。这样我们才能够揭示苗族酒歌之音乐形成的内在机制和社会成因。另外,通过研究对苗族酒歌传承人之民间传统传承方式和规律的研究,为其当下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三)苗族酒歌之当代变迁的研究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更新。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苗族酒歌的当下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也造成了传统文化背景中的苗族酒歌在当代的社会背景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可以说,这是无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因此,我们要客观地面对这一事实,以正确的学术态度对待苗族酒歌的当代变迁研究。以期为苗族酒歌的未来发展提供现实的依据。
综上所述,作为黔东南地区苗族传统音乐的重要代表,在当代的社会语境下,苗族酒歌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愈加突显,传统的研究理念及其研究成果远未达到深入揭示苗族酒歌之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目的。我们将当代民族音乐学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苗族酒歌的多层面研究,无疑将开拓我们的学术视野,在此一理念下,我们也将能够研究出更具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王建朝(1979—),男,河南濮阳人,硕士,凯里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单晓杰(1980—),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凯里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理论。
本文受2016年度凯里学院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项课题一般项目“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的黔东南苗族酒歌研究”(项目编号:XTYB1635);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贵州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项目编号:16YJC760010)和2016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贵州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项目编号:2016zd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