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敦煌壁画之民间艺术

2017-01-30 08:10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6期
关键词:洞窟观音莫高窟

刘 璟 贺 明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浅析敦煌壁画之民间艺术

刘 璟 贺 明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在炫耀着当时佛教的繁华,敦煌壁画存在着历史悠久的神秘感。从古至今,莫高窟已名扬四海,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一。而这些菩萨的塑像和画像,有别于印度、中西亚、东南亚、西域和中原地区的菩萨造像风格。因此,人们把敦煌石窟中的菩萨塑像和画像,称作“敦煌菩萨”。在敦煌民间流传着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和具有艺术特色的洞窟壁画,大大小小的艺术家们用自己毕生的经历临摹与创作着敦煌壁画,这已在敦煌的民间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敦煌壁画;莫高窟;敦煌菩萨;民间艺术

一、敦煌壁画——绿洲中的净土

敦煌,乃盛大之辉煌。敦煌是位于中国甘肃省西部走廊西端处的一个绿洲城市,在古代敦煌曾是丝绸之路的要塞。众多的人、物及佛教艺术交汇就在这里,可以说是中国的西大门。敦煌的周边地区竖立着神秘的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石窟寺院,在炫耀着当时佛教的繁华,敦煌壁画存在着历史悠久的神秘感。从古至今,莫高窟已名扬四海,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一。

在这些石窟寺院中,敦煌莫高窟的规模最大,从公元4世纪的前秦时期到元代近千年间,在敦煌鸣沙山的断崖上陆续开凿了大大小小数千个洞窟,长达1600多米,洞窟内有数多塑像,洞窟内画满了壁画,到今天仍有492个洞窟被保留了下来。沙漠中的绿洲确实有点荒凉,却不失为壮观和富有人情味的一幅画。就像断崖上的敦煌莫高窟,窟内保存着壁画45000多平方米,佛像就有2000多尊。《敦煌录》中记载:“盛夏自明,人马践之,声震数十里。子女皆跻高峰,一齐滑落。齐沙鸣吼声如雷。”在这鸣沙山的断崖上存在着神秘的敦煌莫高窟,呈现出大大小小的3000多年的敦煌壁画和姿态优美的彩塑,它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

二、东方圣母——敦煌菩萨

敦煌石窟佛教尊像中,菩萨的容貌姿态、身上的衣着色彩造型是最优美、最丰富、最动人的。菩萨像展示了东方女性的魅力。敦煌石窟中有历代十多个朝代,一千余年以来,数以万计的各种菩萨画像。而这些个菩萨的塑像和画像,有别于印度、中西亚、东南亚、西域和中原地区的菩萨造像风格。因此,人们把敦煌石窟中的菩萨塑像和画像,称作“敦煌菩萨”。

在我查阅佛教的资料中,按照窟内佛教壁画的故事,从绘画的语言中来说有着透视的原理,比如把菩萨分成脋侍菩萨和供养菩萨。从壁画的角度看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是脋侍菩萨,他的佛教修行程度仅次于佛陀,或者可以说与佛陀平行。故事中描述脋侍菩萨在没有成佛之前,经常陪伴在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在石窟寺院的壁画中,敦煌的画工门经常画的是号称著名的“八大菩萨”。是释迦佛的左右脋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还有阿弥托佛的左右脋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师佛的左右脋侍:日光、月光菩萨;还有弥勒菩萨和地藏菩萨。一些不知名的菩萨画在佛陀的身边,也称作为脋侍菩萨。

在众多脋侍菩萨中,观世音菩萨是一位最受中国民间敬仰的菩萨。在佛教传入中国时,观音菩萨被称作“勇猛丈夫”。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把这位外来的“洋神”改变成了一位中国人敬仰的“善神”。又逐步从造型上“非男非女”“男相女身”“女相男身”的形象,改变成了 一位外表上具有中国女性风姿,内心具有中国文化气息,面善心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东方圣母”。可以说,在造型上菩萨女性化,是中国人民对佛教艺术的一大贡献。

走进莫高窟内可以清晰看到,菩萨健硕挺拔的男身是来自敦煌初期(北魏),慢慢演变到到隋代前后,菩萨的造型上嘴唇描绘着胡须,姿态有头部是男下身为女,也有头部为女下身是男,形成姿态亦男亦女,一直到了唐代和宋代慢慢又演化成女身——这是一个传统文化美妙的过程。在这里的壁画和雕塑中,洞窟里不但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大势至、日光菩萨、月光菩萨等著名的脋侍菩萨,在造型上也有献花菩萨、持盘菩萨、奏乐菩萨、歌舞菩萨、听法菩萨、思维菩萨等种种供养菩萨,还有各式各样密宗观音的形象。其中造型上形体姿态,千变万化、婀娜多姿、匪夷所思,所穿的衣冠服饰,色彩华美奇妙,表现得极尽浪漫。艺术崇拜者总是把崇拜对象推向极致,这个极致在敦煌石窟中便是菩萨无上的美与浩瀚般的礼服了。

守护洞窟的艺术家们从4万多平米的莫高窟壁画中,从数万的菩萨中,将这些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一个个挑选出来,然后绣像似地进行临摹和再现。这样的选择需要从历史研究、佛教和艺术三方面同时考虑,缺一不可。所以说,敦煌壁画的临摹,第一是考古性的研究。这也正说明敦煌壁画的博大精深。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入敦煌绘画,前提是必须以学诚与思考研究的态度。

三、简析莫高窟菩萨色彩造型

在莫高窟盛唐第205窟西壁北侧画有一幅单身的观音菩萨画像。有高大的观音头,有灿烂的火焰纹圆光环,戴化佛宝珠冠,腰系长裙,肩绕巾带,身饰璎珞玉佩,亭亭玉立于双色大莲花上。一手持净瓶于胸前,一手下垂持念珠,仪态十分虔诚。这幅观音画像的最大特点是把观音菩萨和供养人画在一图之中,缩短了佛国天堂和世俗人间的距离。壁画中通过观世音菩萨和供养人的目光对视以及一串念珠,把神与人牵制到了感情上的交流。原因是壁画因为颜色的长期氧化,眉目不清,氧化为黑色的身体和流畅有力度的线描。经过敦煌艺术研究所里的画家恢复了临摹。恢复临摹时部分性地临摹了观音菩萨,并没有临摹完整手接念珠的供养人。

三个不同朝代的观音画像的风格不同,却能表现出三种不同神态的观音相貌。敦煌莫高窟元代第3窟,本地人俗称“观音洞”。窟内除南北二壁绘制两幅大型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还在西壁佛龛两侧、东壁和通道两侧,共绘画有十身观音,相貌不同,造型姿态各异,有白衣观音,有持花观音、合掌观音、说法观音、施财观音、滴水观音等。全窟的观音画像都可以说是莫高窟的精品之作。现因年代久远,窟内容积较小,又在过路口上,经受人为的磨损和破坏,颜色慢慢被风蚀氧化,自然地风化变色,大多数的画像已经模模糊糊,色彩将慢慢消失,眉目不清。原来保存最完好的就数西龛内南北二侧的四身观音,其中南侧两身曾被美国人华尔纳用胶布粘连,现已经完全毁损。敦煌研究所的画家们尽最大的努力恢复临摹了此窟中的四身观音。其中一身滴水观音的形象最完美生动。观音头有透明圆光,戴化佛宝冠,面相体圆,修眉细眼,棱鼻厚唇,裸露前胸,饰以项圈、宝珠、璎珞,头部微斜,目光平视,神态安详。身披红色风衣,臂绕长巾,一手举胸前,施无畏印,一手持净瓶,向下滴水,赤足踩踏于莲花上,造型姿态优雅,已是完全女性化的“东方圣母”——观音菩萨。

四、敦煌壁画在民间艺术上的表现

在敦煌民间流传着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和具有艺术特色的洞窟壁画,大大小小的艺术家们用自己毕生的经历临摹与创作着敦煌壁画,这已在民间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敦煌壁画民间艺术的风格,集中了中国传文化艺术的制作手法和风格的特征,是线描造型、装饰性构图,还有工笔重彩、以形写神等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物。民间的艺术家们在形式上有的用雕刻的形式,有的用沙画,有的用玻璃瓶式的鼻烟壶,有的用蜡染和纺织,制作出丝巾、披肩等表达着敦煌壁画的元素,吸引着外来的游客并且促进着经济的发展。但民间的艺术家们还是热爱于临摹的各式各样的敦煌壁画,不但体现着现代文化的交流且表现了民间艺术家们对壁画的传承与创新。

[1]施萍婷.敦煌石窟与文献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名家点金·文物知识系列《绘画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

[3]郝春文,游自勇,宋雪春等.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十四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J01

A

猜你喜欢
洞窟观音莫高窟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观音送子图
洞窟惊魂
洞窟惊魂
莫高窟,走过千年
《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介评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藏传佛教艺术中的十一面观音研究——兼论千手千眼观音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莫高窟里看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