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睿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世情小说中的妻妾形象比较研究
——以《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与《蜃楼志》中的施小霞为例
王 睿**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明清时期,城市商业经济繁荣发展,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大大提高,从而促使话本这一新的文学样式产生。在往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话本逐渐演变为小说。而在明清小说中,世情小说又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研读明末清初描写妾妇形象的小说,可按其形象归类为贞烈、智识、贤德、妒悍、贪淫五类。这些群而不同的妾妇形象通过丰富生动的语言被表现得淋漓尽致[1]。对于《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和《蜃楼志》中的施小霞,笔者认为她们分别是妒悍和贪淫、智识和贤德的结合体。
《金瓶梅》多次对潘金莲进行外貌描写。第二回写西门庆初次见到潘金莲:“但见他黑鬒鬒赛鸦鸰的鬓儿,翠弯弯的新月的眉儿,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腮儿,娇滴滴银盆脸儿,轻袅袅花朵身儿,口儿里常喷出异香兰麝,樱桃口笑脸生花。人见了魂飞魄丧,卖弄杀俏冤家[2]。”这段话不仅写出了潘金莲的美貌和妖淫之态,也写出了西门庆的流氓之态。再看张本第九回,吴月娘初次眼中的潘金莲:“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流。论风流,如水泥晶盘内走明珠;语态度,似红杏枝头笼晓日。”一看就是个风骚女子,如果只通过西门庆的视角来看潘金莲,可能有异性相吸的偏爱。可身为西门庆正室、后宫领袖的吴月娘却也被刚娶过来的潘金莲所惊醒,如此可见其美貌之不一斑。
《蜃楼志》中对施小霞的外表描写不多也不集中,书中第一次正面描写小霞面容时是在书中第八回,施家在最困难的时候,苏吉士伸出援手,此处有一句描写小霞的外表“笑官见施家可怜,便有替她填补的意思,买了棺木送鱼施家,还送延年三百花钱,又见小霞虽则泪容憔悴,却是哀艳动人。”在泪容满面,为父亲去世而伤心之时,脂粉掉落,妆容憔悴,却依然“哀艳动人”,也算是对女人容貌极高的评价了[3]。
两者相比较,笔者可得出潘金莲是一个在拥有傲人外表的同时,内心风流风骚的一个女子。而相比较而言,施小霞的美貌虽略逊色,却也面容姣好,穿衣得体大方,是更加传统的女子。“裴度还带”的唐传奇故事警诫“相由心生”,这用在她们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潘金莲出生于裁缝家,排行老六。七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教她针指,并送她到余秀才家上女学。九岁时,母亲无法度日,就将她卖到王招宣府中做侍女学习弹唱。十五岁时,王招宣病死,又被卖入张大户家做侍女,专学琵琶。后被张大户收用,因其妻子严厉,张大户将她嫁给武大郎。往后和西门庆两人一起将武大郎杀害,嫁入西门庆家中。
施小霞出生在从商家庭。家中除她之外还有父亲施材、母亲史氏和哥哥施延年。施材浙绍人士,自出经商有了亏空,后做了些手脚改姓为董,后家境殷实。哥哥是无业游民,纨绔子弟,以致到最后凑不出填补税饷的钱,迫使父亲自尽狱中。父亲死后,施小霞可谓悲惨,后得苏吉士出手相救,家境才得以改善。
对比两者的家庭出身及童年经历,不难看出,潘金莲的出身较为低下贫穷;而施小霞出生在较为殷实的家庭环境中,她经历了从殷实到贫穷再到衣食无忧的过程。卑微的家庭出身及社会地位,使潘金莲十分看重性欲和妻妾地位,以至于在嫁入富豪西门庆家后,不断地妻妾争宠,更是做出伤天害理的人命事件。
潘金莲集淫荡、忌妒、狠毒、薄情于一身。嫉妒之心把潘金莲骨子里的狠毒尽情的释放了出来,杀死武大郎,害死李瓶儿母子。她的薄情体现在她对唯一的亲人“潘姥姥”的苛刻上,她不留半点情面,让亲人成为出气筒。潘金莲可恶可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她又是封建社会婚姻制度、家庭制度、奴婢制度、以及财产制度的牺牲品,她是当时社会的怪胎,也是不幸者[4]。
施小霞娇羞、聪慧、有才学。在小霞进门后,苏吉士便把家里钱财委任于她。经过她的管理,府上仆人丫头无不乖巧顺服,做事条理有致。书中第16回,吉士与几位女子赋诗,小霞评论吉士的诗:“这种诗隔靴骚痒,既不细腻风光,又非‘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者。”然后,蕙若称赞小霞的诗“典核如题,颂扬得体。”由此可见,施小霞善于赋诗、有才学,是个礼乐女子。
家庭环境是人性发生质变的温炉。前文提到,施小霞出生在一个殷实家庭,从小生活衣食无忧,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才学方面出众。父亲经商,善于算计,对于家庭之事耳濡目染。且纵观苏家和温家,妻妾都从不争风吃醋,异常和睦。在这样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培育了她良好的性格特征。但是潘金莲恰恰相反,从小生活条件差,未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九岁便被母亲卖到王招宣府中做使女学习弹唱,并受到性侵,在这样污秽环境中长大,没有高雅的人生追求,似乎也不足为奇。
两人在小说中表现的勇敢和泼辣,究其根本都是社会原因所造成的。她们作为一种特殊的女性群体,是一夫多妻制下的悲剧产物,等待她们的是随时可能被捐弃、被湮没的命运。深受封建社会的压迫,见惯了主对奴的迫害,两人都经历过的社会苦难,使她们都在利益受到迫害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反抗。
作为明清世情小说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妒悍和贪淫,一个是智识和贤德。然而不管是拥有什么形象的妾妇,她们都是黑暗腐朽封建统治的产物,深受婚姻制度、家庭制度、奴婢制度的迫害,在罪恶和不幸的夹缝中生存,让人深感痛惜。
[1]黄海静.明末清初小说中的妾妇形象探究[D].暨南大学,2011.
[2]兰陵笑笑生.金瓶梅[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3]马雪子.《蜃楼志》中施小霞形象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
[4]陈颖.潘金莲比较研究述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06.
I
A
1006-0049-(2017)03-0261-01
**作者简介:王睿(1996-),女,汉族,浙江丽水人,本科,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