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

2017-01-30 09:07:38刘英丽
山西青年 2017年3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培养目标专业技能

刘英丽

唐山学院外语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探析高职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

刘英丽**

唐山学院外语系,河北 唐山 063000

随着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确立,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要把高等职业教育从培养单纯的“技术劳动者”变为“技术人文者”。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目标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全过程。

一、课程目标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应从生源规划的角度关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即注重把学生的智力、体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为此,高等职业教育从单纯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向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及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融合的方向发展,相应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呈现由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发展的趋势。

高职教育教学定位,首先立足于生源实际情况,找到其与培养目标有效衔接的融会点与结合点,培养出能够在社会竞争发展中具有发挥潜质潜能的个性化技术技能实用性人才,以此推动学校自身建设及发展,以求适应现实时代发展的要求。鉴于此,我们应从教学大纲入手,按照实际情况,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及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融合的方向发展目标。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定位

(一)宗旨

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教师需明确培养目标,使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知识具有内在连贯性和目的指向性及针对性。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趋势,选取企业等普遍实用的活动和技能内容作为教学项目,抓好相关活动的技能训练,注重突出专业性,重视相关知识的文化内涵。

(二)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激励学习主体去发挥已知,探求新知,寻找和研究未知,强调并做好正确思维的基本训练,交给学生自立自觉地积极思维的钥匙,矫正以往的不良习惯,培养并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品格和健全的心理人格。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情感投入与人文关怀,关注和爱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个人爱好,善于发展和捕捉其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面激励;诱导他们学会通过各门基础课程来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使个人兴趣和爱好与理性思维统一起来,并逐渐发展成专业技能优势。

课程目标除讲授专业知识外,还应挖掘与该课程主题相关的文化学习项目,把文化内涵和相关背景知识、企业文化等内容融入教学,使其成为“技术人文主义者”。

(三)手段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首先实现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即教育思想观念、方法手段的现代化。现代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相互结合,为教育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同时对教育观念、手段、方法、学生的素质和创造力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实训课程可借助多媒体及多媒体软件组织教学。图文声并茂的信息源,生动形象的模拟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将教学内容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展示给学生,在配以教师的引导,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多媒体教学能实现人机或师生一对一交互,可根据学生个别差异,实施不同的教学。模拟实训在缺少实际工作环境的情况下达到较为真实的效果。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多样性,为学生学习构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索、协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的建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达到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通过模拟实训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把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过程是一举两得的过程。

三、效果分析

(一)有利于理论基本功的培养

目前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基础理论只是进行强化学习,有助于将来学习及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国企、外企等大型企业就业者,必需通过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的测试,在专业技能同水平情况下,基础知识扎实者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操作动手能力,浏览收集整理所需资料等综合能力都有很好作用。

(三)有利于学生掌握高新技术

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基础知识、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较高的就业岗位适应能力。

四、需注意的问题

(一)在实施多媒体教学实验班时,需注意:如何加强师生的交流与配合;如何有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如何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与感染力;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有效组织学生的讨论活动。

(二)多媒体教学最大的压力是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克服班级人数多的情况,不受教学设备的牵制,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多媒体教学,常需坐着讲课面部有时被设备挡住,影响师生交流。而学生普遍希望老师在大班中能增加教学激情,如何增加激情教学,需要实验班的教师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注意的是:讲授的内容、讲课的方式要吸引人,课件不能成为讲课的主要内容。

(三)丰富实践课的内容。充分利用模拟实验室,增大实践教学课的时间。比如商务英语可利用专业所长,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组织外联,争取义务为大型商贸活动服务。比如:商务博览会、对外贸易洽谈会等。

(四)教师梯队的建设。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和专业优势,合理安排教学,大胆起用年轻教师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到教学中。如会计实训和贸易实训专门让从事过国际贸易和会计工作的老师进行指导实训,教学效果会更好。

(五)存在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运行体系没有构建完善,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没有建立实用的评价体系。

总之,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它体现着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只有对课程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再加之有效地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圆满地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李卢一.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0.

F

A

1006-0049-(2017)03-0189-01

**作者简介:刘英丽,硕士,唐山学院外语系,教授,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学、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培养目标专业技能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40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22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中国博物馆(2019年3期)2019-12-07 05:42:54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新闻传播(2018年10期)2018-08-16 02:10:04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