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管理中的大数据应用

2017-01-30 09:07:38
山西青年 2017年3期
关键词:贫困家庭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石 琳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扶贫项目管理中的大数据应用

石 琳**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一、引言

党在十八大会议上,对于农村扶贫开发问题,提出了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意见。农村的扶贫工作,是以经济增长为指针,以对于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方向,以对我国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为长远目标的社会发展工作。自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是党和国家长久致力于治理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化政策扶持,利用先进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水平和工业化建设的结果。

二、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项目管理中的信息手段

从新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上看,现代化的真正意义上的重点针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项目,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提出和论证,并大规模组织实施起来的。经过30多年的开发和建设,我国农村地区的贫困状况已经得到基本上的缓解,不仅表现在农村贫困人口的整体数量大幅度下降,部分省市成片的经济困难地区的居民基本生存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共有2亿多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摆脱了在贫困线上的挣扎。

国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在制定和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2010-2014年我国新的扶贫指标评价标准之下,我国已经有效减少贫困地区人口共计9550万人。到2014年末,我国尚有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人。最近两年,我国又有3074万贫困地区人口摆脱了贫困对于生存和发展的制约。至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贫困作为经济建设的一个始终存在的“短板”,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弥补和提升。但随着对于贫困标准的上调,扶贫项目开发工作依然有许多大有可为的空间。近两年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以及贫困地区人口的致贫原因和贫困程度了解清楚,我国已经利用两年时间,凭借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大量的实地调查和统计工作,建立起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于贫困地区人口和经济社会现状的精准统计。统计数据平台的建立,是为一个个贫困地区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画像,使贫困地区的社会状况和人口生活水平通过有效的数据得到量化,这为扶贫项目的开发和管理,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事实依据和数据支撑,这无疑将提高扶贫开发管理工作的精准识别、对症下药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根据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的信息显示,在全国扶贫开发平台登记在册的5575万贫困人口中,41岁到50岁年龄段的贫困人口数量最多,贫困程度也很高。在2015年时尚且有900万之多,这个年龄段的贫困人口,由于自身已经人过中年,大部分由于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都比其他年龄段的贫困人口要大。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一目了然地显示出来,因此在对于扶贫开发项目的管理上,可以利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获得全面准确的扶贫信息,以便在日后的扶贫管理工作中更好的把握扶贫项目中的资源配置和政策制定的问题。

三、有效运用数据信息,提升扶贫工作的精准化管理水平

在扶贫开发项目的制定和实施上,联合图绘数据,利用杠杆效应,可以以点带面,有效增进扶贫效率。因为,根据扶贫大数据显示,凡是家有16岁以下孩子的贫困户,可以通过重点对未成年人进行扶贫政策扶持,通过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工作培训,有效帮助未成年人顺利进入就业。研究表明,当一百个年轻人口脱贫的时候,他们的家庭就有378人一起脱贫。在具体的政策扶持上,国家重点瞄准占贫困户总数5%的因学致贫家庭,相继推出贫困家庭高中生免除学杂费、中高等职教育生活补贴等措施,减少家庭教育支出,大大提高了教育扶贫的政策命中率。针对贫困群体文化偏低、技能缺乏的问题,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出“雨露计划”,栽培贫困家庭的年轻人,成长为创业就业的好苗子。可以说,大数据的精准识别技术,正在为国家扶贫开发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现实依据。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库中,对于贫困家庭的具体状况,会以家庭为单位,录入上百项精细指标。系统可以因此很精准地划分贫困的类型,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帮扶办法,当地政府也可以依靠这些数据计算出当地的帮扶账单。

通过大数据平台,不仅可以在细节上准确掌握贫困地区人口的自然情况和社会经济状况,也可以根据数据对于贫困地区人口状况进行宏观的分析和推断。从宏观上看,目前贫困人口的生活中最主要的致贫原因是疾病,超过三成的贫困群众受到病痛困扰。紧随其后的分别是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残疾、孩子上学等原因。

既然能够利用大数据手段对于我国先极端贫困人口的自然情况进行有效摸底,那么在扶贫开发项目的管理中就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制定精准的扶贫计划和策略。事实上,要扛起贫困家庭的负担,在项目开发的具体手段上,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要让主要劳动力多赚钱。而在全国贫困家庭中,有46.25%没有劳动力和丧失劳动力的人。他们几乎全靠剩下的另一半家庭成员来负担。因此,国家在对贫困地区扶贫资源的统筹管理中,应该更多的利用大数据平台推进扶贫工作精细化管理,做好扶贫开发的管理工作,实现扶贫开发的新突破。

[1]赵武,王姣玥.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包容性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2).

[2]贺东航,牛宗岭.精准扶贫成效的区域比较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11).

[3]王国勇,邢溦.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15(09).

F

A

1006-0049-(2017)03-0135-01

**作者简介:石琳(1987-),男,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6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石油沥青(2020年1期)2020-01-01 03:15:06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9:02
隐形贫困人口
领导文萃(2019年5期)2019-03-19 12:01:10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江西农业(2018年3期)2018-02-13 03:47:03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中国扶贫(2014年8期)2014-06-27 04: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