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7-01-30 09:07:38王新宇
山西青年 2017年3期
关键词:布置教学法语言

王新宇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王新宇**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教育学基础

(一)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切入点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任务型教学法就是以主动诱导学生来进行学习为根本的立足点。任何学习与教育都是建立在人们主动学习的基础上的,没有人们的主动学习任何学习与教学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首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学生而设立的。只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学生的需要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主要的目标,才能在客观上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动力的刺激,形成良性的学习习惯。其次,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的肯定。任务型教学法从根本上是一种教师相信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而设立相应的任务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学习知识的价值。往往来说,教师的肯定教师对学生的最大的激励。最后,任务型教学法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在教师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教师不断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过程,而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又恰恰刺激了教师的教学动力。

(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动力

从教育学的基本规律上来看,任务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而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的。教师只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恰当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并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基础才能实现良性的布置学习任务的目的。首先,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为基础的。任何教育体制之下,教师布置学习任务都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从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来看,教师只有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师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只有教师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特点才能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最有效引导。其次,布置学习任务本身就是让学生探索学习兴趣的一个过程。在教育学上来说,探索学习兴趣实际上是学生主动学习与主动探索的两个重要维度。只有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索学习的兴趣才能够实现学习的真正目的。最后,布置学习任务必须立足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如果学生对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产生抵触心理,那么教师的学习任务的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换言之,学生就不会认真地、尽力地去完成教师的学习任务。

(三)已完成教学任务为根本目的

无论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是立足于相应的教学任务的,也都是以教学任务的完成为根本目的指向的。这是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要求。首先,任务型教学围绕着教学任务而展开。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任务型教学的任何学习任务的布置,都是教师围绕着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任务为根本的指引的。只有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做出相应的教学任务的布置才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其次,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状况反映到课堂教学中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无论应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把对于学生的学习知识情况进行总结与完善。所以,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只有把以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作为根本目的追求,才能实现任务型教学的根本目的。最后,教学任务是对任务型教学的根本要求。任何教学都必须把教学任务的完后作为其根本的目的追求。不把教学任务作为目的的任务型教学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当然也不是任务型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途径

(一)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课堂教学中任务的可操作性。换言之,只有把具体任务的可操作性放在任务型教学的首位才能真正实现任务的完成性。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教师运用任务型教学能够把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给激发出来,但如果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注意课堂任务的可操作性往往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首先,任务的可操作性以课堂设施条件为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不能够做到将任务的可操作性做到重要的位置上在很大程度上与不注重课堂上的设施条件有着根本的联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只有把课堂上的设施条件放在任务型教学的重要位置才能实现任务型教学的根本目标。其次,任务型教学要想达到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度。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学生只有对知识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才能理解并认知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往往很多情况下,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就很难做到让学生认识到任务的科学性,从而教学任务的实际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最后,课堂上教师所布置的任务的可操作性还体现在教师要具体设计任务完成的具体步骤。从教育规律上来看,教师只有把学生完成任务的实施步骤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才能实现任务的圆满完成。任何一个教学任务的布置既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更要注意其积极的实施步骤,只有这样,任务型教学的根本目的才

能实际上达到。在实际的任务型教学中,只有教师把任务实施的实施细节以及教师布置任务的原因、目的实际地告诉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任务型教学的效果。

(二)注重课堂上的参与度

客观来说,任务型教学是以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为根本的目标的。任何一种教学实际上都必须以学生的真实需要以及以这种需要为根本的出发点。在任务型教学中,尤其更加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换言之,只有在课堂上把学生的参与度真正地调动起来了,任务型的教学效果也就体现出来了。首先,要广泛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参与为核心,没有学生参与的任务型教学实际上也就不是真正的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教师“一言堂”的课堂局面。在传统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教师发挥主要的教学作用。换言之,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起到的课堂作用远远大于学生起到的课堂作用。学生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实际的被动的教育者,没有了学习知识的讨论的局面,这是任何教育教学必须认真对待并思考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围绕着学生的参与度布置任务。在任务型教学中实际上就是比较民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仅仅是课堂上的主角,而学生转而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特点。所以,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要起到的作用仅仅是一种引导课堂教学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只是在引导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只是起到一种指点的教学作用。最后,学生参与度比较高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注重把握学生参与的正确方向。为了确保学生在任务型教学中的完成任务的情况不走样,教师必须在学生参与度较高的课堂任务中扮演重要的纠偏作用。只有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才能够实际上做到任务型教学的实质。

(三)注重以语言为主要的任务形式

对外汉语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真正的语言应用规律。从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出发,任何对外汉语教学形式都是以让学生学到这门语言为最根本的出发点。换言之,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学到语言应用的本质,才能达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真正目的。首先,语言交流是增强学生汉语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从语言学上来讲,任何语言被人类创造出来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样或者那样的需要而产生的,换言之,只有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的语言才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没有人们对语言的需要也就不会产生语言。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从语言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习到汉语的应用的本领。其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注重任务型教学要以学生完成一定的语言交际为主要形式。语言交际是指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以所学的语言为交际的语言并逐步实现对语言的正确运用。实际上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就是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语言交际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语言的语法、语言的特征、语言的发音等等,这些能力都是可以在语言交际中充分实现的。最后,任务型教学中也要注意教师能够参与到其中。在任务型教学中,尤其是对外汉语的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只有注意其对学生任务的参与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以语言为主要形式的任务型教学中,教师的参与往往能够把学生错误的学习习惯,或者不正确的发音等及时纠正过来,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根本目的

(一)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实际能力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的语言教学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要以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为基本追求的。在不注重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情况下的任何语言教学都是失败的,也是不能真正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的。首先,任务型教学从教育学上来说,就是教师布置一定的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而让学生具体地去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其实,学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提高其汉语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实际上也只有在不断参与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实现其学习语言的目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无非就是要实现对这门语言的实际运用。所以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就必须把对汉语学习力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其次,教师一般布置的学习任务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基本都是结合学生平时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布置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任务的可完成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所谓的额任务的可完成性,指的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地放在任务的可完成性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充分把握。最后,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要深度参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整个过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就是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指导者,更加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实际能力。

(二)教师不断提高其教学艺术的需要

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门伟大的艺术。诚然,把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一门艺术对待就必须把实际上能够增强教师教学能力的教学方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教学相长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教学相长的教育学含义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实际上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向学生学习。而必须认识到,教师只有不断地更加了解学生才能增强其教学的效果性。首先,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能够依据自己的判断对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换言之,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教师试图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过程。任何情况下的教学任务都是教师的实际考察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下制定的。其次,教师在学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总结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的利弊得失,只有教师认真总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利弊得失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效果的统一。这里就要必须指出,教师必须建立相应的课堂反馈机制,也就是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的真实的学习情况能够反映到其实际的教学中,并根据学生的真实的学习情况来改进自己的教学艺术。这是对教师教学艺术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艺术不断提升的重要方面。

(三)扩大学生课堂沟通的需要

前已述及,任务型教学的任务主体依然是学生,也就是说,由教师布置一定的、可执行的教学任务,而后由学生来逐步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是任务型教学根本目的。实际上,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总是有限的,而任务型教学则大大改变了这种状态。首先,任务型教学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的局面。由于任务型教学往往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这就实际上导致了学生不得不互相配合来完成教师的课堂任务。其次,学生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堂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了沟通与交流的需要。实际上这也是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之一,学生在互相沟通与交流中往往可以知晓自己学习方面的薄弱之处,了解其他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先进之初,这些都是任务型教学的根本目标与追求。在任务型教学中,扩大了学生互相沟通的空间,实际上也就扩展了学生的交流空间,这就实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优势互补,才能真正掌握汉语学习的真谛。

[1]高阳,卫书颖.任务型教学法视角下的英语语法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2]栾宇菲,张根生.应用任务型教学法转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厌学情绪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3]林海凤.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5(11).

H

A

1006-0049-(2017)03-0090-02

**作者简介:王新宇(1994-),女,汉族,辽宁葫芦岛人,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布置教学法语言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早期教育(2016年5期)2016-08-23 12:05:08
我有我语言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