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丹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浅析
赵 丹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经验,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灌输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本原则
原则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论反映,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准则。由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原则也要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新时期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面貌,因此我们着重强调不能片面讲某一方面的原则,而是从整体来讲原则。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理论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源于中国的实践,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不能只一昧进行理论的说教,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同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特征。恩格斯曾指出:“结论如果变成一种固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理论水平,更在于人们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首要条件。在教学中只有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才能有针对性地选取实例对理论的内涵进行解读,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全面把握社会实际和学生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条件。全面把握社会实际既要把握学生所关注的现实问题,又要了解历史实际,关心国内外形势、当代世界的发展以及我国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政治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首要原则,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性原则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是一种彻底的、科学的理论。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在不断发展的实践锻炼中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教育;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特点,理论教育也需要遵循这一原则,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要批判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批判性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
之所以要坚持这一原则,是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片面强调某一种原则,而忽视了其他原则。例如很多教师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培养无产阶级的接班人,但是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没有给受教育者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本质,这样会使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怀疑。因此我们强调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要坚持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与批判性的统一。
灌输原则是指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而使其从自发的阶级转为自为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使命。目前,在社会主义建设攻坚时期,在复杂的社会面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抵制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同样需要灌输原则。渗透原则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向相关学科专业渗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氛围中逐渐受到知识的熏陶,慢慢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
美国心里学家奥苏贝尔将接受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也就是新的知识与受教育者旧有的知识发生某种内在的合理的逻辑,因此较易被受教育者接受,并且在学习效率和投入上有优势。心理学上的接受学习接近于我们这里说的灌输教育。因此其实灌输本并不令人生厌。那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还要厌烦灌输呢?原因有两个,第一,厌烦灌输里机械的学习。第二,体制总是将灌输设置在一定权力基础之上,仰仗着政治上层建筑的强势,试图对人们进行思想上层建筑的强制性压服,忽视了人们的自主选择。因此渗透教育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其实渗透教育与心理学上的发现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们要将有意义学习发挥好,也要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互相连接与配合,即灌输与渗透相配合。
教育原则是指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透过各种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直接教育以达到某种教育效果。自我教育原则是指受教育者通过自我学习、反思、修养,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提升思想观念。受教育者通过这种积极主动的内化活动,能够更大程度地增强学习效果。
坚持教育原则,要求教育者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管理能力,深入解析教学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培养学生情感。坚持自我教育原则,教育者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只有根据他们的内在需要指引他们,才能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动力;要组织多种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比如组织自学、自律的个人活动和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等集体活动,提供多样的平台,营造良好的氛围。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从内外两方面合力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四大基本原则,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以此为指导思想,做到全面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1]袁斌昌.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01.
[2]柴晓霞,张二芳.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原则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6.
[3]王雪凌.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2.
[4]吴倬,孟宪东.探索新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J].教学与研究,2005.06.
[5]胡子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赵丹(1992-),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G
A
1006-0049-(2017)18-0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