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凡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管乐团排练及训练方式的分析与研究
陈 凡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研究了管乐团排练及训练的基本方法,并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旨在通过训练方法的创新,彰显学生的个性化,注重管乐团学生之间的协调能力,为管乐团演奏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管乐团;排练形式;训练方法;价值分析
伴随教育体系的革新,素质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专业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充分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管乐队组建中,其入门相对简单,而且学生绩效训练能力提升较快,所演奏的管制乐器声音有力,而且音色圆润,由于其演奏形式的多样性得到了学校以及学生的关注。因此,对管乐团排练及训练方式进行了分析,核心目的是通过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提高训练的整体效率,满足乐队的发展需求。
对于管乐团而言,由于乐器构造的不同,质量不同,演奏人员的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演奏中经常会出现音高不同的现象,因此,在管乐队的排练以及训练中,需要教师认识到这一因素,对乐团成员的演奏音准进行训练,通常状况下,其训练方法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定音前音准的训练。在排练之前,需要团队成员对乐器本身的音准状况进行调整,同时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从而使演奏的音准达到应有的高度,使学生在训练及演奏中能够更好的判断自己的音准。第二,在音准训练中,需要通过对不同乐器及音区的区分,进行演奏合作,例如,在木管乐器演奏中,长笛、单簧管可以进行同度音阶的练习方式;铜管演奏中,圆号、小号可以作为同度音阶进行练习,而长号以及乐器可以作为八度音阶让学生进行练习[1]。因此,在演奏以及弦时确定中,应该对音准进行整合,演奏中需要对和弦听音感进行有效调整,并要求演奏旋律的一致性。第三,延长音的音准问题。在延长音演奏中,由于乐曲通常会遇到节拍较长因素的影响,在一些高音区演奏中,其演奏的时长相对较长,而且,也要求演奏者力度掌握合理,所以,在管乐器演奏中会出现不同的演奏问题,一种是保持演奏声音的高度,并弱化渐变的力度,但是无法保持演奏的节拍,演奏者需要保持气息不变,另一种是在保持音的时值状态下,进行减弱力度的变化,当高音保持不住时,需要逐渐降低。因此,在训练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两种因素的分析,要求学生在演奏中既要保持气息的均匀性,也要保证听觉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音准稳定的最终目的。
对于节奏而言,是音乐演奏中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音乐演奏构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排练中,需要保证严谨、准确的态度,乐队需要通过对节奏的控制进行作品的演奏[2]。当遇到困难的节奏型演奏时,可以将节奏念出来,并按照节奏的拍子拍出来,最后用乐器进行演奏。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对起拍点的反应,需要保持整齐性及统一性;第二,对各种速度的反映需要一致;第三,对于演奏中的难点应逐一克服,不能急于求成。第四,对于密度大的节奏,快速演奏时需要防止赶拍。通过对这些注意事项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曲目的演奏,提高管乐团音乐演奏的专业性,使学生专业音乐素养得到综合性的提升。同时,在对不同乐器演奏中,需要让学生掌握不同乐器音色、音准的差异性,并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音乐的演奏技巧。例如,在节奏过快的曲目演奏训练中,学生会出现错位的现象,针对这种问题,需要强调音乐演奏的节奏性,让学生通过协调、配合,进行专业的训练,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之后,再提高演奏速度,从而达到既定的音乐演奏效果。通过对这些专业节奏的训练分析,可以让学生对管乐教学中的抽象概念有更为全面、直观的认识,而且也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形式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演奏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3]。
由于管乐团作为一种集体的艺术活动,通过音乐排练、演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团队精神,树立合作目标,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多的注重音乐感受,为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在管乐团中,不能出现个人主义形式,所演奏的音乐、音准以及力度,都不能出现过多的个人色彩,领奏人员除外。通过长期性训练的管乐团,他们可以具备良好的集体控制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整体性认识,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同时实现音乐作品的完整展现,满足团队音乐演奏中的协作需求。与此同时,在进行管乐团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教师在进行乐器演奏示范中,可以更好的触动学生的价值观念,震撼学生的心灵,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管弦乐所演奏的作品具有节奏激昂以及亢奋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满足自身对音乐的需求,并逐渐形成乐观、豁达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学生对管乐器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实现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4]。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管乐团排练及训练方式的整合,可以将学生作为主体,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训练方法的构建,从而使学生在专业的训练背景下得到能力的提升。同时,在训练中,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
[1] 张宇.浅析管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赤子,2015,19:274.
[2] 徐凡.管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音乐,2015,21:83-84.
[3] 刘柳.基于学生心理需求的管乐训练教学探究[J].艺术评鉴,2017,12:85-86.
[4] 陈玮.试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管乐教学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12,23(05):111-115.
陈凡(1985-),女,江西九江人,九江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器乐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