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佟雨航
吃剩面的老板
文/佟雨航
清光绪二十年,一个叫杨心田的汉子在湖南长沙府三兴街开了一家小面馆,为图利市大吉,取名“杨裕兴”。然而,面馆开张后,生意却一直十分冷清,进店吃面的客人少之又少。
“进店吃面的客人这么少,肯定是自己做的面不合顾客的口味。”杨心田心里自我省察,“怎样才能做出适合顾客口味的面呢?”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
第二天,杨心田对店里的伙计说:“凡是客人吃剩下的面先不要倒掉,一碗不落地都端到后厨来,我自有用处。”店伙计虽然不明白老板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也都按照老板的吩咐去做了。
不久,店里的伙计便发现,老板杨心田竟然在吃客人吃剩下的面,一边吃剩面还一边在一个小本子上记着什么。“咱们老板是不是也太节省了?连客人吃剩下的面也舍不得倒掉。”伙计们在背后议论纷纷,都感到有些意外。
更让伙计们意外的是,一段时间以后,进店吃面的客人逐渐增多了,而客人剩面的现象却在日渐减少,与店里之前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店还是那个店,伙计还是那群伙计,做面师傅还是那个做面师傅。
不久,伙计们心中的谜团便被解开了。原来,杨心田吃客人的剩面,不是像伙计们所说的是为了节省,而是他想通过吃客人的剩面,了解客人把面剩下的原因,是面丝煮硬了(或软了),还是汤汁不够鲜香……通过吃客人的剩面,杨心田把每碗剩面的不足之处都一一记录下来,在做下一碗面时加以改进,弥补不足。
就这样,杨心田逐渐地掌握了客人的口味,做出来的面也越来越好吃。没几年工夫,“杨裕兴”面馆便名扬千里,每天在馆外等待吃面的客人排起了长龙,连京城里的达官贵人都不远千里来长沙府吃他做的面。而杨心田为了感恩和纪念这段“吃剩面”的经历,便把“吃剩面”当作“家训”传给“杨裕兴”的继任者。
后来,杨心田去世了,其子杨菊邨接掌“杨裕兴”。在杨菊邨的发扬光大下,“杨裕兴”不断发展壮大,在全国各地开有几十家分店,面的种类也多达几十种。杨菊邨也继承了杨心田“吃剩面”的家训,总是出其不意地到各地分店进行微服私访,专捡店里客人吃剩的面吃,为的就是随时抽查面粉的质量和码子食材等是否达到了总店的标准。这让各分店厨房里、店堂里的伙计做起事来都不敢大意,“杨裕兴”面的质量因而有了更强有力的保证。这也正是百年老店“杨裕兴”面馆能历经百年而屹立不倒的秘诀吧。
摘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