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蕊
《音乐之声》的类型化运营之道
文/高 蕊
《音乐之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的节目,于2002年12月2日正式开播。节目打破了以往音乐广播板块播出的传统形态,全天18个小时的音乐节目,以统一的风格呈现出来,成为一档与国际接轨的流行音乐节目。在当前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下,类型化音乐广播既面临着巨大冲击,也迎来了重要机遇。广播媒体如何创新运营,探索新的发展出路,对类型化音乐广播未来发展尤为关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可谓成绩骄人,极具示范意义。在经过近14年的实践探索后,成为业内外公认的标志性音乐广播电台,也是类型化音乐广播运营成功的典范。
回顾《音乐之声》成立以来的成功经验,尤其是近年来的革新举措,不难发现,其运营之道与“互联网+”思维存在高度契合,这说明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全新的“广播+”运营格局,是类型化音乐广播创新转型实现的必经之路。
对于类型化音乐广播而言,用户思维的核心就是要将用户价值始终置于首位,以精致化内容、大众化运营和娱乐化体验,充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但就现状来讲,许多媒体对“用户至上”的理解都停留在表面上,简单地认为通过注册微博账号、建立微信公众号、研发APP等展开内容生产与用户互动,就能够深入挖掘用户价值。但真正的用户思维,需要从思想深处对用户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在内容生产、运行理念和传播机制方面进行革新,让所有环节的最终指向都是服务用户。
《音乐之声》作为类型化音乐广播的代表,明确了只有坚持精致化生产,维护好受众,才能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助推媒体转型的目标。所以,节目采用“加减乘除”的创新模式,以用户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运营模式的创新。其中,“加”就是丰富音乐元素,提高品牌美誉度;“减”就是增进与用户互动,让用户参与到音乐制作与品牌营销活动中;“乘”就是立足本土,打造国际范,全面提高国际竞争能力;“除”就是精简节目包袱,增强节奏性和律动感,强化用户听觉体验。
“校园行”作为《音乐之声》的年度品牌活动,截至2017年已经成功举办了10年,2016年《音乐之声》“校园行”覆盖了近20所高校,现场参与观众上万人,近百家媒体发表相关报告近万条。节目通过派出人气歌手,形成了“演出+互动”的线下活动模式,进一步扩大了收听市场,提高了线上关注度,其中《音乐之声》APP下载量更是突破了一万人次。可以说,这种线上线下协作运营的模式,有效提高了节目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了其类型化发展。
在全媒体时代,类型化音乐广播要树立跨界发展理念,加强频率资源的整合优化,构建互补共融、共享开放的协作发展机制,打造内容资产化管理平台。加强不同广播电台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彻底打破以往资源一次性利用的局面,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拓展内容生成与创新空间。资源的跨频率整合,是精致化生产的重要前提,而优质节目又是塑造频道品牌形象的核心要素。在品牌创建与传播过程中,精品化生产在内容形式上所呈现的创意能效、本土特色,都是决定节目发展潜力的关键。类型化音乐广播的发展,必须要立足于优质内容生产,在品牌化运营实践中不断创新,在触碰受众“痛点”的同时增强品牌价值认同。
类型化音乐广播在市场化运营过程中,要打破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界限,在内容生产、流程制作、品牌营销等环节,以理性思维为主导,进行细节挖掘与凸显。但在受众“痛点”把握方面,则要以感性思维为主导进行价值挖掘,通过对受众需求的精准把握,为其提供消费之外的情感寄怀,以进一步拓展品牌附加值。
因此,引领时代潮流、传播主流价值是类型化广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音乐之声》作为重要的音乐传播平台,始终致力于塑造风尚引领者和潮流创造者的品牌形象,让受众通过收听节目实现深层的自我认知,并逐步加深对品牌的价值认同,将自我品位与品牌价值进行关联。而一旦形成这种品牌黏性,受众就很容易转变为有自我倾向的“泛粉丝”,当其在面对多个类型化音乐广播时,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音乐之声》。
全媒体时代,最有效的传播形式就是口碑传播和人际传播。因此,类型化音乐广播要加强资源整合,以优质节目触碰用户“痛点”,促使受众在情感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对节目品牌进行自愿传播,进而全面拓展类型化广播的品牌空间。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共同推进,彼此形成了良好的“竞合”关系。在传媒业的未来发展中,信息技术将成为核心驱动要素,届时将为类型化音乐广播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对此,类型化音乐广播要积极探索两种运营模式:一是整合其他媒体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二是搭建互动平台,发挥广播优势作用。简单来讲,类型化音乐广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积极构建多维互动平台,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增强受众的品牌信任与依赖,进而实现品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从“点对面”到“面对面”传播,多维互动格局的形成,根本上讲是受众的自主参与意识的强化。受众不仅可以主动加入内容生产主体的行列,而且能够自主选择平台进行原创内容的传播,同时,还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此外,受众在信息交流中能够与他人构建网状的社会关系,以群体性存在展开更多活动。当然,这种网状关系可能是松散的,不存在现实中的稳定性,或者是虚拟的,并非现实维度真实发生的形态。但毋庸置疑的是,正是这种完全有别于现实社会关系的网状群体,在特定语境中可达成有效的互动交流。
也就是说,类型化音乐广播要主动构建内容开放平台,吸引目标受众的参与和分享,并赋予受众话语自主权和沟通权,鼓励受众亲自参与到节目的具体运营流程中,加强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合作,构建持续平稳、深度互动的受众关系。如节目在2017年年初推出的《中国声音中国年》直播,不仅实现了广播直播和视频直播,还通过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和相关直播平台展开多维传播,打破了以往单一媒介传播的局面。
可以说,《音乐之声》通过构建多位互动开放化内容平台,将分享变为一种常态化传播手段,促使受众主动参与到节目内容生产环节,以受众为切入点维系节目品牌与受众的忠诚关系,全面提升了节目的品牌影响力。
在全媒体时代,媒体内容生产已经成为产品化运作的重要构成,而产品运作流程本身就具有独立的生命体系和天然的商业属性。换句话说,一种内容生产流程的启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产品市场链条的运作,而这也是互联网时代内容产品化发展的根本前提。
而要全面落实内容产品化理念,就必须在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做到“两手抓”,不仅要以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业流程走精致化生产之路,而且要以开放化、个性化的创意拓展创作的自由空间,以全面实现内容生产流程的优化再造。
此外,类型化广播要加强优势资源的整合,以打造优质品牌节目,从广撒网转向重点突破,带动整个频率的效益增收,全面提高内容的附加值。但最为关键的是,要树立大局观,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市场规划,以自身特色优势为契机,激活多元产业链,拓展类型化音乐广播的品牌发展空间。
《音乐之声》内容产品化发展有着坚实的技术保障,即“美国广播资讯化服务公司”(简称“RCS”)软件,它有效实现了内容生产流程的优化,编辑人员只要结合具体广播时段目标受众的情绪特征及收视习惯,编排出一个不同类型音乐的播放顺序就可以了。客观来讲,RCS应用系统增强了节目内容生产的灵活性,能够在编排好的节目中结合受众反馈和其他变量做出及时调整。例如,雷雨天气可及时插播以下雨为主题的音乐,针对最新的音乐颁奖礼获奖结果推出相应的歌曲等。这满足了受众对流行音乐时效性的现实需求,增强了节目的品牌黏性。因此,类型化音乐广播要坚持内容产品化生产原则,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降低节目成本,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在构建现代化广播流程体系的同时,全面激活多元产业链。
类型化音乐广播未来发展必然是以信息技术为根本驱动的,运营理念与模式的创新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节目在十多年的类型化运营探索中,始终坚持开放与创新,不断突破市场化运营的现实困境与思维桎梏,才能取得了如今的显著成绩。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都是信息化变革的浅层尝试,要想实现全面转型的类型化音乐广播必须全面树立互联网运营思维,积极构建“广播+”运营体系,不断拓展类型化音乐广播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 曲靖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