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立
追求变革不失沉着,追求品质不失灵动
文/张 立
去年我的一篇《出版业有大数据吗?》发表后,在业界搅动了一点儿波纹。现在波纹已经渐渐散去,渐渐散去的连同我的计算与分析,连同我的观点,连同我想说而没说出的话。本期《传媒》主题是“大数据背景下的媒体创新”,约我就这个主题写个卷首语。把大数据与媒体创新联系在一起,也许本来就是我那句想说而没说出的话,现在借《传媒》一吐余声,权当卷首语吧。
去年那篇文章,我一直觉得改一下题目可能会更为准确,或更易于理解,即把《出版业有大数据吗?》改为《传统出版业没有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哪儿来大数据?》。这也正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新闻出版业仍然固守原有纸质出版模式,仍然以线下服务为主,仍然是分散的零星的经营,仍然不直接面向每一位消费者——没错,就是“每一位”,即如果我们不依托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做B2C的事,不直接追踪和采集每一位用户行为,甚至不思考如何把内容提供阅读的同时也能提供服务,如此下去,应该说基本上与大数据无关了。
大数据是什么?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大数据给出了界定:“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这里不用说“容量大”“存取速度快”“来源分散”“格式多样”,更不用说“关联分析”“发现新知识”,仅就“数据集合”“新一代服务业态”两组词来看,可以肯定它们都不属于传统新闻出版业的内容生产与服务模式。它告诉我们,传统的新闻出版业要想走进大数据时代,墨守成规没有出路,创新是唯一选择。
关于传统新闻出版业的创新之路,早在2014年8月中央制定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个人理解:这里的“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是“先进技术为支撑”;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调的是坚守与变革的关系,目的是“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并最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主流媒体!对,就是这个词,不正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身份吗?我们的新闻出版业,在人类现代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那个带着火热印迹的年代里,曾汇聚精英,指点江山,弄潮造势,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在整个人类传播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但互联网的袭来,不仅对新闻出版业,对整个人类文明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冲击,而且冲击之猛,影响之大,让人应接不暇,但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现在我们是否可以下这样的判断: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我们传统新闻出版业的经营模式渐渐落伍,我们的影响力渐渐减弱,我们的精英队伍渐渐流失,我们的传播能力与我们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身份开始出现不符。相比较而言,基于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新兴媒体蜂拥而来,它们以资本为纽带,以集约化经营为手段,以面对每一位消费者的个性化推送服务为目标,用高薪吸引了现代青年人中的精英,逐渐建立起一套适应大数据与新技术的新型的内容传播模式。
当然,我们只能说它是一种模式,还不能说它是一种体系,因为这个模式还有缺陷,还不够健全。它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信的有品质的内容,缺乏正规的高效的内容审核机制;低俗的娱乐多于严肃的知识,为利益而迎合消费大于为真知而引导阅读;放纵大于管理,随意大于严谨。这也许正给我们传统新闻出版人一个机会,只要我们求变,我们就可能补上这些缺陷,发挥我们的优势,形成现代传播体系。
最后,我想多说一句:数字化之后来了云计算,云计算之后来了大数据,大数据之后来了区块链;互联网+之后来了共享经济,共享经济之后来了众智平台,众智平台之后来了知识服务……在如今这个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乃至新概念层出不穷,新商机、新诱惑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传统的新闻出版人如何才能做到气定神闲?如何才能做到在追求变革时不失沉着,在追求品质时不失灵动?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能够在坚守与变革中找到平衡点吗?我们究竟应该坚守什么——内容产品的质量?精耕细作的匠心?我们又应该创新什么——服务大众的模式?高品质的内容与新技术的完美结合?这些正是我们每一个新闻出版人都值得认真思考和不断追问的问题。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