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
活动课堂 变式阅读
赵江
过去传统课堂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课堂的“满堂问”,当前很多语文课堂象理科课堂一样围绕一个又一个问题展开,失去了语文的情境体验性,弱化了审美功能,不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创设了语文活动课堂,开发了变式文本,进行了变式阅读的尝试。
美国教育家帕克、杜威和克伯屈提出了“活动课程”的思想。语文活动课在我国新课改初期便崭露头角,但大多都侧重于课堂外的综合性活动实践,很少有人关注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进行专门的语文活动。
笔者开设的语文活动课堂,它不是一般活动课程进行的活动课堂,而是具有语文专业性的语文活动课堂,是教师精心设计出具有体验性的言语活动情境,师生参与其中进行自主性的体验式言语活动,学生从中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高效课堂。它首先具有语文专业性,教师预设学习目标后,依据文本,紧扣语言文字设计专业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进入言语情境,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其次它具有情境性,学生参与到活动情境中,亲身体验出言语表达的好处,掌握篇章结构的规律,让学生思维活起来,文章材料动起来。另外它还具有创新性,课程内容不同,活动设计也不一样,学生始终处于新鲜的活动体验中,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这样的语文活动课堂需要师生开发出不同于原有文本的变式文本,设置出新鲜的阅读情境,然后师生对变式文本和原文本进行比较、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文本变式是相对常式文本的,师生对原文本进行技术性创造,开发出不同于原有文本的变式文本。文本变式阅读是语文活动课堂的核心环节,是专门的语文活动,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载体。它具有问题活动化的特点,确定好学习目标后,把主问题融在变式阅读活动中去,避免了“满堂问”的弊端。它还具有动态体验的特点,学生参与了变式阅读活动,也就预设问题,达成了学习目标,化静态回答问题为动态体验过程,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师生对原文本进行开发,挖掘、研究出变式文本,围绕教学目标对文本进行创新性的变式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增、删、改、换、仿、续、调等,以求得对文本的有效解读,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活动课堂中对比、讨论、展讲、评价等。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变式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语言,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在课堂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体验和体悟,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从实践效果来看,活动课堂,变式阅读,丰富了高中语文课堂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变式阅读让学生体验到了新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动起来,亲身体验语文活动课堂魅力。活动课堂,把问题融入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中师生同体验,同感悟,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常式文本与变式文本对话,已有体验与未有经历对话,增强了课堂的体验性、思维力,教师教学有活力,学生学习有动力,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