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宽邦
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周宽邦
阅读是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但当下,高中阅读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学生阅读水平较低。而文本细读方法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了解文章结构,明确文章主题,有自我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文本细读属于文学批评术语,是研究作品的一种方式,即使用语义学的相关知识,分析文章的语言和结构,以及文章的细节,以此获得对文章真切的感知。因此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这种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
1.教师细读文本,给学生细读以指导
首先,教师要对文章进行细读,深度了解教材,从教材中发现信息,尊重文本,以文本为前提,多次阅读,解读文章使用的语言与整体结构,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本的主题,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其次,教师通过细读,可以给学生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同时,教师细读的体验也会激发出学生细读的兴趣,但不可以直接向学生灌输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细读。
2.学生细读文本是教学的核心
学生是文本细读的主体,只有真正激发出学生细读的兴趣,产生动机,才能通过细读理解文本,有自己的领悟,了解文本的意义,这是文本细读的本质。同时,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课堂教学展开的基础,只有深层次的分析文本语言,才会从细节中发现新内容。
1.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
一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从中得到新的理解与收获,即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多角度解读文本,对文本有全面的分析。高中阅读教学原有的思维方式是既定的,造成学生尚未形成文本思想,或是过度依赖文本,做阅读理解的相关问题时很难顺利完成。
文本细读从不同方面分析文章,是根据文章讲述的内容,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思考,特别是角色人物鲜明,情节清晰明了的部分,可以把自己带入到角色中,感受角色人物的情感波动,体验情节。即阅读文本是从不同角度思考,给学生积极的引导,让其自我思考,敢于自我表达。
比如,教师讲解《鸿门宴》这篇文章时,首先会要求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的表达,把思路从影视作品中剥离出来,加以区分,然后从整篇文章中选择一段内容,引导学生“成为”项羽、刘邦、范增等人物角色,思考如果自己当时正处于这一环境下,会如何处理,并且从项羽的角度,自己是否会让刘邦离开,而从刘邦的角度分析,则是自己是否会赴宴。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文章,有不同的理解,从而深入了解文章,独立思考。
2.从作者的角度解读文章
从作者的角度分析文章,会更加贴近文章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借助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解读文章,搜集相关资料,以现有资料为基础,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要求教师细读文章时,不要参考教参,而是已经对文章内容有深层的理解后,再根据教参提供的内容,查看自己的理解是否与教参相符,从中找到相同点与不同点,查找资料验证自己的想法,确保可以以作者的眼光分析文章,尽量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教师保证自己的理解准确无误后,对学生进行辅导,把自己备课阶段的精华告诉学生,让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保证从客观的角度理解文章,不带有任何的主观意识,特别是不可以在现有文本上重新创作,以免理解过于片面。
比如,教师讲解《纪念刘和珍君》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即北洋军阀统治,融入历史环境,让自己“成为”鲁迅先生,感受到内心的悲愤,以此理解文章讲述的的内涵,提高阅读的效果,使阅读更加有效,与文章建立情感上的沟通。
3.根据教学目标阅读文章
不管是课上阅读,还是课下阅读,都需要围绕一个学习目标,结合学习目标完成阅读,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都可以逐一完成,不会遗漏。课上阅读是由教师引导,和教学目标有紧密的联系,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整体的阅读水平,以及阅读上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阶段突出其中某个目标即可,课上对学生进行约束,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其独立思考,但尽量与所讲的文章内容相贴合,以便完成课后习题。而课下阅读则需要学生自主明确目标,用目标引导自己阅读。
比如,教师讲解《装在套子里的人》时,给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在自己备课的阶段全面落实,课上会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特点,即幽默讽刺的写作风格,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根据这一内容展开的课外阅读是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了解小说具有的现实意义,全面落实教学目标。用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快速发现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立意。
综上所述,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要求教师给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其多角度的解读文本,从作者的角度解读文章,根据教学目标阅读文章,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正确理解文章的立意,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宝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