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朗诵
——诗与乐的欢歌

2017-01-28 05:07
北方音乐 2017年8期
关键词:诗歌文学创作

常 洁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配乐朗诵
——诗与乐的欢歌

常 洁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根据史料的记载,早在汉代时诵诗的风雅行为就已经在官学和私学中流行起来,当时琴瑟和鸣来配合诗歌吟诵的行为被称作弦诵,和现在的配乐朗诵如出一辙。出土的汉代陶像中就有很多击鼓吟唱的形象。在汉代之后的唐代,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配乐诵读。而是对诵读的内容进行节律性的规划,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歌唱的更具有娱乐性,更值得玩味咀嚼的配乐吟诵方式。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吟诵方式对千百年后的现代配乐吟诵也有着启迪和借鉴的作用。在当今时代,由于现代科技的介入,配乐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多样,配乐朗诵这种艺术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吟诵;音乐;古代文学

一、关于吟诵与音乐结合之美

吟诵就是吟咏和朗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吟咏开始复兴。吟咏讲究平长仄短,字正腔圆,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吟咏是学习、欣赏、创作古典诗词的需要,也是开展诗教的需要,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在古代,诗与歌原本就是一体的。诗,以歌的形式唱出来,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甚至于会通过舞蹈的手法渲染氛围。因此,诗歌在创作中要讲究韵律,为了做到句词的押韵,在词句上都要讲求字斟句酌。比如在民族歌剧《王昭君》中的第二场中,有王昭君与汉元帝之间的合唱,那种生死离别之情从唱腔中就可以深刻体悟到。而这里的剧诗则更是令人感同身受,“从此琵琶塞上,空劳离人怀想,只剩血泪斑斑,结成红豆模样。”句式之整、押韵,语言简洁而表达深切,那种“生死离别恨,红豆相思苦”的内心情感从剧诗中就已经发挥了出来。

二、音乐文学形象

(一)音乐创作源于文学作品

虽然文学与音乐在感知上存有差别,但是两者在节律、风韵、情境这三方面都相互贯通,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作曲家创作时常常从文学题材中寻找更好的创作元素, 触发自己的灵感,使创作内容得以完美呈现。

在中国,有很多作曲家的创作大部分都是从文学中而获得灵感的。比如,《英雄的诗篇》是由陈培勋创作的一首交响乐,他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毛泽东的《六盘山》、《黄鹤楼》、《娄山关》。再比如《秋湖月夜》,这首笛子独奏曲是俞逊发和彭正元的作品,它的创作灵感完全借鉴于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的《念奴譬·过洞庭》。音乐家创作的同时不断汲取中国的文化民族精髓,不仅能够揭示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使其作品更有一番民族韵味。欧洲音乐史上,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写的《普罗米修斯》,就是选材于希腊的神话故事。凡此种种,都充分证明了音乐创作深深得依附于文学元素。

(二)文学中的音乐表露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有直接描写、侧面衬托、通过动作间接描写。音乐表达方式正是一种侧面衬托的情感表现方式。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的描写,作者往往会赋予更多的内容,以更多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使刻画出的人物更加形象。而音乐则是能勾起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它不限于作者对音乐的字面描述,而是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情感、经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将之与作品中有关音乐的描写不自觉的联系起来,这样人物的外貌、性情、内心就可以通过音乐完美的展现出来。

(三)音乐文学的结合

从艺术出现和其进展来看,文学和音乐犹如同胞姊妹一样,共同生存。文学与音乐艺术,绝对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充分说明早在人类幼年时代,这两门艺术就一起诞生了。在西周创建初期的时候,“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歌是诗便于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和五声谐和。几种音色能够完全谐调,而且并没有颠三倒四,失去顺序,让神和人听后都会感到很谐睦。”这种观念被后人总结为中国诗歌的一种传统,给中国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带来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这都充分证明礼乐的教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祭奠的庙里器乐大师演奏先帝的乐,君臣们都一起倾听,都是跟着器乐声音并且毕恭毕敬的;在乡野里演奏器乐,老少一块儿欣赏,都感觉到很和美;自己家里演奏其乐,大家都一块儿欣赏,都感觉亲切而和睦。”不论各国、各民族的最早音乐和最早诗歌都是孪生兄弟,相生相伴,不论你我。在文学史中,诗歌的创作无疑是最早的,它的创作历史也可称为我国乐史。《诗经》既与文学相拥又与音乐相伴,其中既包括有韵、舞曲等。在后来的汉朝,汉乐府的出现使之与音乐的联系更为紧密,只不过是在传唱的时候把歌曲的主旋律遗失,仅剩词还很完好。发展到后来的词、曲,就更是配乐歌唱诗词,均由稳固的乐谱所填歌词。放眼我国文学史,无论是早期的《诗经》还是后继的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看似不同的形式中其实都包蕴着浓郁的音乐感情色彩。可以这么说,音乐艺术,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种,为中国诗歌发展做出了的巨大的贡献。

三、结语

在进行文学艺术形象的创作时必须发挥主观能动的创造性,不仅要描述、刻画与形象有关的自然联系,更要体现与之有关的社会联系,将两者有机统一于音乐形象这一载体之上,在自然联系和社会联系的贯通中,建立起形象独特性与情感反应的对应性。

[1]戈晓毅.歌剧王昭君剧作者认定及剧本文学诗性[J].中国音乐(季刊),2011(04).

[2]居其宏.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02).

[3]邹言九.历史剧改编的文学开掘――谈张平的新编歌剧《昭君》[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01).

G624

A

猜你喜欢
诗歌文学创作
诗歌不除外
我们需要文学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一墙之隔》创作谈
诗歌岛·八面来风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