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师范类高校钢琴课堂教学改革

2017-01-28 05:07:01翟玥坤
北方音乐 2017年8期
关键词:师范类钢琴教学模式

翟玥坤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刍议师范类高校钢琴课堂教学改革

翟玥坤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其中,师范类学校的钢琴教育是师范类学校的教育重点,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更能强化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然而,现阶段我国师范类高校钢琴课堂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待完善。因此,本文对师范类高校钢琴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完善路径,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师范类高校钢琴课堂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发展。

师范学校;钢琴课堂;改革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提出,我国高校教育逐渐摆脱了传统“填鸭式”的单一教育,进而逐渐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养过渡,以求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师范类高校的艺术专业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与教育改革的目标向对接,进而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模式中得以全面发展。钢琴课堂作为师范类高校的一个特殊领域,其教学模式的革新不仅有利于推进师范高校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亦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师范类高校钢琴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

虽然现阶段我国师范类高校钢琴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完善与发展,但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完善,其现存的教学发展现状对学生日后的就业亦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具体为以下两方面:

(一)应试教育模式与就业形势的矛盾加剧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校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该种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技能与分数,并不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便容易使学生日后的发展受到阻碍。虽然教育改革的推进已经逐渐完善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教学改革的实施是循序渐进的,其改革所带来的成效更不能一蹴而就。这就使得我国师范类高校钢琴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出现了知识技能不够全面的窘境。当前我国师范类高校钢琴课堂教学依然重视学生的专业演奏技能,学生在钢琴课上为了能够完成考试任务便仅学几首曲目,等到学生毕业时,其对可用的专业钢琴技能寥寥无几[1]。很多教师忽视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没有充分领会到教育改革的真正目的与意义。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专业素养与个人素养难以得到良好发展,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社会的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过于注重应试而忽视专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师范类高校学生的钢琴知识结构失衡

在教学改革新标准提出的背景下,我国师范类高校钢琴教学模式亦在不断发展,现阶段的钢琴课堂主要采取“因材施教、一专多能”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进行针对性的施教,让学生能够在个人能力水平基础上得以进一步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根据每个学生的长处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能够让学生在钢琴课中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不断加强和提高。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培养中,除了着重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更增加了许多合唱、即兴伴奏和指挥等课程,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进而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的钢琴知识结构失衡,虽然在专业化的钢琴教育下,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断得到提高,但其总体的基础知识水平的不足却十分明显,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其教学质量[2]。

二、革新师范类高校钢琴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路径

(一)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精神

师范类高校的学生都是经受过高考洗礼的人才,这部分人在学业成长的道路上都有过拼搏的经验。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提高钢琴课程学习的质量,提高学习的信心。就要在钢琴课堂教学中树立学生积极的学习精神,教师要带领学生们脚踏实地地进行学习,以“空杯心态”去学习钢琴知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严格把控,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学习精神时,学生一般会呈现出两种学习心态。第一种是不想承认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通过欺骗的形式告诉教师自己知识基础知识牢固,专业水平还是具备的。第二种是敢于承认自身的专业水平不完善,然而却不思上进,以自暴自弃的形式来应付课堂教学。对以上两种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师要耐心开导,并给予学生们最大的鼓励,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开导中逐渐树立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进而建立起积极的学习精神[3]。

(二)打破“应试教育”思维,积极与就业要求相接轨

即使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逐渐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上升至教育的重点高度,但高校教育依然要与社会需求相对接,让高校的教育情况能够满足社会得需要。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专业技术的实践意义得以实现。为此,师范类高校在钢琴课堂教学中,要明确社会相应单位与企业对师范类学生的要求是什么,进而针对性地学习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众所周知,我国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实践性教育较少,往往步入社会的工作岗位中才能明确发现自身的不足,无奈之下,只能通过实习的方式进行弥补,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此,在师范类高校钢琴课中,就要打破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并结合相配套的学科知识来丰富其知识体系。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让自身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更能够满足社招单位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竞争择业的主动权[4]。

(三)钢琴课堂的“僵化”模式向“灵活”模式转变

传统的钢琴课堂教学受师资队伍的发展限制,一直以大班课的形式进行教学,钢琴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向教师提问的机会较少,进而影响了学生钢琴学习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后,要充分打破传统钢琴课堂的那种僵化模式,让钢琴课堂教学逐渐向“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转变,尽可能提高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在充分的机遇中掌握钢琴演奏的技能,进而有利于不同个体的特色教学。在集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将各自的疑问进行整合,在课堂中单独留出来一部分时间进行课堂答疑,以小组为单位让教师为学生们进行针对性的解答,这样一方面能够解决学生的知识点疑惑,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在思维碰撞的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模式要做到“因时而变,乘势而上”

传统钢琴课堂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为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做到“因时而变,乘势而上”,例如,教师可以强化学生即兴伴奏能力,在钢琴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多人合作、合奏与伴奏。通过团队协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在多人合作的过程中,可以由一名学生进行声乐演唱,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和知识储备为其伴奏,在整体结束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在整堂音乐课中,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地位被打破,逐渐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中的主体,教师更多的充当引导的作用,让学生享受更多的参与性,进而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专业素养的提升,让每个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得以全面发展[5]。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教师在钢琴课堂中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对每个学生的性格与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挖掘,进而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做出合理的教学规划,让学生能够在科学的学习设计中得以完善和发展。此外,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教学,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懂得信息互通和师资共享。结合多媒体教室直观地为学生呈现钢琴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扩宽学生学习钢琴知识的途径。让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背景下,眼界不断得到开拓,使钢琴专业技术知识与理论基础知识进行良好的对接。进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速度,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在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背景下,我国师范类高校钢琴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受传统教学环境的影响,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师范类高校钢琴课堂教学改革,通过针对性的、全面性的、灵活性的和适时多变性的革新方式完善师范高校的钢琴教育,让学生能够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下,把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进而促进大学钢琴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张俊萍,吴喜.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探微——以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15,02(11):228-229.

[2]孙艺辉.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歌曲即兴伴奏教学改革刍议[J].歌海,2014,01(05):105-107.

[3]孙梦岚.浅议师范类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06(05):39-40.

[4]孙梦岚.浅议师范类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02):46-47.

[5]于艳.刍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3,09(10):251.

G642

A

翟玥坤(1978—),女,河南郑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钢琴教育。

猜你喜欢
师范类钢琴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纸钢琴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02
钢琴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