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与周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从斯托克豪森的“封神”之路看上世纪50年代德国电子音乐流派的创作观念衍变
彭与周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本文以斯托克豪森在上世纪50年代间的4部电子音乐作品为例,梳理斯式这段时间内在创作观念上的逐次进化过程,以反映斯式的创作尝试对德国电子音乐流派乃至电子音乐后期发展的重大贡献。
斯托克豪森;电子音乐;创作观念
斯托克豪森,作为德国电子音乐流派的领军人物,在电子音乐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得到众多后辈的狂热追捧。匈牙利作曲家里盖蒂(György Ligeti)曾在一次专访中直白地表达了他个人对于斯托克豪森的感激与崇拜,并将其尊称为“神”。回顾历史,斯托克豪森初次尝试电子音乐的写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客观说来,他并不是第一个,即使在当时也并非是为数不多从事电子音乐写作的作曲家。在那个电子音乐高速发展并崛起的群雄争霸年代,斯托克豪森为何能够脱颖而出,完成了从“人”到“神”的蜕变?本文以斯托克豪森在上世纪50年代间的4部电子音乐作品为例,梳理斯式这段时间内在创作观念上的逐次进化过程,以反映斯式的创作尝试对德国电子音乐流派乃至电子音乐后期发展的重大贡献。
作为对1913年前后出现的意大利“未来主义”(Futurism)及其艺术理想的“实践·恢复性尝试”,法国工程师、电子和无线电技术专家、作曲家皮埃尔·舍费尔(Pierre Schaeffer,1910-95)于1948年将人类带进了具体音乐写作时代。这一尽量避免传统美学标准下的声音且大多来自日常生活并在实验室里处理完成的音乐一经出现,即引来了一大批作曲家的追捧——斯托克豪森也在其中。在与具体音乐不到2年的“蜜月期”内,斯式逐渐感受到这种音乐过于强调所谓的“客观性”而刻意回避音乐本身应该具有的“艺术性”,所以很快便弃之而去开启了他的个人探索。
《电子音乐练习曲第一号》(Studie I,1952),作为斯托克豪森与具体音乐分道扬镳后的第一部电子音乐作品,充分展示了斯式在电子音乐创作中,对于传统音乐写作手法的针对性借鉴和调整,以实现其音乐中对于“艺术性”的追求和表达,并完成了从作曲家的角度对于写作过程的人为控制过程。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材料的组织上,作品使用一系列人制造正弦音,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构成一个短小的音响块,形成主题;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变化发展,构成全曲。
第二、在材料的处理上,通过电子手段将“原形”材料予以即分裂、变形后予以有目的地重组构成音响效果与“主题材料”不同的新音响块。
第三、在写作意图的明确表达上,使用有限的材料发展全曲,让听众有能力分辨出作品各部分音响间“似是而非”的逻辑联系。
第四、作品在开头、结尾处分别使用了10秒、30秒的停顿时间,给听众预留了足够的期待、回味的空间。
这部作品标志着,一个为与法国具体音乐流派并行发展的,在美学观念、创作素材以及制作手段上存在明显对立的德国电子音乐流派的诞生。
仅仅时隔一年,斯式就完成了他的《电子音乐练习曲第二号》(Studie II,1953)。风格上,作曲家延续了本人利用有限的电子音响材料进行创作的观念,与《练习曲I》不同的是,作品的整体结构大幅度的缩减,却伴随着在核心材料数量的明显增加,这体现了斯式音乐创作技术的能力提升——在更短的时间内集中展现更富有戏剧性、交响性的完整乐思逻辑。当然,作品结构的精简,也极有可能是作曲家受到韦伯恩等人的作曲观念的影响。
斯托克豪森在电子音乐史上的脱颖而出,需要从他的《青年之歌》(Cesang der Junglinge,1955-1956)问世说起。这是一首“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标志着出现了两种声音并存的电子音乐”,“具有无可争辩审美价值的作品”。作品的唱词内容选自《圣经·旧约·但以理书》第三章第23和24节之间的那些插入部分——其中讲述了三位少年拒绝服从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的命令而被投入火中烧死的故事——斯托克豪森据此用德文编成《三位少年的颂歌》,再将《颂歌》歌词分解成新的单词、词缀或单个元素,使其内容完全变异而晦涩难懂。作品声源来自一位12岁男童高音的且说且唱,但他的声音在录制之时就被修改;在合成过程中,人声音源(或片段)或被移位到新的高度,或以追逐的方式出现。它们与“无泛音的正弦波音响”相混合、特别是由此产生的回声效果,在当时的同类作品中显得成功而新颖。
至此,法国与德国两大电子音乐流派之间,在创作观念上对立数年的局面终被打破,来自于真实世界的人声与来自于抽象世界的音响第一次被纳入同一部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这部作品的问世,斯式初次提出了以人声为核心素材进行电子化处理的理论体系——新人声主义的概念,同时,也围绕作品使用的4声道平台开启了他围绕空间要素开启的一轮电子音乐写作的新探索。
经历了《青年之歌》问世之后的名声大噪,斯托克豪森“摇身一变”,成为电子音乐领域的旗帜性人物,混搭使用真实声音与合成音响,并利用4声道的立体声学空间进行创作的方式得到了一大批作曲家的认同和效仿。但他并未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很快,一首名为《孔塔克特》(Kontakte,1959-1960)的作品面世了。作品使用了两类素材,抽象的合成音响以及乐器组演奏的真实声音,并运动当时非常流行的两种现代作曲技法——整体序列主义以及点描法分别对这两类素材予以组织,完成了他第一部大型电子音乐作品。
随着这部作品的完成,斯托克豪森提出由:统一的时间结构、声音的分裂、多层空间、乐音与噪音的平衡等电子音乐创作理论体系之“四个标准”,并在上述创作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更符合电子音乐创作特点的、符合时代需求的美学观念。
伟大的作曲家不仅拥有娴熟精湛的作曲技艺,更倚重于音乐作品中蕴含着启发后人的思想哲理,音乐作品的传承实为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们思想、观念不断传承进步的真实轨迹。在斯托克豪森所处的写作年代,客观的环境已“不太允许”作曲家们仅仅倚赖优美动人的旋律立足于世,这使得音乐作品中蕴藏的那些思想、观念和哲理显得尤为重要。斯式正是这样一位不断通过探索性地作曲尝试,不断解放思想、完善观念,创造哲理的作曲家。
结合大多数作曲家的史学综述,很多大师会在某个特定的写作时期“停留”很长时间,而斯托克豪森在短短不到10年间创作的4部作品,却各自着明确的不同立意与目标和极其明显的突破与进步。斯托克豪森就是这样一位高效、睿智的作曲家,一位深刻的理论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技术、观念、哲理不但让德国电子音乐流派能够成功立足于那个百花齐放的纷争年代,更奠定了电子音乐写作未来数十年的发展方向。
[1] 黄枕宇.从两部作品的比较看西方电子音乐早期发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03.
[2] 翟静.斯托克豪森的音乐观念及其创新追求.
[3] 潘祖君.论斯托克豪森作品《天狼星》的声音材料组织结构——析斯托克豪森电子音乐《天狼星》.
[4] 朱诗家,张小夫.融合与拼贴——斯托克豪森的作品《颂歌》所体现的电子音乐理念.2006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论文集.
[5] 玛丽·克莱尔·缪萨.20世纪音乐.文化艺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