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芬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全面实施 ,亟需建立适应国际人才发展趋势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主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建设师资队伍,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实现人的价值追求。
KAB(英文全称:Know About Business),意思是“了解企业”,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教育项目。
该项目通过教授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对创业树立全面认识,普及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青年人才。KAB创业教育模式具有模块化、参与式、导师制、项目化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是体验,让学员通过体验后的讨论、总结、分享、引导,掌握理论知识。 该培训模式旨在通过导师的引导,让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和价值,明白学习的目的和具体应用,掌握适应社会转型所需的职业技能。
KAB教育的课程实行模块化设置,每个教学模块都有特定的主题,课程结构设计灵活性强,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和授课学时,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模块,实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有效避免“照本宣科”和“教条式”教学。其课程设计从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系统安排,达到彼此融合。
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KAB教育将学生引入营造的职场环境,运用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情景扮演、企业家沙龙、商业模拟、走访企业、创业计划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实现学生角色的转换,成为教学的主体;将自己当作其中一员,并融入团队当中,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具备什么技能、需要哪些人力与环境支持[1]。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与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了解职场环境和商业的基本运作过程,掌握职场基本知识及技能。创新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能,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和“填鸭式教育,让学员身临其境,不仅提高了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在KAB教育模式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极大地释放,老师重点引导学生领悟学什么和如何学。当学习方向和学习行为出现“偏差”时,导师进行有效引导和纠偏,使学生将知识技能学习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师者的内涵和作用,实现教育的最大社会效果,解决理论与实践背离的教育盲点。
KAB教学模式是以行为训练过程作为教学主要方式,以行为状况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在教学中围绕“创业计划书”的设计、展示为教学目标,以计划书撰写为主线,通过专业量表自我评估、实地走访企业了解职业环境、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创业计划竞赛提高计划书撰写与实战路演的能力等行为训练的手段,最终以学生的现场团队项目展示评定成绩,并通过闭学式和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检讨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改进教学安排。在KAB教学中引入创新的评价体系,实现教学链条的科学衔接,改变传统的唯分数论,确实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职业能手。
按教学主题设置课程模块,教学中始终贯穿项目教学,以完成项目为目标,通过“实践体验、发现问题、分析研讨、方法验证、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总结提升”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发展为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完成一个实际的课题为核心内容,让学员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加入项目研究、完成实验实践为重点,以实践式教学方式为手段,将项目研究和参与式教学相结合、将项目研究成果实现转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共享项目成果,实现学生的价值追求。
学生以职场新人的身份融入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通过角色的真实参与,切身感受职场氛围;通过完成教学模块的项目,实现成果转化与分享,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课程设计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专业优势,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以项目教学为导向,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形成教、学、研、产、习为一体的科学课程体系。
以生物技术专业为例,针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与撰写实验报告能力不足的现状,开设“创新实践系列实验”课程。首先,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科研院所、企业,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际观摩学习各种设备的使用情况与方法,了解掌握仪器设备的构造、功能、用途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掌握基本的实验流程。再次,导师指定研究课题,学生完成实验小组团队组建及实验设计。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采样、检测等实验步骤,撰写实验报告。期间,邀请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企业技术负责人等开设讲座,介绍新技术、传授新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最终,完成实验与报告,并通过实验项目展示与现场答辩的形式进行汇报,或者以实验技能竞赛形式进行展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文字功底和表达、协调能力[2]。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通过参与、互动、体验等方式掌握课本理论知识,并内化为总结与反思。
传统的教学成果评价体系是以闭卷考试分数主要评价标准,闭卷考试的弊端在于容易使学生沦为背书的工具,不适用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唯分数论导致老师和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的能力而忽略实践技能的培养,失去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以项目成果为主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在完成评价的过程中,实现了职业的探索与体验,学到职业技能,学会了思考、总结与分享,在团队配合、文字组织、语言表达、动手实操、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普遍提高。教师对学生学分的考核以职业教育设定学生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目标为主,理论基础为辅,将学生的学习重点引导到动手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提升的轨道上来,既防止学生“混日子”,又实现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体系的蜕变,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意义。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是普遍现象。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对学习缺乏兴趣,加上缺少持久的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学习热情不高,正面向上的学习态度不足,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因此,课堂的纪律有时会因内容的枯燥而显得涣散,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达不到既定的效果。
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首先,配备移动教室,课桌椅可以多样化的摆放形式,既可以小组围桌讨论式,也可以U开型摆放,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面对面交流,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大大减少“低头族”的概率。其次,课程设计学生需要全程参与。无论是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团队展示或户外的素质拓展、参与考察,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成为信息的探索者、研究者、吸收者,大大提高了课堂的生动性与参与感。学生玩手机、睡觉、发呆的机会与现象基本不会存在。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观察、活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式轻松愉快,易于接受,学习效果好。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得到提高。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最终是为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市场用人标准为导向。传统教学照本宣科,学生难以学到真本事。项目化教学不再为了讲授而教学,而是把理论知识化为真实的项目,在做中学、学中做。
项目化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目标明确化。明确教授的知识点和学生应掌握的职业技能,以项目为主线,依次分解步骤、开展各种项目实施活动,最后以项目实施结果进行呈现。目标明确,形成闭环。二是团队合作化。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不再是单向学习,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交融的交流学习。对促进教学相长、团队精神培养具有很大的意义[3]。三是项目市场化。以市场需求设置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也是考察市场、调研分析的过程,也是遵循市场规律运作实施的过程,是理论知识也实践锻炼有机结合的过程,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十分有效。
高校的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也是文化育人的土壤。高职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导致内心的挫败感与自卑感强烈。应试教育体系中,给予学生展示与表达的机会不多,尤其是学习排名靠后的学生,基本没有上台展现自己的机会。
以项目成果的呈现,需要学生完成项目实施、资料收集、PPT制作、演讲与答辩,以团队配合的形式展现。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在团队的协作中形成互补,使学生取长补短,发挥特长,增强实操,更加自信。通过不断的演练与指导、考核与点评,职场竞争力与适应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班级人数应以30人为宜,便于教师的控场; 分组一般以五个小组为宜,每组人数不多于六人,这样能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与充分交流。但目前,班级编制人数一般40人以上,有的甚至更多,大班授课不利于分组、分享与互动。
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既有集中参观、统一指导又有分组完成项目,分班进行团队展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有效保证参与度。
由于课程根据市场导向设置,要求教师熟悉行业动态,有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具备技能实操能力,才能紧密结合行业标准设置项目。同时对教师的课堂的把控、过程的指导提出更高的要求。
鼓励教师分批次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获取市场前沿资讯,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增强创新思维,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延伸。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流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和消化KAB创业教育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
[1] 郭志平,丁艳峰.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6(6):50-51.
[2] 周翼翔,王学渊.大学创业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9):70-73.
[3] 王坤.关于实施项目制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若干思考[J].科技创业,2016(14):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