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娥
高职“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探析
——兼论教师教学创新
王爱娥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已愈来愈受到重视。实施信息化课堂教学是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是教师教学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子任务“忆经典导天坛——天坛祭天建筑文化解读”为例,从设计依据、学情分析、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环境支撑系统分析和课堂教学实施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教师进行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施步骤与策略。旨在为信息化课堂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为教师教学创新提供借鉴。
高职;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信息化设计
教师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为目标,不断形成与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活动。[1]而信息化课堂教学主要是利用信息化这种教学手段作为载体,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
除了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外,信息化课堂教学重点是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与教学效果。不管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抑或是从教育部每年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来看,信息化课堂教学都将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会成为高职教师教学创新的重要形式。
基于现代教育及信息化教育技术理论,根据“导游基础知识”的课程标准,在分析学生学情后,采用视频、Flash动画、课堂教学软件、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设置了“忆经典”和“导天坛”两个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掌握天坛的主要景点及其文化内涵,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讲解当中,提升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进而增强其导游意识、升华其民族自豪感。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一学生,他们学习热情高、思维活跃、热衷于用电脑、手机等设备学习交流,有一定的互联网知识,期待信息化课堂,尤其对视频、Flash动画、课堂教学软件等喜闻乐见。但他们在学习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知识欠缺,旅游经历欠丰富,对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导游讲解工作缺乏实际的、深刻的感知,更不知如何将所学导游知识转化为讲解。而天坛远在北京,受诸多条件限制,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天坛实地游览观光存在较大困难。因此,针对以上学情分析,运用信息化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讲解天坛,能满足学情的需要。
(一)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的主题“忆经典导天坛——天坛祭天建筑文化解读”是“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任务八坛庙建筑”的子任务,教学内容主要设计了“忆经典”和“导天坛”两个部分。其中,“忆经典”主要从“面的层面”由师生共忆天坛建造的历史背景、全貌及其蕴含的建筑文化,“导天坛”主要是从“点的层面”由学生导览天坛的三个重要景点。
(二)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内容的组织,以期达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准确描述主要景点及其文化内涵。
2.技能目标。能将掌握的知识融入模拟导游讲解中,提升导游讲解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天坛知识的掌握和对其模拟讲解,让学生充分领略天坛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导游意识,升华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化课堂教学离不开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支撑。
(一)硬件环境支撑
主要有WEB教室、校园网、因特网、PGP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课堂教学管理工具。
(二)软件环境支撑
主要有课件、专题学习网站、多媒体资源、素材库、题库、网络课程等。
(一)数字考勤
学生用手机登录教学平台,输入自动生成的四位数字,快速完成课堂考勤。这种方法不仅能避免学生虚假考勤,还可用GPS帮助教师定位不在课上签到的学生。
(二)Flash动画导入
Flash动画的内容大致为:“先出现傅园慧的一组图片,问学生是否认识,然后引出她是个旅游爱好者,比赛一结束后,她就在盘算着国庆节该怎么过?心想:去旅游吧!去哪里旅游呢?世界遗产地应该不错!北京怎么样?对,就去天坛,哈哈,等会就出发吧!然后乘机出发了,抵达天坛后,傅园慧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都说天坛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我们就请导游来解读一下吧!”动画结束后,教师引出教学主题:“忆经典导天坛——天坛祭天建筑文化解读。”
(三)忆经典:师生同忆(面)
1.天坛建造的历史背景。先给学生播放一个有关天坛建造历史背景的视频,然后,请学生回答天坛建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天坛全貌。
(1)课前,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发布“自主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通过“天坛导游APP”和所列出的网址事先了解天坛全貌,并完成教学平台上的课前作业。
(2)课中,教师先在PGP电子双板上显示一篇填空版导游词,请学生上台用电子笔完成填空。然后,PGP电子双板上同时显示填空版导游词和天坛3D立体全貌图,教师带领学生边读导游词,边对天坛全貌及其主要景点进行解析。
(3)最后,教师打开天坛3D虚拟游览平台,带领学生3D游览天坛。
3.天坛建筑文化内涵解读。学生在3D游览天坛时,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了初步体会。在此基础上,教师从选址、面积、平面布局和设计理念四个方面,进一步解读天坛建筑文化内涵。
(1)天坛的选址。教师从儒家“以南为阳,东为阳”、《吕氏春秋·有始》谓天有九野和五行八卦三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2)天坛的面积。教师先将天坛面积与故宫进行形象对比,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用这么宏大的用地规模来建天坛呢?学生回答,教师辅以讲解:在巨大的面积上,只建非常少的建筑,且建筑造型又很简单,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天的巨大和人的渺小,让人心存敬畏。而且,绝大部分面积都笼罩在4000多株苍松翠柏之下,营造出了特别肃穆的环境氛围。
(3)天坛的平面布局。首先,教师抛出问题:皇家建筑向来讲究中轴对称的布局,但天坛却是中轴线往东,这又是为什么呢?然后,结合天坛3D立体全貌图进行讲解。
(4)天坛的设计理念。不管是从总体布局还是从单体建筑来看,天坛的建造都体现了天圆地方的理念。教师打开天坛3D虚拟导览,结合天坛全貌图来分析天坛的设计理念。从总体布局来看,北墙的两个角都做成圆弧形的圆角,南墙的两个角都做成方角,这种北圆南方的几何形式突出反映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象征祭祀天和地。从单体建筑来看,以祈年殿为例,它的基座是圆形须弥座,平面造型是圆形,还有三层圆形重檐,而四周围墙却是方形,这种内圆外方的几何形式也突出反映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此外,还有圜丘坛、皇穹宇等建筑也是按照这种理念来设计的,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一一列出,作为课后作业。
(四)导天坛:学生导览(点)
在这个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具体任务是:模拟导游讲解祈年殿、圜丘坛和丹陛桥三个景点。要求分组,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利用教师事先发布在教学平台的各景点相关素材,撰写介绍提纲,并派代表上台看图进行模拟导游讲解。准备时间5分钟,讲解时间不超过5分钟。讲解结束后,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
(五)教学评价
安排三个小测试对本次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将所列出的景点图片与其对应的名称连线。
2.将所列出的景点序号,填在景点布局图上正确的位置。
3.课堂测试。教师事先在教学平台上发布课堂测试题1,学生用手机登录教学平台,完成测试并提交,教学平台即时显示所有学生的提交情况,进行得分统计和得分率计算。此外,还可根据学生的课前作业、考勤、测试题1、课堂表现的成绩,自动统计学生该次课堂的最后综合成绩,从而最大程度地量化教学评价。
(六)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次课的授课内容。
(七)课后拓展
为了督促学生运用本次课所学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布置了两个课后拓展任务。
1.分析圜丘坛、皇穹宇是如何体现“天圆地方”设计理念的?并将答案上传至教学平台。
2.从教学平台上打开故宫3D虚拟旅游体验素材进行自学,为下次课故宫的教学做铺垫。
此次信息化课堂教学是高职教师教学创新的一次实践,具有一定的示范性。(1)使用了较为先进的数字签到,提高了考勤效率;(2)使用FLASH、3D虚拟游览、教学平台等方式授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3)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量化了教学评价;(4)信息化平台共享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时空,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通过课程教学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是完成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3]因此,要通过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水平,助推高职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1]游旭群,王振宏.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及其发展[J].当代教师教育,2013,6(2):1-5.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祝晔.《旅游文化》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反思——以“探访帝陵”单元为例[J].文教资料,2015(6):153-155.
[责任编辑 盛艳]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团队氛围对高职教师创新能力影响的心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JK016B2Y038);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团队氛围对高职教师创新能力影响的心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C1513)
王爱娥,女,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职业教育。
G712
A
1674-7747(2017)03-0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