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宁
百年曲学,得此编可见梗概
王不宁
如果从1913年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问世算起,中国的戏曲学至今已经走过了约百年的历史,其间,伴随着民族命运的盛衰,戏曲研究也几度浮沉。今天,在戏曲研究已届百年之时,回眸、反思戏曲研究的得失,总括百年戏曲研究的经验教训,不仅可以为当今和未来的戏曲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而且还可以与时下文化复兴、戏曲复兴的背景相呼应。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黎明、刘祯二位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戏曲学研究论丛》应运而生,有意担承起了百年戏曲研究学术总结的大任。该丛书以丰盈的内容、较先进的学术理念和学术思想、精慎的结构,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百年以来中国戏曲研究的整体面貌。于此,我们不仅可以概览中国戏曲研究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而且可以了解中国戏曲研究过程中,相关学术理念和学术思想的进阶和发展,引发我们对于戏曲研究学理层面的思考。约言之,该丛书的贡献见于以下几端:
近百年的中国戏曲研究史,其实也是戏曲研究观念的发展、演变和进化史,同时也是中国学人对于戏曲认识的逐步逼近和本体还原历史,是中国学界对于戏曲艺术的认知发展史。戏曲艺术的立体性和综合性其实也赋予戏曲研究的复杂性和复合性,从而也使得戏曲研究向着本体的立体艺术的回归过程显得更为曲折、更为漫长。
从王国维开始,戏曲认知从文学到立体艺术的回归经历了较长的过程。由于特殊的学术语境,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其实是滥觞于“文学”的。尽管开山之作《宋元戏曲考》的作者也曾耗时费力,考察古代戏剧的角色、参与演出的优伶等非文学因素;但就主体而言,《宋元戏曲考》受西方文学史观念的影响仍然显而易见。其实,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国维文学视角的影响在中国戏曲研究界仍十分浓重。比如通行本《中国戏曲史》,其被诟病的主要原因也正在于对于文章和文学的不甚恰当的偏仄和重视。
任何一个学科的发轫,势必是从资料最为易得的方面入手的。王国维的戏曲文学研究后来也被构建成为戏曲研究的学科分支,成为支撑戏曲立体艺术的重要支柱。之后的吴梅则在王国维的基础上,开启了中国戏曲研究的另外一扇窗户。他以“词乐关系”为主要考察视域介入戏曲研究,并通过打通诗词曲的壁垒,将古典戏曲放置在“音乐文学”的链条之上。从此,王国维单薄的那条线就有了“曲学”的伴随。
然而,正如上文所言,即使在上个世界八九十年代,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仍然有着显见的文学倾向。一大批出自中文学科背景的戏曲学者,以不约而同的研究视域和比较丰厚的研究成果,极大开拓了戏曲文学研究的空间,形成了一批厚重扎实的研究成果。同时,以中国戏曲研究院诸多学者为代表的“前海”学者,则多从立体艺术角度,通过论辩和实体研究等不同形式,将戏曲本体的认识拉回到“立体艺术”层面上来。
至此,通过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戏曲作为立体艺术的特性已经成为学人共识。而以上过程,在此丛书中可以看到较明晰的学术线索。
得益于特定的时代氛围的赐予,尤其是受西学东渐之风的厚贶,民国时期堪称中国学术的一个黄金时期,戏曲研究也硕果累累。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人们对于这段研究缺乏必要的认知,从而导致很多尴尬。因此,挖掘和展示民国戏曲研究的成果,尤其是以文章形式出现的论述,实际上一直都是当代戏曲研究接着走下去的一个前提。
可喜的是,我们在该丛书中已经看到了这方面的实绩。以“戏曲音乐研究卷”为例,本册的概述部分,编辑者首先用了较大篇幅,梳理了民国时期戏曲音乐研究的基本轨迹,并围绕具体的刊物,揭示出当时戏曲音乐研究的盛况:“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迎来了艺术的繁荣时期,陈德霖、王瑶卿、汪桂芬、谭鑫培等一批名伶的走红,形成了嗓音不同、风格迥异的京剧流派雏形。与此同时,各类期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单戏剧领域的就有《戏剧月刊》《戏剧丛刊》《国剧画报》《剧学月刊》《戏剧周报》等多达十余类之多。因此,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有关戏曲音乐的文论无论在数量还是在关注的范围上,都比20世纪之前形成了质的飞跃。”(“概论”页001)其次,专文部分收录了挹英室主人的《论京剧唱法取径之不同》、小田之《青衣唱法概论》、吕弓之《谭腔之概论》等八篇专文,由此可以管窥当时戏曲音乐研究之一斑。研究文章索引部分,则收录了自《谈旧剧中的音乐》至《二簧考源》共计128篇专论。通过作者、刊物、论题几个方面的揭示,一批并不为当今戏曲学人熟知的民国学者也再次回到大众视野之中。而他们所论述的某些话题,如“务头”“尖团”等话题,也曾被当代学者充分重视甚或重新讨论,足见其重要。借助不同角度的学术展示,民国时期相关的研究成果虽不能说尽收眼底,也大约可以得其仿佛了。丛书也通过不同分册的类似处理,基本完整地勾勒出了民国戏曲研究的基本面貌,一代学人研究成果的“再发现”无疑为当今学人的“接着说”提供了便捷,嘉惠后学,善莫大焉!
在任何一个宏阔、硕大的结构中,如何完成论说的措置,哪怕仅仅是层次和顺序的处理,都往往可以看出建构者的意图和用心。细细考量之下可以发现,丛书的体例是在对百年中国戏曲研究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精心设置而得出的。从中也可以看出编辑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念。
首先,分册的设置其实就反映了主编者对于戏曲这一学科的整体理解,尤其是通过特定专册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戏曲的本质是一种立体的场上艺术”的还原和辩说。“二十世纪戏剧学研究论丛”共分十册:《中国戏曲史》《戏曲理论与美学》《戏曲文学》《戏曲表导演》《戏曲音乐》《戏曲剧种》《戏曲舞美》《当代戏曲》《少数民族戏剧》《戏曲跨学科研究》。从戏曲艺术本体角度看,以往的研究者所重视的是三大块儿:戏曲史、戏曲文学和戏曲表演。加上戏曲文学和戏曲史资料的相对易得和相对丰盈,很多学者在从事研究时,也多从这些容易入手的角度切入,从而导致某些角度和领域的荒凉和寂寞。比如,在中国戏曲史研究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册”,就曾被一些苛刻的学者诟病为“中国戏曲现存剧本史”。而本编的设置中,除了以上常见的三个视域外,还专设了《戏曲理论与美学》《戏曲音乐》《戏曲剧种》《戏曲舞美》等专册,全方位揭示百年来戏曲艺术研究的立体景观。然而,编辑者并没有拘束于死板的体例限制,而一些特定的分册的设置,也并没有泥于严格的逻辑线索,而是根据戏曲发展史和戏曲研究的具体情况,做了灵活机动的处理。如从严格逻辑角度看,《中国戏曲史》一册按理应该包括《当代戏剧》和《少数民族戏剧》的内容,但正如学者所言,由于当代几部重要的戏曲史著作几乎都被写成了“汉族戏曲史”和“古代戏曲史”,对同属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少数民族戏剧和建国后的当代戏曲均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足够的研究,有些虽然涉及这两块内容,却在篇幅和体量上仍非常薄弱,难以真实反映当时戏曲和少数民族戏剧的实际状况,故这里的专册的设置,显然有着特别的用心,客观上也可以引起人们对于戏曲史上相对薄弱环节的重视,“补阙”的意图十分显见。
再次,丛书点面结合,通过概论、专文、索引三位一体的方式,分主次、有层次地反映了某一特定专题的研究历史。概论部分要言不烦、高度概括,专文原汁原味、清晰再现,索引见微知著、因类成聚,局部和全部共存,细节和概貌同在,简洁清晰,井井有条。
还有,编辑者还特别注意到了不同部分的严密呼应和整体统一。如对于百年中国戏曲研究,丛书的《总序》分为了两个发展阶段:即将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确立为戏曲学的初创时期。将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到现在划分为另外一个戏曲研究“更加自觉的时期”。并指出,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戏曲学,是一个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大发展的时期(窃以为:如果按照详细区分的标准,也不妨将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戏曲学再度细分,专门分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上的这种分类方法,在各分册的概述中,其实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证实和严格意义的践行。仅从体制角度,该丛书的一些做法也有借鉴的价值。
当然,作为回眸和总结性质的著述,其最为直接的功用当是通过提供某一问题和视域的研究现状,为现今学人的“接着说”提供一个“再出发”的起点了。
诚然,要想对百年戏曲研究做一个全面细致的总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就反映的广度而论,由于缺少了专著部分,可能会影响到反映某一问题和某一视域的“清晰度”(其实可以通过专著提要的形式予以收录)。即使就论文部分而言,由于资料、学者视野和选择标准等因素的制约,也难免会有“遗珠”之憾。但诸如此类的些许瑕疵,并不能削减该丛书的学术价值,其在学术史的重要作用,也势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得到证明。
编者附识:本文所述仅为作者之看法,并不代表本刊之观点。
[责任编辑]罗曼莉
王不宁,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苏州,215006)
I207.3
A
1674-0890(2017)02-0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