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慧,聂燕芳,何磊,等
植物保护学
外源茉莉酸甲酯诱导的水稻叶片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张智慧,聂燕芳,何磊,等
以抗稻瘟病水稻近等基因系C101LAC及CO39为材料,应用差异蛋白组学技术对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8 h和12 h后的水稻叶片蛋白质差异表达变化进行了分析。采用PEG-4000预沉淀法提取水稻叶片总蛋白,经双向电泳、凝胶染色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MeJA处理后的2个水稻品系中共有21个蛋白质表现为2倍以上的表达差异。其中,MeJA处理8 h后,CO39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有5个,C101LAC中有8个,U5为2个品系中均新增的蛋白质点。MeJA处理12 h后,CO39中有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C101LAC中则有5个。经胶内酶解、MALDITOF/TOF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检索,成功对21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了鉴定,其中新增的蛋白质点U5被鉴定为内切β-1,3-1,4-葡聚糖酶。依据GO数据库和UniProtKB数据库提供的蛋白质注释信息,按照功能可将21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分为8类,分别在植物抗性、氨基酸代谢、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光呼吸、糖代谢、蛋白质合成与分解及细胞代谢等方面发挥作用。
水稻;茉莉酸甲酯;蛋白组学
来源出版物:植物病理学报, 2012, 42(2): 154-163
入选年份:2012
百菌清、腈菌唑和吡唑醚菌酯在草莓中的残留及其风险评估
张志恒,李红叶,吴珉,等
摘要:为明确在草莓采果期使用百菌清、腈菌唑和吡唑醚菌酯可能产生的膳食安全风险,进行了残留试验及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和风险评估。在保护地条件下用75%百菌清WP 400倍液[有效成分含量(下同)1250 g/hm2)]、40%腈菌唑SC 4000倍液(66.7 g/hm2)和25%吡唑醚菌酯EC 1000倍液(166.7 g/hm2)处理草莓,果实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39.2、3.4和3.8 mg/kg;半衰期分别为3.76、3.39和4.06 d。采用风险商方法进行评估,喷施百菌清后7 d内的草莓对2~4岁儿童以及1 d内对18~30岁女性的风险都是不可接受的(风险商为1.2~4.6);而喷施腈菌唑和吡唑醚菌酯后0~7 d内的草莓对2~4岁、18~30岁和60~70岁人群的风险都很低(风险商分别为0.003~0.07和0.02~0.36)。因此,建议草莓中腈菌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最高残留限量值设定为2 mg/kg,安全间隔期均定为3 d;而百菌清则不宜在草莓采果期使用。
关键词:草莓;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百菌清;腈菌唑;吡唑醚菌酯
来源出版物:农药学学报, 2009, 11(4): 449-455
入选年份:2013
多杀菌素微球制备关键工艺研究:Ⅱ
黄彬彬,杨丰梅,张旭溪,等
摘要: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以聚乳酸(PLA)为成球材料(壁材)制备了多杀菌素微球。研究了PLA浓度和油/水相体积比对多杀菌素微球制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制备多杀菌素微球的优选配方及工艺条件。制备得到中位径(D50)为12.73 μm、跨距为1.4811、载药量在31%左右、包封率为100.2%、包封产率为89.4%的多杀菌素微球,重复性良好。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所得微球为表面较光滑的实心小圆球。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证实,多杀菌素和PLA的确形成了载药微球。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自制5%多杀菌素微球悬浮剂与市售2.5%多杀菌素悬浮剂(菜喜)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2龄幼虫的毒力基本相同,LC50值分别为0.40和0.38 μg/mL。
关键词:多杀菌素;聚乳酸;微球制备
来源出版物:农药学学报, 2011, 13(4): 402-408
入选年份:2013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玉米及其土壤中烟嘧磺隆、莠去津及氯氟吡氧乙酸残留
郭立群,徐军,董丰收,等
摘要:采用QuECh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玉米及其土壤中同时检测烟嘧磺隆、莠去津和氯氟吡氧乙酸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含体积分数为2%的甲酸)提取,基质固相分散净化后,用UPLC-MS/MS外标法检测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优点;在0.01~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3种除草剂的仪器响应值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9906;玉米和土壤样品中3种除草剂的添加水平在0.02~0.5 mg/kg时,平均回收率均为78.9%~117.7%,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1.6%,日间RSD均小于13.9%。3种除草剂在玉米籽粒、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定量限(LOQ)均小于7.1 μg/kg。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玉米;土壤;农药残留
来源出版物:农药学学报, 2012, 14(2): 177-184
入选年份:2013
5-亚环己基-咪唑-2,4-二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雷建平,董宏波,徐志红,等
摘要:以环己酮及其衍生物和2-硫代-咪唑-2,4-二酮及咪唑-2,4-二酮膦酸酯为起始原料,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和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了10个5-亚环己基-咪唑-2,4-二酮系列衍生物,其中7个为新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1HNMR、IR和MS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 μg/mL下,部分目标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otiorum显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7I和7J的EC50分别为8.06和8.48 μg/mL。
关键词:5-亚环己基-(2-硫代)-咪唑-2;4-二酮;合成;杀菌活性
来源出版物:农药学学报, 2012, 14(4): 445-448
入选年份:2013
不同寄主受绿盲蝽危害后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
魏书艳,肖留斌,谭永安,等
摘要:以绿盲蝽偏好程度不同的5种寄主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了受绿盲蝽危害后各寄主体内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害后各寄主植物体内叶绿素与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率在10%~40%之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大,绿盲蝽偏好程度较高的苜蓿与绿豆,糖含量较未受害对照分别高62.10%和31.90%,差异达显著水平。受害后除Bt棉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外,其它寄主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以大豆增加最显著(53.47%)。受害后寄主植物体内3种保护酶活性有增有减,但活性变化与偏好程度呈正相关性,5种寄主植物体内POD活性均增加,其中苜蓿增加最多(133.00%),仅大豆体内SOD活性下降(3.17%),苜蓿、大豆、甜叶菊体内CAT活性均下降。
关键词:绿盲蝽;危害;寄主植物;生理指标
来源出版物:植物保护学报, 2010, 37(4): 359-364
入选年份:2014
细菌磁颗粒实时荧光RT-PCR检测菜豆荚斑驳病毒
邓丛良,赵晓丽,双龙海,等
摘要: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属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豇豆花叶病毒属Co-movirus成员,主要侵染大豆、菜豆等豆科植物,可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造成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目前,该病毒主要分布于美国、巴西等国家,在我国属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灵敏的植物病毒检测方法,对于提高口岸检疫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来源出版物:植物保护学报, 2013, 40(1): 91-92
入选年份:2014
小偃6号成株期高温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马东方,周新力,井金学,等
摘要:为揭示小偃6号抗病机制和培育持久抗病品种,采用常规杂交分析方法,在小麦抽穗期利用小麦条锈菌小种CYR30、CYR32和Su11-4对小偃6号、铭贤169及其杂交F1、F2、F2∶3接种,平均气温达到21℃时对小偃6号进行了抗条锈性调查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接种CYR30、CYR32时,F1代表现高感,F2代群体中抗感分离比例符合1 R∶15 S的理论比例。接种Su11-4时,F1代表现高抗,F2代群体中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R∶1S的理论比例。研究表明小偃6号对CYR30、CYR32的抗病性均由2对隐性基因累加作用控制,对Su11-4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
关键词:小偃6号;小麦条锈菌;成株高温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来源出版物:植物保护学报, 2013, 40(1): 33-37
入选年份:2014
甘肃省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优势病原的分离鉴定
李金花,王蒂,柴兆祥,等
摘要:为明确甘肃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的优势病原,2006年12月—2007年3月由西至东从甘肃张掖、天祝、永登、临洮、渭源和西和等6县市的马铃薯贮藏窖中采集表现有镰刀菌干腐病症状的马铃薯薯块,以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单孢纯化镰刀菌(Fusariumspp.)菌株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Nelson镰刀菌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个采样区共分离到293株镰刀菌菌株,其中以接骨木镰刀菌(F.sambucin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出现频率高,是优势种。分析发现第一优势种随采样区而异,张掖、天祝和渭源采集的样品中茄病镰刀菌分离频率分别为42.6%、42.1%和32.4%,接骨木镰刀菌分离频率分别为14.8%、5.3%和26.5%,茄病镰刀菌为第一优势种;永登、临洮和西和采集的样品中接骨木镰刀菌分离频率分别为52.1%、50.9%和55.2%,茄病镰刀菌的分离频率分别为23.3%、32.7%和20.7%,接骨木镰刀菌为第一优势种。本文进一步对其在PDA、CLA上的培养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按照柯赫氏法则用混合菌株接种法对大西洋(Atlantic)、夏波蒂(Shepody)以及一地方品种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优势菌种对块茎的致病性。利用EF-Iα基因引物(EF-1H和EF-2T)对接骨木镰刀菌菌株GAUF-F12进行基因组DNA的PCR扩增,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菌株GAUF-F12与GenBank登记的接骨木镰刀菌5个菌株的同源性均达99%;用DNASTAR分析软件将同源性较高的登记菌株的序列与GAUF-F12菌株构建同源性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以上5个接骨木镰刀菌菌株均位于同源性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一致。
关键词: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优势病原;F.sambucinum;F.solani;EF-1α基因;PCR
来源出版物: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5): 456-463
入选年份:2013
N-3型无人直升机施药方式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的影响
薛新宇,秦维彩,孙竹,等
摘要:为了阐明喷洒药械N-3型无人直升机(N-3 UAV)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应用前景,进行了飞机不同作业高度和不同喷洒浓度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后期,飞机每公顷喷洒48%毒死蜱。锐劲特EC 432 g(有效成分,下同),施药后3、5、10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96.93%、92.21%、88.12%,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63.29%、54.00%、58.33%,均优于传统担架式喷雾机喷洒防治效果。在水稻孕穗期,无人机在3 m和5 m的作业高度下,每公顷喷洒25%吡蚜酮SC 75 g,施药后10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与每公顷喷洒60 g和52.5 g时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每公顷施用40%二嗪。辛硫磷EC 480 g和384 g防治稻纵卷叶螟,施药后10 d,3 m作业高度下的杀虫效果均达90.90%,优于5 m和7 m的杀虫效果。
关键词:无人直升机;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
来源出版物:植物保护学报, 2013, 40(3): 273-278
入选年份:2014
燕麦孢囊线虫在河北冬麦区的种群动态
李秀花,马娟,高波,等
摘要:为明确河北省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在自然环境下的侵染与发育特点,于2009—2012年分别采用漂浮法、浅盘法和酸性品红染色法在3个不同区域对土壤中孢囊和2龄幼虫(J2)以及根系内线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孢囊内卵的发育动态进行检测。在土壤中除6月上中旬未检测到J2外,周年均分离到J2。冬前J2出现小高峰,种群密度为12.3~18.6条/100 mL土样;在4月上中旬J2大量发生,种群密度为52~65条/100 mL土样。冬前J2侵入小麦后能够发育至3龄幼虫,3龄幼虫发生高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4龄幼虫的发生高峰在5月中下旬,白雌虫形成高峰期在5月下旬,且1年后孢囊内卵孵化率达到86.5%。研究表明,燕麦孢囊线虫在河北省小麦上1年发生1代,关键侵染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
关键词:小麦孢囊线虫;种群动态;侵染;发育;发生世代
来源出版物:植物保护学报, 2013, 40(4): 315-319
入选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