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银霞
提升苏教版写作教学效果的思考
刘银霞
高中语文苏教版本必修教材详细地编排了作文指导的教学内容,就是在五个大的教学模块中的二十个专题后加入了“写作实践”与“写作指导”版块,以其作为关键体例的作文教学理论。它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高一到高二长达一年半的作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抓手。
虽然苏教版语文教材设置了“写作实践”与“写作指导”知识版块,然而从实际的作文教学来看,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教师没有目标,也找不到相应的方向。不少教师觉得教材提供的写作指导和实际的作文训练无法匹配,不能有机地融为一体,因此出现了随意批改,布置作文缺乏针对性的现象,讲评时不够规范,缺乏理论和习作的密切结合。如此一来,苏教版作文教学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事实上,应该最大限度地优化和整合现行语文教材的诸多写作指导知识和资源,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1.重视教材例文,实现读写结合
写作教学既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指导,也需要强烈的写作意识和勤奋的写作训练,必须多读多写。习作能够体现出写作者的综合修养,牵涉到方方面面的东西,比如文字运用的能力、文化水平与知识面等。因此必须要多读多练。语文老师要通过日常教学和训练,提升学生遣词造句、提炼主题、构思篇章的框架和结构,精准地使用诸多表达方式、联想与想象的意识和能力等。要求学生模仿优秀的佳作,模仿读过的和学过的各种文章的立意、结构、修辞、造词造句。所以,必须将写作训练和阅读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让他们对这些知识在课文中的体现形成较强的感性认识,然后有意识地将它们运用到作文中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充实教材写作内容
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持续积累和充实写作教学的相关内容。比如第三册主要是关于写作议论文的相关指导知识:“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它向学生充分地证明,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论据有多么重要,这是对论据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但是却很少说明如何使用这些论据。在教授这个知识点的过程中,应该补充如何论据的相关技法:(1)叙述定向法;(2)以据定点法;(3)概括列举法;(4)以面代点法(或点面结合法);(5)联新求异法;(6)以旧翻新法。
再比如,第四册重点论述了写作记叙文时必须“要具备描写意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讲解书本上的相关方法,而且还论述了与此相关的方法,比如延长过程、细化动作;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刻画事物的神韵;再就是变换写作的角度,丰富写作的层次;第四是进行类比联想,丰富其内涵。在介绍这些写作方法的过程中,还提供了相应的例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让学生扎实地掌握了这些知识点。
3.作文教学要开放
为了打造开放性的作文教学模式,要求教学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从诸多角度去命题。多元化的写作主题更吻合他们的写作水平。多样化的命题层次和角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提升其思维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使其具备更敏捷的思维,使其写作富有个性,且更新颖。除此之外,还要不限文体,进一步彰显主题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余地。让学生运用所擅长的文体,充分地展示才华和写作能力,展现较强的个性。“文体不限”理念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而科学的写作理念,这符合当前高考作文的实际命题趋势。开放型的作文教学要求语文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大量地“输入”作文材料和写作技能,才能更好地反映生活的面貌。比如作文生活化是为了训练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从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入手,由小及大,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水平。
4.写作指导教学的有序性和综合性
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依据教材提供的教学序列开展作文教学,合理地关注写作指导的教学序列,又要有机地融合相关内容,打破编排好的写作指导顺序,依据具体的写作教学需求,大胆地调整写作指导的顺序,创造性地整合相应的教学内容与训练主题,以达到作文教学资源能够为我所用的目标。比如在高一写作教学阶段,可以侧重记叙文写作的训练与教学活动,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有机地整合五册课本中与记叙文的写作教学指导相关的内容,从而形成主题鲜明的记叙文写作指导内容,让学生详细而全面地认识记叙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开展针对性强的写作训练。当然,苏教版语文教材是依据学生的写作心理等多个方面,有意识地进行了相应的编排,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和熟悉写作过程中的固有规律,让学生从根本上增强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写作指导”与“写作实践”,既有优势又存在一定的不足。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机地融合所需要的写作指导理论知识和习作主题。充分联系学生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纠正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知识偏差,解决存在的写作技能问题,丰富他们的写作知识,增强和完善他们的写作意识,循序渐进地做好写作教学。
★作者单位: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