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学生“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探索
——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为例

2017-01-28 18:53:57姜群英雷世平
职教通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学风辅导员学院

姜群英,雷世平

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学生“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探索
——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为例

姜群英,雷世平

为了创新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水平,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基础教育学院开展了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活动实施三年来,成效显著。活动做到了“四个”到位: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坚持层层思想发动,做到了宣传引导到位;坚持因班制宜,做到了具体措施到位;加强统筹协调,做到了检查督导到位。总结活动的经验,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好了“三个作用”:即辅导员的主体骨干作用,学生干部自主管理作用,任课教师的协同助推作用。

高职学生;“六早一晚”;学风建设;职业素养

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学生“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以下简称“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是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为了创新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方法,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水平,而进行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从高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出发,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职业素养的培育为目标,以强化学风建设为重点,以“着力培育‘工匠精神’”为主题,坚持党政联动、齐抓共管、协同育人,逐步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全方位管理的学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促进了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及其成效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空军装备部,军队校名为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主要承担为军队航空装备修理和地方航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学院有圭塘和跳马两个校区。设有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基础教育、士官和继续教育7个二级学院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工作(教学)2个教学部,开设有飞行器维修技术、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通用航空航务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等23个专业。2014年7月,学院调整了两个校区的布局结构,成立了基础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设在圭塘校区,除承担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外,另承担除定向直招士官生以外的全部大一新生的教育管理任务。一年级新生入校即在圭塘校区就读,二年级分别转入跳马校区的各四个专业二级学院学习。新生单独集中在一个校区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能够在全校区范围内整齐划一地开展各项学生教育管理活动,有效排除其他年级学生对新生的干扰,为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为了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文化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五位一体的长效育人机制,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育具有“三敬”(即“敬仰航空、敬重装备、敬畏生命”)航修精神和“零无”(即“零缺陷、无差错”)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14年9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在一年级新生中组织开展了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六早”是指早起床、早锻炼、早整理、早就餐、早习读、早就寝;“一晚”则指晚自习。“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主要针对刚入校一年级新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每一项都有所指,每一项都具有针对性。“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实施近三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受益学生众多,活动效果显著

“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良好学风养成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第一步。“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效果显著:延长了学生有效学习时间,确保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有效预防或杜绝了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现象的发生,促使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端正学习态度;有效促进了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1];有效促进了学生意志品质的锤炼,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锻炼了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水平;加强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营造了集体学习的良好氛围。“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虽然直接的受众是基础教育学院(圭塘校区)一年级新生,但最终受益的是全校学生,因为新生会变成老生,连续三年开展的“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不仅为圭塘校区学生的后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学院跳马校区其他专业二级学院学风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管理品牌,活动特色鲜明

基础教育学院“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根据职业教育形势的变化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循序渐进的推进,三年分别强化三个“主题词”(养成教育、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优化活动方案,改进工作方法,强化过程管理,及时查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活动经验,学生教育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基本素养和学习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学生教育管理的成果得到了固化,有效培育了学生教育管理特色,形成了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品牌。基础教育学院以“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为重点的学生教育管理经验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在学院召开的学生教育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做典型交流发言。在2014至2015年全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年度考核中,基础教育学院均名列前茅,并被学院授予学生教育管理先进单位。2015年、2016年,基础教育学院均被评为学院先进集体,党总支和学生党支部均被评为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基础教育学院以“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学生‘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为题,申报了湖南省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项目,并成功立项,实现了活动品质的全面提升。

(三)可供学习借鉴,辐射效应明显

基础教育学院“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作为独立校区学生(尤其是新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其具体、可操作性实施方案,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及所形成的普适性做法和经验,都具有较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不仅为本校其他专业二级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思路,也为其他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对整体提升省内外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实施三年来,先后有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等省内外兄弟职业院校来学院参观学习。湖南教育网、红网等新闻主流媒体及学院网站多次对“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主要做法

“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说到底是一项学生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专题教育活动。开展“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是立德树人的一种有效形式,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为此,基础学院高度统一思想,坚持把“六早一晚”养成教育活动作为全面推进学风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切入点来抓,坚持做到“四个到位”。

(一)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做到组织领导到位

为了加强对“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工作的领导,基础教育学院成立了“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由院长和总支书记共同担任组长。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方案,部署“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开展;定期召开“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开展“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制定“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措施;负责“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评比审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管理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安排“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工作例会;负责做好“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协调工作;指导和督促完成领导小组决定的有关事项;负责“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检查、考核及评比等具体工作。活动实施过程中,党政主要领导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一把手”带头抓落实,深入课堂、宿舍一线,靠前指挥,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及时发现和解决学风建设活动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促进了“领导示范、以上率下、层层推动”的良好工作局面的形成。

(二)坚持层层思想发动,做到宣传引导到位

思想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决定行动的角度和力度。为了让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六早一晚”学风建设中去,基础教育学院坚持层层抓好思想发动。(1)开好动员大会。新生军训入学教育后、正式开课前,立即召开“六早一晚”学风建设动员大会,从新生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入手,用大白话讲大道理,让全体新生了解“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将学院提倡的“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要求转化为自觉参与的内在需求。(2)开好主题班会。动员大会结束后,辅导员组织各新生班级分别召开“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主题班会,以“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为题,引发新生深入思考,让其充分认识到活动开展对自身健康成长以及职业素养形成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全体新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伴随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3)新生开课第一周定为活动宣传周。团总支、学生会、各班级精心组织了“四个一”宣传活动,即进行一次周末集中教育,向全体新生发一份活动倡议,在学生宿舍楼悬挂宣传横幅或张贴一系列活动标语,制作一期主题板报,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活动实施中,学院更注意把镜头、话筒、板报、笔头对准普通学生,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报道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实际成效。与此同时,学院强化典型引路和舆论监督,挖掘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以学生身边事教育、警示身边的学生。[2]加强正面舆论引导,以浓厚的舆论氛围,积聚起推动活动的正能量,真正让“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入眼、入耳、走心。

(三)坚持因班制宜,做到具体措施到位

基础教育学院“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作为对新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落实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集中体现,是把《学生管理手册》中对学生不同的、分项要求,集中在一起,以一种系统化的活动形式予以强调。但每个班级因其专业、生源结构不同,其班级工作开展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突出“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础教育学院坚持问题导向,分类分层分级指导,在明确工作要求及基本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各班级探索创新,支持各班级先行先试,尊重各班级的实践创造;因班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防止“左右一个样,上下一般粗”,杜绝“走过场”“放空炮”。活动实施中,各班级都成立了“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工作小组,并针对本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本班落实“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差异化措施,制订具体、详细的工作落实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持之以恒地推进“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开展。由于“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任务具体明确,措施切实可行,实现了各班级活动的落地、落实、落细。

(四)加强统筹协调,做到检查考核到位

为了推进“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基础教育学院制定了《“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检查考核办法》,设计了六套检查考核评比表格,考核办法与学院现有学生管理考核和辅导员考核相衔接。分别成立了四个由院管理人员(含辅导员)牵头,有学生会、团总支干部参加的分项活动专门督导检查小组,负责“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督导、检查和考核等。学生会体育部在学院体育工作(教学)部的指导下负责对“早锻炼”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学生会宿管部在宿管办的指导下负责对“早整理”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学生会学习部、团总支宣传部在值班辅导员带领下负责对“早习读”、“晚自习”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学生会纪检部在值班辅导员的带领下负责对“早就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活动办公室根据活动的进展情况,加强工作调度,及时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各督导检查组在活动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既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能真正沉下去、蹲得住,抓住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搞好督导和检查,尤其注意把“严格把关”贯穿督导全过程,有效传导压力,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实现了真督、真导、真查,活动做到了不漏项、不留死角。

三、“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思考

基础教育学院“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之所以能够启动快、响应迅速,有序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总结其中的经验,除了领导重视并亲自参与活动的检查和督导外,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好了“三个作用”。

(一)充分发挥了辅导员的主体骨干作用

辅导员是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学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学院“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搞得扎实,得益于辅导员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活动实施中,一方面,每个辅导员均要组织班委、团支部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本班落实“六早一晚”活动开展的具体措施,全程参与并指导本班级“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开展,发动本班学生投入到各个环节的教育活动中去;另一方面,辅导员还要轮流参与基础教育学院全天候值班,带领学生会、团总支的干部对各班“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尤为重要的是,辅导员要对于个别对活动有抵触情绪的学生,进行单独谈心,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和疏导工作。正是辅导员的有效管理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才确保了活动的扎实推进。

(二)发挥了学生干部自主管理作用

学生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力量,是班集体学风建设的核心,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班集体学风建设搞得好不好,与学生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相关。所以,一方面,学院要求全体学生干部要带头响应并积极参与学院的“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用自己的思想、行为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另一方面,学院特别注意发挥学生干部在“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中的自主管理作用。在各班制订的“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具体方案中,各班班干部均各把一道关口,分别负责其中的一项具体工作,基本做到了“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每天参与“六早一晚”活动值班的学生干部,除了各班班团干部外,还有学生会的学习部、宿管部、体育部、纪检部的干部等。学生干部自主管理做得好,是学院“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能得以持续开展的重要条件。

(三)发挥了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作用

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不仅是学生管理线干部的事,也是全体教师的职责。为了配合学生管理线“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基础教育学院召开了全体教师动员大会,向全体教师发出倡议。对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倡导教师教学准备从早,因授课安排变更教材、调整教室以及讲解作业等情况,教师要提前通知班级,杜绝上课后还有班级调整教室以及拿书、拿作业的情况;教师到校后,配合“早习读”活动,尽可能减少在休息室等待的时间,提前进教室,利用课前的时间,做好与学生交流沟通、素材板书、设备调试等事宜;教学管理从严,要求教师利用课前5分钟完成点名考勤,并对出勤情况进行登记,对经常迟到、旷课的学生,及时报名单和数据到“六早一晚”活动办公室,并按照形成性考核规定,落实学生的考核成绩,对学生课堂上随意进出、不规范着装、睡觉等不尊重老师的行为,予以及时批评和教育。教师大会和倡议发出以来,教师普遍加强了课堂教学管理,有效助推了“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开展。

[1]齐莹.高职院校“三早”教育研究[J].职业,2014(4):44.

[2]高海涛,张鹏.大学生“三早”活动的启示[J].才智,2014(15):119.

[责任编辑 秦 涛]

2016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项目“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学生“六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项目编号:16GC41)

姜群英,女,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高等职业教育;雷世平,男,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

G715

A

1674-7747(2017)14-0051-04

猜你喜欢
学风辅导员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学院掠影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0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5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