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新超
日本扶持数字出版业发展的措施及启示
文/郑新超
2010年被称为日本数字出版元年,从这年起,日本的数字出版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据《电子书籍商业调查报告书2015》显示,2014年日本数字出版业的销售额为1266亿日元,相比2013年上涨了35.3%,约占图书出版市场的13.5%,相比2013年数字出版图书市场份额多3.5%。近年来,日本因为人口减少,年轻群体“零看书”等原因使得纸质版图书销售量逐年减少,但是日本数字出版市场却在不断增长,其数字出版业已经涉及电子词典、电子图书、数字期刊、手机小说、数字报纸五个领域,数字出版业在日本政府扶持和本行业自身的努力下,发展形势相当乐观。
与日本一样,2010年也是“中国数字出版元年”,我国各级政府都给予数字出版业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我国数字出版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笔者通过分析日本扶持数字出版业的措施和经验,以期为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提供借鉴。
日本扶持数字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分为政府、法律和行业三个方面,政府提供政策、资金和方针,法律提供数字出版权等相关的法律保护,行业内部每年组织多场研讨会,并关注国际数字出版业的趋势,外部行业也同样付出努力,促进日本数字出版繁荣发展。
政府扶持数字出版业发展。一是日本政府对数字出版业政策的扶持,2010年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新成长战略》,并在“科学、技术、信息通信立国战略”里面提到有关数字化出版业发展的研究。早在2010年3月,日本集合总务省、经济产业省以及文化部科学省的要员,共同召开了有关推动数字化出版业发展的会议,会议邀请了印刷、出版、书店、网络等相关人员参与,经多次研究发表了《关于数字与网络社会时代促进出版物有效利用的恳谈会报告》,在报告中指出数字出版业发展的行动计划。二是日本政府对数字出版业资金的扶持,2012年日本政府为了进一步扩大数字出版业的市场规模,作为官方的日本官民基金产业革新机构共出资150亿日元,与日本出版界共同成立了株式会社“出版数字机构”。并且,为进一步促进数字出版业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补贴机制,给予数字出版业补助资金10亿日元,经济产业省更是将“增强地区经济产业活力对策费补贴”拨付给日本出版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制定数字化内容标准方面,2011年,日本就采用了国际电子图书规范EPUB3.0出版数字化产品。三是日本政府制定了数字化出版统一标准,日本总务省针对现有数字终端和电子书籍转化格式,制定了统一的电子书格式,此法有利于日本数字出版业减少开发成本和制作成本,有效提高了日本数字出版业的经济效益。
建立数字出版的法律体系。日本在扶持数字出版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完善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保护数字版权问题上,为进一步方便日本数字出版产品在市场中流通,推动日本电子书在其国内普及,2012年日本国会提出有关著作权法的修正草案,目的是以立法的形式,赋予日本出版社具有“著作邻接权”,这样既能推动电子书在日本国内的普及,也能够有效保护出版社的利益不受侵犯。这里说的“著作邻接权”也被叫做“作品传播者权”,指的是图书、录音、报刊、录像出版者作为作品的传播者,有权利享受作品传播过程中创造的收益成果,是一种对知识传播者权利的保护。涉及的范围是出版者对其出版书刊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具有出版其音像制品的权利等,“著作邻接权”的保护对象是经由传播者加工之后的图书、录音等作品。拥有“著作邻接权”,出版社就不需要和作家签订合同条款,就能够将书籍制作成电子产品;在保护产权不受侵犯时,也不需要作者进行确认,出版社就能直接进行判断。随后,日本针对数字业发展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如在2015年实行的日本《著作权法》中,针对电子书在互联网上的不法传播现象进行了修改,以维护电子书市场能够健康发展。
数字出版业内外部的努力。除了政府与法律的扶持外,日本数字出版业内部和外部也在不断努力,促进数字出版行业发展。1986年,日本数字出版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致力于解决数字出版、数字出版产品以及数字出版从业者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日本数字出版协会每年都会多次召开研讨会,并以向国际派遣调查团的方式,了解国际上有关数字出版的最新情况。此外,日本数字出版协会在国内开展系列讲座和研讨会,其中有关著作权的研讨会每年最少举办3场,多的时候可以达到10场。除了数字出版行业内部努力发展外,行业外部也在积极促进数字出版业发展。如为抵御谷歌电子图书馆对日本数字出版业的冲击,日本官民合力创建了电子图书检索系统,保护日本作家和出版社的权益不受侵犯,促进数字出版业良好发展。又如日本图书出版协会开发电子出版流通系统即软件,成立“数字出版委员会”,与数字出版业共享最新的信息,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设计适合数字出版业的合同样本,即《出版等合同书》《著作物使用许可合同书》和《电子出版合同书》。
在总结日本扶持数字出版业发展的措施中,也获得了一些促进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启示:不断加强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并完善数字出版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加强数字出版业行业内部和外部建设。
加强政策和财政的扶持力度。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强数字出版产业的投资力度,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全年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占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但与日本相比,我国数字出版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逐渐普及,数字出版业发展形势大好。在资金支持上,政府对数字出版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在借鉴日本政府扶持政策后,我国政府结合实际国情,建立合理的补贴机制以及奖励机制,促使数字出版业蓬勃发展。此外,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数字出版的引导力度,结合国际数字出版业发展形式,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数字出版标准,促使我国数字出版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完善与数字出版业法律法规。
在移动互联时代,我国数字产业迎来发展的重要机会,但是网络盗版、侵权事件逐渐增高,数字出版产品版权受到威胁,出版社和作者的权益如何保护,成为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出版社和作者的权益,加强我国著作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优化数字出版业发展环境,规范杂乱无章的盗版、侵权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需根据数字出版业权益纠纷案件的特点,及时出台对数字出版业相关的司法性解释,规范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同时,还完善了我国数字出版业版权许可制度,规范该产业的授权模式,以统一规定规范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有效保护出版社和作者的权益。
创新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模式。在政府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下,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年收入达到4403.85亿元,为促进数字出版业可持续发展,出版界也需作出努力。我国数字出版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专注所长,拾遗补缺,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重视民间民俗文化、中医药、少数民族文化等内容的数字化建设,打造中国特色数字出版业。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发展资源,借鉴国外的优秀数字化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搭建规范的数字出版产品传播平台,扩大数字出版产业传播影响力。此外,我国数字出版业内部,需要构建一套统一的行业标准,并建立相关的协会,与出版界其他行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谋求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
本文系2014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4WX321);江苏省南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040560);2016年南通大学海外研修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