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芍
试论整体感知与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融合
陈春芍
近读贺麟的《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其中提到玄思的方法即“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必由全体以观部分,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起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才可以见得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著一偏”。
由此颇受启发,用玄思的方法读书,即我想,在阅读教学中,博即整体感知,约即文本细读,我们也要将整体感知与文本细读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义。
1.整体感知制约文本细读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也注重整体性思维,即在对待事物的认识上,强调对事物整体的直接体验和感受。因此,文本的性质取决于文本整体的意义。文本的整体性对文本局部的意义既是一种赋予,也是一种制约。对文本局部进行细读时,必须以文本的整体性为“界”,通过整体感知把握文本的主题,再深入细读,准确获取文本的局部意义,领会文本的艺术内涵、审美价值等,最后把各个局部意义整合起来,对文本进行整体关照和理性审视,获得文本的精髓。
2.文本细读深化重构整体感知的意义
阅读教学不仅要引领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主题,更要进行文本细读,读出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与深层的内蕴,并获得对文本意义的独特的理解和体验。
我国传统阅读理论讲究“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达到“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这就是文本细读。
整体感知是文本阅读的起点,然而它对文本主旨与情思的把握往往笼统而模糊。因此,我们还需要从文本的有机整体出发深入细读,再在不同层次上反观文本的整体,从而深化重构最初对文本整体感知的意义。
由上可知,整体感知与文本细读相互作用,互为一体。在阅读教学中将二者融合起来,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阅读教学首要任务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最主要因素在于:不会读。针对此种情形,我们综合运用“整体感知”和“文本细读”两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先指导学生从文本的大处着手,通过关键信息的捕捉来把握文本的主旨和感情基调。据此,再对文本的语言细读深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意味,深入挖掘文本的内蕴。这样既从广度上把握住文本的主旨,又从深度上理解了文本意蕴。日积月累,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阅读兴趣自然激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阅读教学更是为了教会学生自己阅读,提升其阅读能力。将整体感知和文本细读融合,文本阅读的过程就呈现为:“整体——局部——新的整体”。第一阶段,学生通过对文字符号的筛选、判定来把握文本的主旨与感情基调,感知能力获得发展。接下来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及言外之意和深层内蕴的解读,把感知和理解的内容整合起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反观文本整体,从而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对文本的鉴赏和评价也就水到渠成。
1.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指:要理解一部作品,必须首先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风尚。只有把作品与作者及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主旨和思想感情。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里称:“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遴论其文也。”由此可看出“人”与“世”对作品的深远影响。“知人论世”的作用就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还原作者的视域,有利于读者更好地再现作者的原意。在阅读文本之前,先知人论世,在心中形成一种对文本的“前理解”,带着这种“前理解”再深入阅读,进入作者的视域来解读文本的内涵,这样才能比较精准地把握文本的主旨。如要读《赤壁赋》必须了解“乌台诗案”,要读《呐喊》必须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经历。
2.诵读吟咏
“三分文章七分读”,“诵读”是一个用声音表现情感,释放情感的过程。清代姚鼐在《尺牍·与陈硕士书》中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诵读可以把静止无声的书面符号变为可感有声的立体形象,同时调动投入多种感官,以获得对文本的更深刻体验。在此基础上再诵读,循环往复,如苏轼所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所以,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与文字相关的语调、韵律等,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文本的情思、内蕴,为细读打基础。
3.咬文嚼字
作者借助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读者要真正读懂文本,就必须咬文嚼字,所谓“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
一篇文章,是由一定的字、词、句、修、逻等有规律、有层次地构建起来的整体。对语言的细读一定要以文本整体为前提。这种整体既指文本语境,还包括知人论世的整体信息。咬文嚼字就是要综合所有语境去细读文本的语言,从而和文本对话交流,读出文本的意蕴,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如《孔乙己》中“笑”贯穿全文,但“笑”绝不仅仅为了表现孔乙己滑稽与丑态,细读之后会发现,“笑”中蕴含着对孔乙己本身命运的“悲”,更是对当时社会冷漠无情的“悲”。
4.比较异同
文章虽然各具特色,但又有一定的相通性,要深刻理解文本,还可通过比较阅读寻求异同,在更广阔的背景中挖掘文本的本质,最终把握文本的内蕴。
在同一文本中进行比较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的把握文本。如《故乡》中既可将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形象进行纵向比较,亦可将闰土与杨二嫂进行横向比较,由此可看出杨二嫂和闰土的命运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他们痛苦生活的根源更是从广泛意义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日益衰败与破产。
将不同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找出文本的共性及相异性,从而探求文本的本质。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作年代相同,背景均是仕途失意,追求的境界是先忧后乐或与民同乐,都不颓唐。细读会发现两文还是有些许差异,范仲淹向往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欧阳修营造的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世俗等级的高度和谐的“乐”,真正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总之,教无定法。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妥善处理好整体感知与文本细读的关系,从大处出发,从细部着手,由约而博、由博返约,才能读懂文本、读透文本、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开发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