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俊,杨晓春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学校,哈尔滨 150086)
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究的效果评估方案
黄 俊,杨晓春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学校,哈尔滨 150086)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国内外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完善的教学体系是确立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保障。目前,我国中职教学体系中制约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的因素包括教育理念存在错位,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指导,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健全等。本文提出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体系创新,不断加强与完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体系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职业生涯规划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为中职生认识自我、确定职业目标、实现事业成功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学与用紧密结合,避免了人才浪费和国家教育投资的浪费。但是,由于我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新生事物还处于起步阶段,中职学校的教学体系还不适应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和实施的要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体系,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提供保障。
准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制定个人职业计划的前提,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必需切实可行。
1.1 树立正确的生涯发展信念
生涯发展的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发展向上的信念,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俗话说“志不定,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所以,在制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人生志向,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生涯规划最重要的内容。
1.2 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所以,自我评估是生涯规划的关键步骤之一。一般来说,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
1.3 生涯机会的评估
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所以,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1.4 职业方向定位
通过对自我评估及生涯机会评估,结合生涯发展愿望,我们可初步确立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如具体的行业(领域)、职业、职位,希望发展的高度等。
1.5 设定发展目标
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只有设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的方向。目标的设定是在生涯路线选择后,对人生目标做出抉择。其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通常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确定,它们分别与人生规划、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相对应。
1.6 制定行动方案与实施计划
在确定了生涯目标后,行动是关键的环节。没有行动,就不能达成目标,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你通过什么样的通道来实现?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如何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
1.7 生涯评估与反馈
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在此状况下,要使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首先,在课程体系中增加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特点,职业生涯规划的原理、方法等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融入职业规划的内容,通过科学地设计实践教学的类型、内容,促进中职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兴趣、价值观、职业目标、职业能力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其次,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开展个性化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所确立的职业生涯目标,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选修第二专业,或跨专业选课,以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建立知识、能力、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中职学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促使教师不断跟踪本学科、本专业的前沿,及时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中职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参加学习和对外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教学作风;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参加学术会议;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感染和带动学生,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建立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首先,中职学校要确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主体,在现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评价,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评价的基础上,引入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其次,要完善教学评价内容,对教学状态、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学生的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在确定评价指标时,不仅要考虑就业率这一因素,还要考虑就业是否理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就业期望是否得到满足等因素。
首先,中职学校要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在学生入校后,要对其个性趋向、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职业目标、职业能力等进行测评和分析,掌握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心态,了解学生选择的职业类型,从而进一步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其次,中职学校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在二年级时允许学生在学科范围内调整自己的专业,并在每个专业设立研究型、创业型、技术操作型等专业模块供学生选择。同时,建立导师制度,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某一层次或某一职业类型学生的职业指导、心理咨询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职业目标。第三,中职学校要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学校要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测评、职业训练情况、所掌握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规划专家给予的职业生涯建议、专业导师评语等资料分类归档,以便为用人单位更好地选择合适人才提供科学的依据。最后,中职学校要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投资力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许多方面需要资金投入。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起到了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自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的就业观,鼓励学生将学业、职业、事业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规划自我的重要作用。在认知层面,课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探索外部职业世界,确立更加理性的职业定位,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综合素质提高的迫切性;在情感层面,通过课上课下的互动交流增强了学生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的自信心,并以师生团体的凝聚力使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道路上获得了志同道合的归属感;在行动方面,通过指导学生撰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使学生明确了自我目标,制定出个人发展计划,并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制定了灵活的动态反馈调整方案。效果评估的结果表明,课程的实施达到了课程设置的预期目的,即树立自主意识、指导理性规划、提高综合素质。我们设计了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对三个职业院校的中高职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考,其中课程需求分析的结果显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表现出强烈的需求和极高的兴趣。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有着不同的需求,低年级学生希望增加职业生涯规划案例的分析,而高年级学生希望多一些求职技巧和就业政策的介绍。在课程形式上,学生们普遍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学生们更加期待能够与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外有更多的个体交流,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传递。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这门课程是集理论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基于这一属性,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课程设计、内容选择、方法运用、师资配置等方面都要紧密围绕学生职业规划和未来人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切实体现出该课程的应用性和体验式的特点。
[1]刘志军.课堂评价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晓春.中职学生职业化塑造探究[J].职业技术,2015,9.
[3]王雪,杨小春.探究如何将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J].黑龙江科学,2016(15).
(编辑 文新梅)
On Teaching Research Effect Evaluation Schem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HUANG Jun, YANG Xiaochun
(Heilongjia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Harbin 150086, China)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is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mployment situ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erfect teaching system is the guarantee of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areer planning. At pres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ing system has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eer planning. These factors include the dislocation of education idea, lack of career planning guidance system, imperfect curriculum system, unsound teachers troop and so 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for teaching system innovation from the adjustment of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reconstruction of course system and content, strengthening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system
2017-01-03
本文系2015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职生职业化塑造及生涯规划教学研究》(课题编号:ZJB1215037,课题类别:省重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黄俊(1981-),女。教育管理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从事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教学、旅游英语教学、职业生涯规划等方向教学研究。 杨晓春(1972-),女。管理学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从事计算机应用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向教学研究。
G
A
1672-0601(2017)02-00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