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宇
“走出去”导向下的影视精品创作与译制
文/李 宇
在当前国际传播竞争中,新闻关乎国际话语权,是各国竞相发展、激烈角逐的领域。影视剧虽然娱乐色彩较重,但无形之中也是文化价值观念传输的重要载体,关乎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传播。而且影视剧的政治色彩较淡,比较容易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障碍,从而被境外观众接受和喜爱。美国每年向其他国家输出大量的喜剧或故事片,就是为了实现商业利益与文化传播双丰收。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影视精品“走出去”,但其前提与核心是影视精品的制作,其中包括全球观众认可的思想理念、精彩的故事内容、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叙事方式以及国际化的制作。为此,亟须努力探索新型的“国际化创作策略”,逐渐构建适合中国国情、能与西方竞争的影视精品创作模式。
相比西方,中国影视业起步较晚,过去几十年发展相对较缓。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我国影视产业呈现井喷的增长态势,取得喜人的成绩。2016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334部14912集,其中现实题材剧目占比为56.89%,历史题材剧目占比为41.32%,重大题材剧目占比为1.79%。就电影而言,2016年,全国共生产电影故事片772部,动画电影49部,科教电影67部,纪录电影32部,特种电影24部,总计944部,故事影片数量和影片总数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54%和6.31%。2016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92.83亿元,同比增长11.83%,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3.72亿,同比增长8.89%;国产电影票房为287.47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8.33%。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86部,其中国产电影45部。与此同时,在影视精品“走出去”中,我国在出口规模、营业收入、市场分布、主题类型等方面也不断突破。当然,相比西方影视业发达国家,我国在影视创作的产业化、市场化方面仍不成熟,还没有形成一套从创意、拍摄、制作、推介、销售、播出、市场研究等成熟的生产模式,中国影视精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仍有待提升,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增长和文化软实力传播需求不匹配。
在“走出去”导向下,影视精品的传播对象是境外观众,甚至是完全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观众。因此,影视精品在选题时就要以人类共享价值观和共同情感为核心。土耳其近年来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电视剧出口国,其秘诀之一就在于电视剧的主题具有价值共享性和情感共同性,尤其多以女性赋权、惊悚悬疑、家庭伦理为题材。例如,2015年底,土耳其将电视剧《厄扎尔》(EZEL)出口到尼日利亚。《厄扎尔》由埃亚萍公司(Ay Yapim)制作,共155集,讲述了一个现代背叛与复仇的故事。要创作一部世界级的影视精品,就要充分体现人类的情怀;反映人类的共同关切,如生态环境、社会问题、战争、犯罪等;展现人类的共同期待,如财富、事业或爱情;或者构建人类的共同想象与好奇心,如外星来客、未来世界、宝藏探寻、神鬼世界、不明生物等。
影视精品创作首先要在理念上注重价值观的共享性。价值观的共享性能让外国观众更容易理解、接受和认同影视节目中传递的价值观。北京大学关世杰教授针对“普世价值观”或“普适价值观”存在的诸多争议提出了“共享价值观”的概念。他认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中之重在于价值观的传播,所传播的价值观要能在不同文化或国家间“求同存异”,双方或多方都能在精神上认可、接受、追求、笃信这些原则和信念。关世杰教授认为,共享价值观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共同价值观、外来共享价值观和中华共享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包括“自由、平等、团结、容忍、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担责任”等,主要依据是联合国等全球性国际组织通过的、我国签署的文件,如《人权宣言》《联合国宪章》《世界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法文献通过的共同价值观。外来共享价值观是源自外国的价值观,对中国而言是“进口货”,如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法治这些价值观。中华共享价值观是源自中国本土的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至今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那些核心价值观念,如仁、义、礼、信、恕、孝、和等。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在顺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改良、创新,并产生了一些新的价值观,如共同富裕、和谐世界、人民至上、集体主义、集体人权。《一代宗师》不仅在国内创造了近3亿元的票房成绩,并成功登陆北美主流市场,以697万美元的票房收入成为当年在北美市场排名第二的外语片。该片将极为东方化的电影美学表达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相结合,描摹出上一辈武学大师的精神气质,精美到犹如油画般的影像和构图,充盈着传统文化的气韵与风骨,成为近年来最具东方气魄和灵魂电影之一,而其中所蕴含的“孝”“忠”“义”等价值观也增加了其厚重感。
影视精品创作还要注重情感的共通性,让外国观众增强认同感。2016年1月,阿拉伯语版电视剧《父母爱情》在埃及国家电视台黄金时段“中国剧场”栏目播映。根据埃及广电联盟的统计,此剧收视率高达3.8%,观众人数达400多万。埃及国家电视台台长马吉德·拉辛表示,埃及和中国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两国在传统价值观上有相似之处。埃及资深媒体人侯赛因表示,埃及播出的中国电视剧都是反映家庭关系和社会现实的,容易让埃及观众产生共鸣,埃及市场对这类电视剧有强劲需求。阿拉伯语版中国剧连续在当地热播,培养了良好观众基础,在埃及电视市场树立了中国品牌。影视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跨国传播的影视产品而言,要将生活的共鸣、情感的共通融入作品之中。影视作品不仅要能反映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经验,更要体现共同的情感追求、价值观念以及人生感悟等。中国影视作品要想真正走向世界,就必须要有世界胸怀,关心和反映人类共同面对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情感问题等,并充分运用中华文化的智慧来探讨解决之道。除了情感认同,还要充分解决表达方式的问题。好的思想需要恰当的影视表达手段,好的内容需要到位的影视表现方式。在这方面,李安的电影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参考。他在拍摄《喜宴》时就充分考虑了西方观众的理解方式和接受特点,邀请美国影视界人士的参与,用西方人容易接受的商业娱乐包装来表现浓厚的东方文化韵味,最终取得了可观的商业成就。中国影视对外传播曾陷入过一个误区,认为要“强制性”地向国外观众灌输中国文化,循序渐进地在影视作品中引导和强化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但“移情”理论表明,在跨文化影视传播中,“推己及人”往往不如“换位思考”有效。影视创作需要充分了解和认识目标国的文化,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背景、内容、角色的定位,这样才能增进不同文化间传播的共通性,强化外国观众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中外合作是影视制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影视精品的制作过程也是将创作理念落实的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中外合作往往能吸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如果模式成熟、手法得当,这种多元文化元素往往能成为吸引不同国家观众的重要卖点。2006年,一部名为《通天塔》(Babel)的影片在全球引起轰动。这部影片是由墨西哥导演执导,法国、墨西哥和美国联合制作的。该片讲述了一起枪击案的跨国调查,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多国元素、异域风情就是这部多国合拍片的成功要素之一。开展跨国合作制片,这也是影视节目,尤其是影视剧实现对外传播的模式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影视剧对外传播的模式是“内销转出口”,即对已有的国产影视剧进行译制,然后面向海外播出、发行或出售。而跨国合作制片是“订制出口”,即针对国际市场进行影视剧创意、拍摄、制作、翻译和推广播出。跨国合作制片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国际市场和目标受众,通过聚合合作方的资源、经验、市场,充分提升影视作品的跨文化性和市场适应性。从运营层面来讲,跨国合作制片的优势在于其能将合作各方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构建了利益共同体。从创作层面来讲,跨国合作制片的优势在于充分综合了合作各方对于故事的理解、背景的设置、人物的设定、演员的选择等,在最大限度上求同存异,由此进一步拉近了与目标国家受众的文化接近性和内容贴近性。国际主要传媒集团都具备较为完备的国际化运作体系,针对目标国家电视市场的文化特点和政策环境采取相应的进入策略,其中合作制作和联合投资通常较为有效,因为国际传媒集团的节目制作技术和资金往往对目标国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例如,在拉美地区,巴西环球电视集团和墨西哥特莱维萨集团都积极开拓其他国家电视市场,它们的法宝之一就是合作制作和联合投资。墨西哥特莱维萨集团与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等国家的媒体合作开发针对本地市场的节目模式。
影视精品的制作还要注重“中性战略”的运用。所谓中性战略(Neutral Strategy)是指在影视节目制作时,考虑到区域性市场或国际市场的差异性因素,在对白口音、演员构成、拍摄地点选择等方面尽量满足目标市场观众的文化特点和心理需求,构建一种“泛区域”的身份认同。以拉美国家为例,当地一部中性战略的影视剧中的演员对白融入了多个国家的流行用词和时髦表述,演员阵容来自多个拉美国家,拍摄场景也包括多个国家的代表性城市或景观。与中性战略相关,“自然的合拍”正在成为国际合拍的一种重要的国际合作策略,力求合拍作品同时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需求。对此,要在剧本上下足功夫,在故事与各个故事发生地之间创造性地建立联系,由此拉近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接近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素是地点和人物,只有对故事发生地点、演员背景以及故事角色进行精心选择和设计,才能有效跨越文化的差异。
影视译制,是影视作品的翻译制作,是对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进行加工转换的艺术活动。影视译制主要包括字幕和配音两种形式。它将一部原版影视作品的对白或解说,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影视译制是一种语言转换,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相对影视字幕翻译,影视译制配音更为复杂。影视译制配音不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需要在配音导演的指挥下,由配音演员对原剧进行重新演绎,既要力求保持原剧精彩,又要符合目标观众的表达习惯和语言风格。实践证明,虽然英语、法语是很多国家的官方语言,但对于部分国家,如果能以当地民族语言配音,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都会大为提升。在部分国家中,以斯瓦希里语和豪萨语配音的节目在传播效果上要大大优于以英语、法语配音的节目。例如,《媳妇的美好时代》是首部译成斯瓦希里语的外国电视剧,在当地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视效果。其中部分原因是这些地区的观众文化程度有限,识字率不高,翻译成字幕并不能有效解决跨语言传播的问题。而且,当地政府官员认为,这是对他们民族语言的极大尊重。
影视精品的翻译实际上是对外电视的跨文化问题。不同文化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曾在中国外文局工作过的美国友人戴尔·毕斯多夫(Dell Bisdorf)曾这样风趣地形容中美之间的“文化鸿沟”:“美国人第一次听到中国京剧时就仿佛是听到3只猫和1支风笛在一个口袋里所发出的声音。而植根于另一种民间传统的美国爵士音乐对中国人的刺耳程度不亚于前者。”对外电视因为存在跨国、跨文化的特点,在节目内容和传播方式上都与对内电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会或多或少地阻碍电视对外所开展的文化传播。正因为如此,我国在进行对外传播时需要重视跨文化交流的问题。所谓跨文化交流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境。跨文化交流需要克服不同文化在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观层面的差异,形成有效互动。正如长期致力于对外传播实务与理论工作的沈苏儒所指出的:对外传播不可避免地要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这是对外传播有效开展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对象国之间的文化也存在差异,故而对外传播要采取“一国一策”的战略。正因为如此,影视精品译制配音(以下简称“译配”)要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采取“一国一策”的跨文化模式。首先,要充分尊重、严格过滤对象国文化中禁忌的内容。比如,使用乌尔都语译配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因片中内容涉及猪肉,而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国家,对此有禁忌,导致原片内容无法播出,甚至在我国国内从事乌尔都语译配的外籍专家都拒绝配音。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对《北京青年》的译配水平没有意见,但对片中出现异性亲密行为等镜头提出修改意见,不得不重新进行剪辑。
在电视国际传播中,影视精品与新闻节目相得益彰,在传播文化软实力和提升国际话语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正因为如此,美国等西方强国都非常重视影视精品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甚至不惜动用外交力量为影视精品出口开辟道路。例如,上世纪20年代,美国政府把“美国电影进入欧洲市场的准入”作为附加条件写进了1920年的合约,随后美国电影在欧洲市场如虎添翼。1921年,法国生产了150部电影,但到了1926年,本土电影产量降至52部,而进口的美国影片却有444部之多,占法国总票房的80%。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美国电影在欧洲的强势地位持续至今。我国在充分重视中国影视精品“走出去”重要性的同时,要从政策、机制、技术、市场、人才建设等多方面强化“走出去”导向的影视精品创作、制作、译配等领域的实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有真正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能逐渐倒逼国内影视产业的规范化、国际化、专业化,进而有效提升整个产业的实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 中央电视台海外传播中心
本文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融媒时代加强影视精品创作研究”(项目编号:GD16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