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比较多见的一类精神疾病,患者在思维情感方面有很多的障碍,病情反复,长期发展可能会演变成自杀,对社会的危害性比较大,该疾病需要及时的接受护理。人文关怀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生理都给予满足[1]。此次就人文关怀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使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有以下报道。
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0例。观察组有35例男性和25例女性,平均(34.5±6.5)岁;对照组有33例男性和27例女性,平均(33.5±4.5)岁。患者诊断后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两组一般性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文护理,具体如下。
1.2.1 提供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让患者获得规范、有序的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增强患者的治疗依赖性,提升治疗安全感[3]。
1.2.2 规范人文护理流程 提供导医服务,就诊指南,叮嘱注意事项,对就诊流程进行简化,配置合理的服务人数,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供优质的服务。
1.2.3 尊重患者隐私 患者可能会受到社会歧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尊严给予尊重,对患者的隐私给予保护,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
1.2.4 生活护理 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亲切的接待患者,主动帮助患者收拾床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在患者病情受控后,协助患者参与一些文娱活动,和患者主动交流,不要涉及敏感话题,鼓励患者,提升患者治疗信心[4]。
1.2.5 出院后的护理 患者出院后仍需要继续接受药物治疗,医院可以延伸护理范围,提供家庭康复护理,定期随访,了解治疗前情况,对遇见的问题积极的给予解答,做好社区宣传工作[5]。
(1)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包括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等因子;(2)生活质量(SF-36),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等方面。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焦虑评分为(6.45±1.4)分,对照组为(15.13±3.5)分,观察组思维障碍为(5.58±1.3)分,对照组为(14.13±3.6)分。敌对猜疑为(5.89±1.4)分,对照组为(11.05±2.2)分。观察组的焦虑、思维障碍、敌对猜疑等评分比对照组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为(76.47±10.40)分,对照组为(61.34±9.2)分,角色功能为(61.75±9.8)分,对照组为(52.36±9.10)分。精神健康为(68.70±11.30)分,对照组为(54.60±12.5)分,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精神健康评分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关注患者心理痛苦的缓解,努力提升患者的素质,增强患者社会适应性[6]。这对于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开展有效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状态等来进行针对性的人文关怀护理。
医患沟通中进行人文关怀护理能够给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积极主动的接受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社会适应性[7-9]。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焦虑、思维障碍、敌对猜疑等评分比对照组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精神健康评分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在未来的护理服务发展中将会越来越重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和生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精神患者属于特殊的患者群体,与其他类型的患者相比,需要更多的耐心、关怀和关爱,更需要体贴、温暖和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服务,为其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精神症状。
综上所述,现代医疗水平提升后,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比较高,医院的护理中,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对人文护理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文需求给予了解和满足,提供优质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
[1]童小均.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 1665-1666.
[2]王雪娣. 人文关怀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5): 444-446.
[3]韦小玉,李晓芳,张丽娜.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国伤残医学,2012,20(2): 82-84.
[4]张春霞. 人文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 1907-1909.
[5]杨慧强. 人文关怀护理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3): 719-720.
[6]陈维香.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效果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2013,26(5): 385-386.
[7]魏月玲,李遵清. 精神科开放病房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 323-327.
[8]苏勉,王彩琴,卓剑芳,等. 人文关怀及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5): 2169-2172.
[9]李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开放性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