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渔鼓祭祀舞蹈田野调查
——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穆墩岛“敬大王”仪式

2017-01-28 13:30
黄河之声 2017年13期
关键词:渔鼓洪泽湖神灵

陈 闯

(淮安文化艺术学校,江苏 淮安 223003)

洪泽湖渔鼓祭祀舞蹈田野调查
——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穆墩岛“敬大王”仪式

陈 闯

(淮安文化艺术学校,江苏 淮安 223003)

“敬大王”仪式是集洪泽湖渔区渔民传统宗教信仰、民间风俗、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祭祀仪式活动。“敬大王”仪式拥有十分浓郁的洪泽湖文化气息,如祭“金龙四大王”时要跳《魏征斩小龙》、《刘文龙赶考》及拜“大王庙”等内容,都体现了人们与洪泽湖只见所存在的密切联系,促使人们敬畏湖神的思想意识和“天人合一”传统观念的写照。

穆墩岛“敬大王”仪式;渔鼓舞;风格特色

2016年4月11日至15日(农历四月初五至四月初九),笔者前往泗洪县半城镇穆墩岛村,对在穆墩岛村大(dai)王庙内举行的“洪泽湖敬大王”仪式活动进行了实地考察。“敬大王”仪式是集洪泽湖渔区渔民传统宗教信仰、民间风俗、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祭祀仪式活动,其中“洪泽湖渔鼓”已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在全球经济日新月异发展的21世纪,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中国的乡村也在发生着飞速的改变,这些改变已经使得部分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并在不经意间悄然离去。因此,在如此背景下还能见到由村民自行筹集资金操办传统的“敬大王”仪式,就显得格外难得和可贵,也正因为如此,笔者对亲历如此传统的仪式活动尤为珍惜。

一、“敬大王”仪式的传说及由来

穆墩岛渔民敬大王仪式起源于唐代相传当年,一个姓许的书生四月初八赶考途中乘船到穆墩岛,即将上岸时,突起狂风,船翻,一船人全部落水。该书生奋力将落水者全部救上岸,自己却被湖水淹死,岛上的渔民感念书生救命大德,在岸上修建庙宇,为其塑金身,供后人永远祭拜。书生的行为也感动了上苍,玉皇大帝封其为“洪泽湖大王”。从此,洪泽湖大王便在岛上和湖区安身下来,也成为穆墩岛上渔民信奉的唯一神灵。

现在当地民间仍流传着“逢年过节烧纸钱,有钱没钱敬大王”之说,穆墩岛渔民仍沿袭着四月初八敬大王的习俗。

二、敬大王仪式的内容与特征

一个祭祀仪式可大可小,既可成为个人行为或家庭行为,也可成为氏族行为或社区行为……只要采取祭献、娱乐等手段沟通、亲和并求助于神灵的行为,无论神灵对象是天神、地祗、人鬼、祖先或任何超自然的灵物,这类行为原则上可以成为“祭祀仪式”。“敬大王”仪式是穆墩岛渔民祈福求愿保平安的祭祀活动,洪泽湖区域的渔民普遍都有“敬大王”习俗。

1、“敬大王”仪式的内容

(1)仪式的空间结构

场地:“敬大王”举办地点设在穆墩岛大王庙内

祭坛:祭坛设在大王庙正殿东侧,坛前悬挂长约7米,宽约1.5米的“神门吊挂”,属于民间刻纸剪纸工艺。正中间为所祭拜的以金龙四大王为首的36大王72守将的神像。两侧悬挂金银元宝。祭坛东侧地面放置一个祈福金蓝。

祭品:在6米长的供台上摆放着五谷杂粮、水果、点心、酒水等祭祀用的物品。

(2)祭祀的时间结构

“敬大王”举行的具体时间在四月初八,整个祭祀活动总时长一般为一至五天,而此次穆墩岛敬大王祭祀活动从准备到结束为期五天。整个祭祀过程由请神、唱神、送神三个部分组成,完整的程序结构反映出穆墩岛渔民有始有终的圆满仪式行为。其中具体程序主要有10项。

第一项:树旗。早上6点,四位渔鼓艺人端坐在祭坛前,敲击渔鼓,诵唱祭文后,所有现场的村民来到大王庙东西两侧,在锣鼓声中齐心协力各竖起10米高的插有大王旗的旗杆。

第二项:悬挂“神挂”。在祭坛正中悬挂金龙四大王神像及其他神像,厅堂正中表演区域上空悬挂七彩符纸,表演区域与观众区域间悬挂红色剪纸与金元宝组合而成的挂件。

第三项:请大王。鞭炮声中,一名渔鼓艺人诵唱祭文,其余六名渔鼓艺人敲打渔鼓,盛请大王。2名渔鼓艺人拿着沾了公鸡鸡冠血酒的银针,在祭坛的神像上画符,并用一面镜子照于神像上,然后再将粉涂在画像上,诛神归位。

第四项:供祭。在大王像前摆上各种供品,仪式结束后,参加祭祀仪式的村民可将供品带回家食用。

第五项:起酒火。在供品两侧摆上酒杯,蜡烛,香案并将酒杯斟满酒,点燃蜡烛。

第六项:敬大王。由坛主带领参加仪式的村民向大王像跪拜叩首,行跪拜之礼。

第七项:唱神。在大王像前,香烛点燃后,由专门的渔鼓艺人表演,在此次敬大王仪式活动中,共表演了四出大戏,分别是《魏征斩小龙》、《刘文龙赶考》、《还乡记》、《张郎休丁香》。

第八项:挂彩,又称“劈刀子”祭祀执事在大王像前念咒语,用刀划破自己的左臂,直至流血,以表现大王神武。然后用符纸将血擦去,伤口便不再出血。

第九项:杀生,在大王像前宰杀牲畜、猪两头、羊四只、鸡五只、鸭一只、鹅一只,并放置于祭坛前。

第十项:送神。一名渔鼓艺人,在地上滚动,默念咒语,金龙四大王附体,在对此次祭祀活动一一评说后,到大王庙外洪泽湖边跪拜,鸣炮,礼成。

(3)关于“传统剧目”

洪泽湖渔鼓代表作有《张郎休丁香》、《魏征斩小龙》、《唐王游地府》、《刘文龙赶考》、《还乡记》等十几部。每一部的戏文长度不等(三百句到上千句),每句11字或14字。内容基本上是故事性较强的长篇叙事诗,船歌风味浓郁,唱词格式公正并讲究押韵。有独唱、对唱、帮腔、齐唱等形式,中间还插有对白。

(4)关于“渔鼓”

渔鼓,又称端鼓,形似葵扇圆形,以铁环形框架蒙上一层羊皮,也可以用狗皮或鱼皮制成,鼓上有柄,柄长17公分左右,柄尾有一类似圆形或棱形铁环,环周有三个铁环,每环再串系三个小铁环(或铜环)。演奏时,随表演者的动作和音响效果的需要,摇动渔鼓,则鼓声咚咚,环声铛铛。鼓键,又叫鼓鞭,以40公分以上的竹篾为之,键端下部稍作粗凸。祭祀祈祷时,渔鼓艺人在挂满神像或驱鬼符的神坛前,口里窃窃絮语,喃喃吟咏,似唱非唱,如祝如诉。

2、“敬大王”仪式的主要特征:

独特的洪泽湖环境造就了穆墩岛渔民祭祀文化的独特性,使该渔区的民众生活方式、风情民俗、历史传统及宗教信仰都具有明显的渔区文化特征。洪泽湖带给人们充满神奇遐想的同时,也造就了渔家人坚韧不屈的性格。为了亲人出湖平安并获取丰收,人们便幻想出各种“神灵”于危难之时前来相助。久而久之,祭拜洪泽湖大王神便成为渔区百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也是穆墩岛“敬大王”仪式形成的主要原因。

“敬大王”仪式拥有十分浓郁的洪泽湖文化气息,如祭“金龙四大王”时要跳《魏征斩小龙》、《刘文龙赶考》及拜“大王庙”等内容,都体现了人们与洪泽湖只见所存在的密切联系,促使人们敬畏湖神的思想意识和“天人合一”传统观念的写照。此外,“敬大王”是以“神灵”为核心,以村庄为单位,集宗教、宗族、娱乐为一体的大规模民众性传统祭祀仪式。它主要通过献祭、献舞等手段,取悦“神灵”,以达到沟通信徒与“神灵”之间的亲和关系,达到保佑全村风调雨顺,人人平安的目的。

穆墩岛敬大王仪式还具有形式上和风格上的独特性,其中以小戏、小品、歌舞形式参与祭祀的行为及整个仪式过程有机的相互连接,使舒缓优雅的祭祀舞蹈风格与其他地区隆重庄严的祭祀舞蹈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仪式的时间结构张弛有序,并富有一定审美性,以吸引民众为目的,是“敬大王”仪式舞蹈独具特色的亮点。

三、穆墩岛“敬大王”仪式中的“渔鼓舞”

1、“渔鼓舞”的分类

“敬大王”是洪泽湖渔民传统的祭祀活动。在“敬大王”仪式上表演的舞蹈统称“渔鼓舞”。渔鼓舞包括单人、双人、三人和六人舞蹈形式,穿插在仪式的唱神环节进行展示。在此次表演的四个剧目中,以上四种形式均有出现,例如开坛请神中的单人祭拜舞,《魏征斩小龙》中两小鬼的双人“激辩”舞,《还乡记》中张秀孺夫妇与船家“五更摇”三人舞,仪式中六人“穿花”舞等。

以上提到的舞蹈部分统属于祭祀舞蹈种类,从整体风格及动作来源上可分作两类,一类是气氛庄重严肃以行礼叩拜动作为主的舞段,该类舞段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并富有极强的仪式感,其自娱及娱人成分不明显,例如“开坛请神”“穿花”舞段。二类是动作风格相对轻松及富有生活气息的舞段,以“激辩”“五更摇”“劝酒”为代表,“激辩”、“五更摇”等动作大多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交谈,划船等,而“劝酒”舞段是表演者在轻松、自由的节奏中,全身呈现随船摆动的舞蹈形态。该类舞段虽然具有生活化倾向,但始终保持与仪式整体的密切关系,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2、“渔鼓舞”在仪式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切传统习俗与传说,都会由一代代人通过传统仪式以及口口相传得以保存和流传。穆墩岛“敬大王”仪式是由多种内容构成的,而由渔鼓艺人手持渔鼓表演的“渔鼓舞”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渔鼓舞”通过人体动作语言,将“神界”不可见的无形信仰——神的意志,转化为有形的,具体直观、生动可感的形象,传递给“凡界”百姓,成为祭祀仪式传达信息的重要方式与载体。

但是,在渔鼓艺人通过舞蹈方式传递“神灵”旨意以及取悦“神灵”之外,还需要满足百姓的视觉需求和达到自身娱乐的目的,这也是中国祭祀仪式中融合了大量乐舞活动的主要原因。“尽管膜拜活动起初另有目的,但对人类来说它毕竟是一种娱乐……。膜拜本身也是美的。”对于广大百姓来说,祭祀需要庄重的同时也需要唯美的装点和展示,而舞蹈行为正是可以满足此项需求的行为。在“敬大王”仪式的十个程序中,每一个程序都贯穿了歌舞在整个仪式中,舞蹈性较强的“请神”、“唱神”、“送神”三个程序,也正是整个仪式的主体部分,由此说明“渔鼓舞”在传统仪式中已成为既具有祭祀性又具有观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3、“渔鼓舞”风格特色与动作分析

开坛请神舞

(1)内容描述

该舞主题表示渔鼓艺人诵念祭文,盛请湖神降临

(2)角色安排

角色分为:主祭祀,念唱渔鼓艺人

(3)做法道具

六面印有所请神灵的令旗,铜铃:形似牛眼,铜质,响铃清脆。头冠:具有道家文化的头饰。

(4)表现形式

独舞。先由祭坛右边站立的一位念唱艺人开始,主祭祀手持铜铃,细碎节奏的铃声代表“各路神灵”骑马而至,六位渔鼓艺人敲击渔鼓,随即主祭祀站立,向前迈步行礼动作,然后退回,这套行礼动作重复三遍,然后再向神坛单腿跪地,磕头。起身时,双臂打开。此动作向其他三个方向各重复一遍,然后手拿令旗分别向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位绕臂、转腕出旗,随后直立上身摇动铃铛,再向前行礼三遍,自转做垫步下场。

(5)“垫步”动作形态

①节奏型与呼吸型:该动作以三前一后四拍为一个完整动作,速度平均,自然呼吸型。

②步伐:迈步幅度较小。

③显要动作部位及其动作:以脚下步伐的一起一伏带动全身左右晃动,脚部为显要动作部位。

(6)舞蹈特色

主祭祀使用富有船上行走的“垫步”贯穿全舞,上下动律的“垫步”突出神灵端庄而又不失活力的特点。主祭祀面向四方行跪拜之礼时,动作舒展,大气,富于艺术性。

四、结语

通过对穆墩岛“敬大王”仪式多方位的整体考察,可以判断该仪式具有较成熟的艺术品质虽然目前它的文化样式变化缓慢,但是伴随着其原生形态环境的变化与破坏等因素,笔者认为它的未来不可预知。因此,我们不能仅期待着文化自身的保护,而要对其投入更多的关爱。起码我们可以做到在关注世界变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关怀与守望,守望着文化现象与人类生命的关系、民间舞蹈与民族的关系、舞蹈与人类内心的关系。但愿所有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心中永远保留着这份守望,为人类的精神与文化打造心灵的居所。■

[1]薛艺兵.神圣的娱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2]《洪泽湖志》编纂委员会.洪泽湖志.方志出版社,2003.

[3]黄小明,胡晶莹.舞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陈闯(1984-),男,淮安文化艺术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猜你喜欢
渔鼓洪泽湖神灵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地方保护经验对零陵渔鼓保护和传承的启示
国内渔鼓分布情况探析
洪泽湖绿
洪泽湖渔家
What a happy day!
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神灵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