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聚全,罗军燕,卢 静
1.河北地质大学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2.地质出版社,北京 100083
教育论坛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地学教育的新使命与新机遇
张聚全1,罗军燕2,卢 静1
1.河北地质大学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2.地质出版社,北京 100083
目前地学毕业生面临新的就业危机,地学教育应当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培养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专业地学人才,也要培养具有地学专业背景、能够从事跨专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国家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视,地球科学作为科学素质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科普价值。同时,科普领域也必然存在大量的就业机会,是地学类毕业生潜在的就业市场。
科学素质;历史使命;地学教育;
中国地学教育从无到有再到强,百年来虽经历一些波折但始终向着良性方向发展。目前地学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就业问题。导致就业问题凸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不好,矿业整体不景气,矿业勘查投资减少,用人单位用人需求减少;二是经过近十年的扩招,目前地质类专业毕业生规模较大。各个用人单位经过十年来的补充,人员基本饱和,地质专业的人才供需发生逆转,矛盾日益凸显。在此情况下,应当调整地学人才培养目标,既要保持传统,继续培养专业基础厚实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又要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和多学科知识背景、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跨专业复合人才。我们要转变地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思路,开拓就业新途径。本文从中国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历史使命入手,分析了科学普及和素质教育相关领域的巨大就业前景,是地学类毕业生潜在的就业新方向。
我国地学人才的培养从无到有,经历了几个阶段,不同时期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赵鹏大院士回顾中国高等地质教育百年发展时,将其分为四个主要阶段[1]。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前起步探索的40年。这期间,开设地学专业教育的大学很少,毕业生也少。据统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设地质学科的高等学校仅9所,全国从事地质、矿业工作的科技人员仅299人。1909—1949年,全国累计培养了700多名地质专业大学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二阶段是1949—1966年迅速发展的17年。截至1966年底,全国设有地质系或地质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了33所,仅地质部所属院校就培养出了研究生564名、本科生3万余名、专科生2549名。第三阶段为1966—1976 年遭受破坏的10年。“十年动乱”使我国高等地质教育遭受了巨大摧残和破坏,全国各高等地质院校系培养的大中专毕业生不足3万人。第四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恢复与跨越的30多年。至1995年,共为国家培养出近30万名各类地质专业人才,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1-2]。
《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的研究报告指出,地球科学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对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地质和矿业的发展与社会和经济发展休戚相关,其繁荣与萧条及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具有高度的吻合性,对地学教育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百年来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的过程中,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学教育为祖国培养了大量地质人才,满足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开始更加重视“质”的发展,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进行减产和升级改造,这势必影响大宗矿产品的消耗,降低相应的地质勘查投入,减少相应领域的用人名额。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在深入进行,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地球科学的研究,不仅涉及人类的生存、发展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还是研究及认识宇宙和生命起源演化的主要科学门类。地球科学的教育,不仅能够传播地球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看待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地学教育普及科学知识的历史使命必将越发重要。
国务院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及国际和国内矿产资源需求的旺盛,国内地质工作人员就业形势明显地好转,就业市场中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现象。然而,最近几年这种状况很快又发生了逆转。据统计,2016年地质类毕业生人数是124764,岗位需求人数是30710,两者之比达到了4.06,也就是说一个岗位有四个毕业生去竞争。2016年矿业类毕业生177156,岗位需求人数53539,两者比值也高达3.31。两者的就业难度位于所有专业的第二和第三位。我们姑且不论这份数据的准确性,近两年来,地质类毕业生就业困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刚刚恢复元气的地学教育来说,从减少毕业生数量入手破解就业难题无疑是下下之策。如何开拓地学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才是当前地学教育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地学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特别要改革和转变地学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
赵鹏大院士曾提出中国地学人才培养需要解决好的几个关系,其中重要两条是:(1)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2)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万天丰[4]教授论及“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时也认为,其“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目前,我们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于加强专业教育,培养高、精、尖的地质人才,这无疑是对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下我国地学教育规模扩充过快,在矿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地学毕业生供大于求,而且这一状况可能会存在较长时间。我们培养地学人才的思维和模式应当适应当下就业情况,进行分层次和分对象的多元地学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坚定地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专业地学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具有地学专业背景,能够从事跨专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具体的培养机制和方案,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双学位等一系列培养模式的改革来实现。
2016年4月,由科技部、财政部、中央宣传部牵头,中央组织部等20个部门参加制定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简称《基准》)发布,其目的是建立监测指标体系,为公民自身科学素质的提高和评估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该《基准》共包含26条基准,细分为132个基准点。其中第14条基准即为“掌握基本的地球科学和地理知识”,其下又分为六个基准点(第62—67基准点)。这说明地球科学知识是国民科学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要一环。随着《基准》的发布,地球科学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必将受到重视,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必将成为地学教育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使命。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质,增强社会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和内容。2006年初,国务院颁布并开始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其中将“科学素质” 定义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3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左右的我国公民基本理解科学过程和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中国科协在2001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分别为1.40%、1.60%、3.27%和6.20%[4-6]。虽然比例逐步在提高,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科学素质与学历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也仅为40.47%,大学专科和高中(中专、技校)分别为20.83%和10.40%。这表明我国的科学普及工作任重而道远,学校教育中也存在科学素质教育的缺位,应试教育的状况亟待改变。
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范畴涉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生存发展和人类本身的起源演化的认识,对地球科学知识的正确掌握和充分了解不仅涉及个人的知识和素质层面,更加涉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地球科学应当成为一门基础课程在中小学和大学中广泛开展,而非只作为地质专业的专业课程[6]。关于地学教育的科普作用,老一辈的地质学家早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地学教育改革中进行了大力的呼吁[6-8]。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国民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应当有更大的呼声将地质教育纳入从小学到大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中。
随着时代发展,各专业和学科的就业越来越多元化。地学类毕业生应当适应这种变化,投身到更广阔领域中寻找创业机会。笔者就个人理解,列出了如下潜在的就业领域和方向。
(1)动漫产业。动漫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家着力推进了本土动漫产业的发展,其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地球科学领域有着十分丰富的素材,其与动漫产业相结合,不仅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将促进地球科学知识的全民普及。
(2)科普读物出版。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出版的地学类科普读物超过60种,其中的译著占50%左右,这较2010年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观。笔者同时发现也有一些退休的老教授投入到了地球科学的科普事业中。但是,我国作者编著的科普书籍普遍是面向青少年的知识性读物,缺乏面向更低年龄段的趣味性读物。随着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自然知识的学习,科普书籍及其衍生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地球科学丰富的知识体系为科普读物的写作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题材,而年轻的地学毕业生有着现代思维和表达方式,更可能创作出符合青少年口味和需求的科普读物。
(3)地质旅游。近十几年,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不少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省级地质公园,这些地质公园目前普遍存在缺乏专业讲解人员、科普功能无法发挥等问题。这也为地学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就业方向。
(4)电视电影。电视和电影有着很大的受众群体,是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媒介。目前,我国缺乏像BBC地球形成的故事(Earth story)和行星地球(Planet Earth)这样优秀的纪录片。我国丰富的地质资源为相关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无尽素材,有着相关特长和技能的地学毕业生可以尝试与电影电视制作人合作进行相关作品的制作。
(5)青少年课外素质教育。目前,青少年的课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课外教育的市场十分巨大。每年寒暑假参加各类游学和夏令营活动的学生逐年递增,地学夏令营或地学主题的游学活动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潜在市场十分可观。
[1] 赵鹏大.中国高等地质教育的百年回顾和科学发展[J].中国地质教育,2009,18(4):1-6
[2] 毕孔彰.胡轩魁.新中国高等地质教育事业发展五十年[J].中国地质教育,1999,8(3):33-40.
[3] 赵鹏大.地质教育改革:若干观点、情况及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0,9(1):3-7.
[4] 万天丰.关于“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指导思想[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2):47-51.
[5] 何薇,张超,任磊.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J].科普研究,2016,62(3):12-21.
[6] 周祖翼.英国高等地质教育概况与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1996,5(1):57-62.
[7] 毕孔彰.高举伟大旗帜,发挥协会功能,努力推进地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中国地质教育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上的工作报告(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日) [J].中国地质教育,1998,7(1):19-24.
[8] 刘粤湘,余际从,薛梅,等.中国地质类科技人才现状调查及培养、成才环境比较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08,17(1):128-140.
Title: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Quality of the Whole Nation —the New Mission and Opportunity of Earth Science Education
Author(s): ZHANG Ju-Quan, LUO Jun-Yan, LU Jing
scientific quality; historical mission; education of earth science
G640< class="emphasis_bold"> 文献标识码:A
A
1006-9372(2017)03-0001-03
2017-02-20。
2016年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研究课题(JRSHZ-2016-03021)和河北地质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联合资助。
张聚全,男,讲师,主要从事矿物学、矿床学、岩石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投稿网址: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张聚全,罗军燕,卢静.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地学教育的新使命与新机遇[J].中国地质教育,2017,2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