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婷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演进轨迹及动力系统
侯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和全面发展三个历史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理念由择业指导转变为生涯辅导;课程地位从高校的边缘走向中心;课程实施由经验型走向科学化。政府、高校、大学生是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的动力因素。政府的政策扶持、高校的实践探索、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不断完善的动力系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演进轨迹;动力系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为适应我国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1]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落实国家就业指导政策的主要载体。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历史梳理和总结,对政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高校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改革以及推进大学生个人实现顺利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
(一)萌芽时期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始于个别学校的自觉行为。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开设“生涯规划”等相关的辅导课程,拉开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序幕。之后,由于我国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986年,深圳大学首开改革开放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先河,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就业指导中心,主要职责是通过开设就业辅导课,创办《就业辅导报》,搜集职业信息,组织用人单位开展招聘,来帮助大学生择业就业。[3]此后,在深圳大学的引领示范下,一些高校开始了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我国实行统包统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缺少开展就业指导的环境,造成就业指导工作不受重视,所以,这一时期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虽有发展,但规模和速度都极为有限。
(二)初步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要求,我国开始推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体制的改革使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施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成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发展的一致需求。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学校有计划地开设就业指导课或讲座,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前的各种准备。1995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建议,在高校高年级中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并加强教材编写工作。这一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由个别院校的实践探索上升到国家层面,进入了政府政策引导、普遍规范发展的历史阶段。
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也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由于存在历史局限性,造成国家出台的指导意见存在很多不足,如指导对象仅限于毕业生、就业指导观念陈旧、指导形式单一、指导工作的“季节性”等;(2)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小众化,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分配中的从属地位没有明显改变,以及就业指导对毕业生的就业成效不高等原因,导致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面动力不足,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高,处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边缘。
(三)全面发展时期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立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同年,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的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更为宽松的实施环境以及更加强烈的就业需求,进一步凸显了以服务于大学生就业为指向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2003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日常教学。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详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性质与目标、主要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评估、教学管理与条件支持。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此后,国家在每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都有所强调,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一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进入课程建设的大发展时期,课程进一步普及,课程体系更加完备,课程实施更为规范,制度保障更加有力。
(一)课程理念:从择业指导到生涯辅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理念经历了从最初的辅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向关注全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由关注大学生短期的初次就业向长期的职业规划转变。[4]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对象的全员化。早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以“人职匹配”为理论指导,以学生就业安置为目标,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集中在就业阶段,面向毕业班学生进行。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的转向,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大学生,既要关注毕业班学生的需求,以职业选择、准备、就业和适应为工作重点,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同时,也要关照其他各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以教育大学生学会自我适应、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为重点,为大学生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2.课程实施的全程化。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就业指导也必须贯穿于整个大学生生涯的动态过程,而非毕业时静态的人职匹配。[5]课程实施的全程化,既表现为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要贯穿高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结合不同阶段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重点问题和个体需求差异,分阶段、持续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也表现为就业指导课程理念要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各学科教学、学生教育活动、高校管理工作等途径,全方位地对学生开展生涯发展教育。
3.课程内容的拓展和丰富。以择业指导为理论基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包括就业政策的解读、就业技巧的培训、就业信息的收集以及就业观念的教育等内容,其目标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行为规范,掌握求职技巧,正确选择职业。而生涯教育概念的引入,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转向强调人的生涯意识的培养与教育,重视学生个体对自己职业的规划和选择能力的提升。因而,在课程设计上又新增了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以及市场实践体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地位:从边缘到中心
1990年,《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应有计划地开设就业指导课或讲座。1995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提出,将就业指导课作为选修课试行。2007年,《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并要求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2009年,《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高校要“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自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政策上完成了从“鼓励和提倡开设”到“必须开设”,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进化”。
这种过渡和演进并不是课程性质的简单变化,而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不断完善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以必修课的形式存在,成为高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表明其地位和作用在制度上得以确认和保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已逐渐从高校工作的边缘走向中心,在高校课程及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三)课程实施:由经验型转向科学化
1.授课师资的专业化。我国政府和高校一直在推进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非常重视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自1994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每年筹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和任课教师培训班,为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培养师资。在授课教师的资质上,国家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由学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德育工作人员担任,并从1999年开始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从而提高了就业指导教师的准入门槛。同时,国家还从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身份待遇,支持就业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等方面着手,鼓励教师努力提升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2.教学研究的规范化。(1)教研室的成立。2009年底,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就业指导教研室的成立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编写、教学与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师资培训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教学标准的出台。《教学要求》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化建设作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准备,进一步推进了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由经验指导向科学规划的深刻转型。[6](3)教材的规范建设。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部分。初步发展时期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主要使用由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教育部等政府部门集中编写、出版的统编教材。随着就业指导课在高校的推广和普及,高校也加强了教材的本土开发和编写,为本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4)教学监督与评价的加强。教育部多次强调,要重视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检查,一方面,通过经常性的教学检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秩序、教学效果进行规范管理;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课程观摩、交流,评选出一批示范课程和精品课程。最后,通过分析监督检查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激励反馈机制,从而调动就业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课程实施形式的多样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既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系统传授,也重视学生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培养。单一的班级集中授课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因而,要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讲座、论坛、培训为补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实施形式。这既是对大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必要举措。
政府、高校、大学生是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三个动力因素,这三个因素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走向完善的动力系统。
(一)政府的政策扶持
政府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动力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政府角色的转变。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分配政策的改革,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也发生了从完全包办到半管制,再到服务型角色的历史转变。[7]角色的转变需要政府转变工作方式,从直接参与大学生就业分配的微观事务领域中退出来,转向宏观调控的方式。作为大学生就业分配的多元主体之一,出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相关的政策,是政府介入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2)政府促进就业职责的实现。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方式,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而保持就业形式稳定,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3)政府其他工作开展的需要。政府有必要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行业、就业地域、就业形式做出宏观的指导,以使人才的流动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政策支持是政府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式。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政府在实施机构、师资力量、授课方式、学科建设和组织领导等方面都提出了确保课程实施及科学化建设的意见,为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组织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编写统编教材、组织中国职业生涯规划国际论坛、举办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硕士培训班、支持就业专项课题的申报和研究等,也是政府除立法、行政手段之外,服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另一有效途径。
(二)高校的实践探索
高校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的动力来自三个方面。(1)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9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履行法律责任的重要途径。(2)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要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全面服务于毕业生就业创业,才能提升高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赢得社会支持,获得长久发展。(3)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崇高使命。就业指导课程以生涯辅导为理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早于政府的指导和干预,是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的重要助推力。(1)课程开设进一步普及。2007年以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被多数高校纳入教学计划。[8]同时,查阅各本科类高校的教务处、招就处、学生处的网站也发现,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2)推动学科建设。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已经尝试设置就业指导的硕士、博士专业方向以及硕士学科点。(3)多元化课程实施体系的探索。2000年,北京市学联等单位发起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所首都高校开展“2000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4)加强课程研究。各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经验交流和理论研究。2005年,河南省举办“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论坛”;2006年,华南师范大学举办“广东省高校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高层研讨会”。同时,有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研究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也不断涌现,数量和质量逐年攀升。
(三)大学生的需求驱动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现实需要是就业指导课程发展最直接而原始的动力。“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时代,政府将就业的自主权让渡给了学校和毕业生本人,毕业生作为拥有自主支配自身择业权利的供给方进入毕业生就业市场,按照个人能力、条件参与市场竞争。因此,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成为众多大学生的迫切需求。这种现实需求,倒逼政府和高校必须不断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使之成为帮助大学生成功择业、顺利就业的一种较为便捷、有效的途径。
大学生的现实需要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形式的改革。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大学生不仅需要重视就业技能短期的培训和提升,而且更加需要重视发展潜能的长期教育和培养,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课程的实施应面向全体大学生,实施的过程应贯穿于学生大学阶段的始终,贯穿于高校所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必须考虑学生的群体共性和个性差异,采用多元多样化的课程实施形式,从而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1]周妍.浅谈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9):142-143.
[2]刘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46-50.
[3]朱永平.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1.
[4]朱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解读与思考[J].就业与创业,2009(7):33-35.
[5]王正斌,李春雷.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与发展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50-54.
[6]马艳芬.从边缘到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演进历程及重要转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08-112.
[7]赖德胜.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政府职责[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8):10-12.
[8]王莎佳,钱文彬.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教育与职业,2011(8):80-82.
[责任编辑盛艳]
侯婷,女,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助教,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
G642
A
1674-7747(2017)06-0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