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俊
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新条件
贾文俊
广电人普遍认为,优秀的内容能够挽救收视率。但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上的优势很难转化为收视率,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消解了内容上的优势。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必须满足新的条件:定制内容才是王牌,媒体融合才能带给内容质的变化,直播可以充分发挥内容优势。
内容为王 ;定制 ;媒体融合 ;直播
近年来,传统电视媒体在走下坡路,广告经营和节目收视率双双下滑。一些城市台甚至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窘况。一直以主流媒体自居的电视媒体,何以走到了今天?一个主要原因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传播渠道日趋多元化,特别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出现之后,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得信息,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入行门槛,采编新闻不再是专属于记者的职业,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也不再受限于传统媒体,在信息接收的方式上跳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足以引起电视人的警醒 :截至 2016 年底,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三年来第一次出现下滑,由 2015 年底的 2.39 亿户跌到了2016年底的2.23亿户,跌幅达 6.7%。这一数据说明,公众远离电视媒体的速度正在加快。
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电视行业早就感到了阵阵寒意。为了挽救电视的下滑颓势,很多广电人把“内容为王”奉为不二法门。但是,新媒体时代,内容依旧为王吗?
确实,好的内容能够更多地吸引眼球。近期,一部火遍全国的电视剧的走红,似乎再次印证了一个理念,优秀的内容能够挽救收视率。
然而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说,好的内容虽然暂时带来了收视率的回升,但依靠一部优质电视剧,就真的能够从此把观众唤回到客厅吗?这样的想法过于乐观。虽然收看热播电视剧的观众大幅增加了,但这些增加出来的观众,大多只是从一个频道跳到了另一个频道,电视收视的总人数变化不大。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电视的滑坡体现在整个行业上,靠内容的拉动让收视率在各频道之间此消彼长,是否能够让电视战胜新媒体而获得生机,笔者认为难度很大。
退一步说,电视剧作为IP产品,属于一种稀缺资源,因受到法律的保护而无法被复制,但节目创新的空间比电视剧小,从形式上来说也更容易被复制和模仿。《非诚勿扰》火了,全国一下子出现了很多同类节目;脱口秀节目火了,同样的节目遍地开花……在电视行业内,虽然同类型的节目在质量上存在着差距,但无论哪个电视台,都难以在内容上取得绝对优势。在 2016 年的“天价鱼”事件中,常州电视台《天天 315》栏目,第一个采访到了事件中的消费者陈先生,该栏目的报道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逆转了事件的发展方向。但是这则独家报道并没有提升栏目的影响力,因为该栏目对“天价鱼”事件的独家报道刚上荧屏,几分钟之内就被其他媒体纷纷转载,而且在转载的过程中,除了极个别严谨的媒体,大多数媒体没有注明信息的出处。
传统媒体一直信奉“内容为王”,追求在内容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过去,内容上的优势确实能带来收视率,但现在,内容上的优势很难转化成收视率,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已经消解了内容上的优势。
智能手机大多自带浏览器,这些浏览器并不生产内容,但是却能够向用户不断推送内容。浏览器发送的内容来自各种媒体,有网站、论坛和各种传统媒体。仔细观察,浏览器发送的内容其实都是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定制”的。因为浏览器会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计算出用户的兴趣和爱好。譬如用户曾经查询过肝癌相关方面的信息,浏览器就会根据这个关键词,隔三岔五地向用户发送肝癌方面的信息……这是今日头条开创的机器算法,充分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和使用习惯,用户需要什么,它就定制并提供给用户需要的信息。
电视媒体可从中借鉴到什么?
笔者认为,无论是在内容生产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传统媒体已经做到了极致,新媒体并不是对手。既然如此,为何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日益萎缩?因为传统媒体所强调的“内容为王”的结论其实经不起推敲。
(一)内容的生产时效不强
在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发现并生产内容,已经不再是记者的专利。只要拿起一部智能手机,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随时可以把记录的内容通过网络与他人共享。职业记者的数量毕竟有限,不可能事事都在现场。所以在某些重大事件上,传统媒体失去了引领舆论的能力,在生产内容的过程中反而被新媒体牵着鼻子走。
另外,电视生产内容的过程较长,一个题材从申报开始,到形成节目在规定的时间点上播出,少则几个小时,多则需要几天时间。跟新媒体相比,电视新闻权威性有之,但时效性不强。
(二)内容的传播对象不明
大到一档时长数小时的电视栏目,小到一条几十秒的电视节目,竭力要在有限的时空维度上,尽可能地招来更多的观众前来消费信息,因此它生产的内容总想满足更多人的口味,凝聚尽可能多的共识。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收视率。不过这样的想法忽视了受众的需求差异。电视在传播内容时,其实并不清楚观众的爱好,甚至连自己的受众在哪里都不知道。基于目前以收视率为导向的考核方式,一些小众化的内容或者话题不会进入电视人的眼界。
面对海量的信息,用户不会照单全收,他只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跟电视相比,即使是小众化的内容,在网络上也能积少成多,积聚起庞大的用户群体。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内容的传播上已经实现了精准化。
(三)内容的反馈机制薄弱
内容在传统媒体上一经呈现,就意味着传播基本结束。然而,在网络时代,内容经媒体传播之后,其产生的后续影响应该成为后续传播内容的一部分,新一轮的传播其实才刚刚开始。传统媒体虽然也通过各种方式为受众提供了互动的空间,但这种互动跟强大的网络相比,局限明显,也无法真实评估受众对内容的感受,因而无法增强用户的黏性。
正如前面所说,电视行业的滑坡并非由内容贬值引起的,而是因为传播渠道多元化,使得电视无法像过去那样垄断传播的渠道。
无论什么时候,传统媒体都未曾放弃内容的创新。不过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内容创新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电视如果仍然对新的传播渠道视而不见,还在原有的传播路径上搞内容研发或者改版创新,无疑又是走上了一条弯路。麦克卢汉一再强调渠道即内容,节目内容再优秀,如果不能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给不同的用户,就是浪费。热播电视剧的收视率虽然很高,但网络点击率更高,而这样的点击率,是能够转变成经济效益的。
传统媒体在内容创新时应做到一题多用,全媒体立体传播,才能把内容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即走媒体融合之路。
不过,媒体融合的口号叫了多年,但成功融合的案例却是凤毛麟角。目前广电媒体的融合还停留在“形融而神不融”的阶段。新媒体对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然而电视记者在向其他媒体发稿的时候,在职业惯性的驱使下,采用的表达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结果瓶子(新媒体)是新的,而里面装的仍然是陈酒(传统媒体内容),这样的内容对新媒体用户并不具有多少吸引力。当内容的表达方式经过改造,适应不同的渠道传播时,才具有生命力。
此外,传统媒体采集的内容在新媒体上呈现时,应做好包装工作,让内容形成独特的标记,使得其他媒体在转载、引用时,这一独特标记依然存在,这样才能让别人的传播渠道为我所用。
直播本来是广电媒体的一大优势,然而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广电媒体在直播上已经不再具有优势。对于新媒体来说,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完成直播;对电视来说,直播依然是一项成本高昂的活动,除了重大活动和体育比赛之外,我们很少看到真正意义上的直播。
直播的魅力有多大?据中新社报道,在美国纽约一家动物冒险公园中,有一只名为“四月”的雌性长颈鹿产下了一只幼崽。动物园在视频网站Youtube 上对分娩过程进行直播,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居然吸引了 140 多万人围观。广电媒体目前也在尝试引入这种传播方式。
网络直播的热门内容,如果以传统媒体的表达方式来传播,并不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但是直播这种表达方式却能在内容的传播过程中,留给受众一种未知的期待,尽管过程可能会有些拖沓,却能够产生独特的吸引力。
目前央视和人民日报在跟一些视频网站合作,尝试直播,一些地方台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但是仍然属于零打碎敲,未见大动作,这还需要传统媒体的不断尝试。
有人断言,从 2014 年开始,地方台迎来了五年转型的窗口期,2017-2018 年将会是地方台转型的最后机会。转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面对挑战,不管电视怎么改版,其实内容就在那里,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能不能及时为它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吸引各种传播渠道上的用户。
(作者单位:常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