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
(晋中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文化和政治全球一体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我国各大高校中逐渐盛行音乐艺术文化,音乐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仍然采用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所以必须加强促进高校小提琴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小提琴音乐人才。小提琴作为“乐器之后”,在演奏过程中具有非常优美的音色,而且音域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涉及的课程内容比较复杂。近几年来,高校小提琴专业招生人数不断增多,对于小提琴专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是教学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高校小提琴教学质量较差。因此,针对当前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不断改进教学措施,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走向了大众化,各大高校所招收的小提琴专业人才数量逐渐增多,而这些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地方,基础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而言,学生选择小提琴专业课程,主要出于这样几点原因:第一,音乐艺术专业的学生为了修满学分,所以选修小提琴课程;第二,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在培训班进行过小提琴学习,具有一定的小提琴基础,对小提琴具有一定的兴趣;第三,专门学习小提琴的学生,具备扎实的小提琴基础。因此,在这三大类学生中,只有专业学习小提琴的学生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领悟小提琴技巧和艺术价值,其它学生学习小提琴音乐艺术则变得非常困难。由于学生的生源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出现差异化。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小提琴教学的模式过于统一,大多按照特定的硬性标准去督促开展小提琴教学活动,只有完成课程内容,才能获得学分。例如在小提琴课程学习中,教师大多会针对教材中的特定乐曲来进行教学,直到让学生掌握这首乐曲的演奏技巧,这也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于此同时,很多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技能,大多会采用技法训练的方式,不断引导学生训练小提琴演奏技法,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小提琴音乐素养。结果导致小提琴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最终的考核制度也比较单一,完全按照程序和形式来进行教学﹑考核,难以综合训练﹑考核学生的小提琴音乐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随着各大高校招收小提琴音乐人才的数量不断增多,生源层次逐渐呈现多样化,所以无法继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水平。在高校小提琴教学课程中,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小提琴基础水平,然后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首先,针对完全没有基础的学生,教师应用大规模集群式的教学方式,給学生讲解基础的音乐理论和小提琴演奏技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而且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快速掌握小提琴演奏的基础技巧;其次,针对比较热爱小提琴,并且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式教学方式,給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小组,在小组之内进行讲解,让不同小组的学生相互探讨﹑交流,共同提升小提琴课程教学效果;最后,对于专门学习小提琴的学生,基础素质比较扎实,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并且培养学生的小提琴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使其能够进一步突破自己,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才能实现艺术价值的升华。
在高校小提琴专业教学课程中,必须合理设置教学课程,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兴趣,分别把小提琴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以及公共选修课,不同的课程传授不同程度的小提琴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课程教学时间,让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消化所学的知识,在课余时间内,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来排练小提琴演奏节目,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快速提升学生的小提琴技能水平。
在高校小提琴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于小提琴技巧教学,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教学,和生活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定期开展小提琴音乐鉴赏会,组织学生欣赏小提琴音乐,让学生深入了解小提琴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内蕴。此外,教师也可以邀请社会上的小提琴大家来学校进行讲座,这样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热爱小提琴,扩大知识视野,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小提琴音乐素养。
总之,当前的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必须加快推动高校小提琴教学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小提琴音乐素养,才能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1]刘莉莉.高校小提琴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音乐时空, 2015(02):181.
[2]韩钰.情境认知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10).
[3]黄鹏.高校小提琴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0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