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沈峰
让防范电信诈骗知识真正广入人心
文 沈峰
“我是市公安局,有人冒用你的身份证贩毒,请你来公安局配合调查”,类似的电话诈骗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2017年7月7日,广东省珠海市数理化学会邀请市刑警支队简映红为福石社区的居民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知识讲座,几十位社区居民参加讲座。讲座以案例、视频、PPT、互动交流等形式,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开展,向社区居民传授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引导他们向身边亲朋好友做好传播使者,让防范电诈知识广入人心。(7月8日《珠江晚报》)
为提高居民防范意识,广东珠海公安机关相关专家在社区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知识讲座,传授防范电信诈骗知识的做法,值得推崇。从授课内容来看,珠海公安机关相关专家针对当前电信诈骗的骗术不断翻新的特点,精心设计课程,突破普通宣传、辨识骗术“一是一”教条式防范,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诈骗的伎俩,点评电信诈骗不法分子是如何利用人的贪心、粗心、好奇心、上进心、爱心、恐惧心等实施诈骗的,并由此激发群众要三思而后行,举一反三,应对千变万化的骗术。这种授课方式,通俗易懂,一定能引导居民有效提高防骗意识,让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广入人心。
近年来,随着不法分子不断翻新作案手法,各类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从已经侦破的案件来看,电信诈骗主要是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和害怕的心理进行“轮番轰炸”。例如“中大奖”电信诈骗,就是通过编造一个中奖环节,吸引人们尤其是老年人跟随不法分子编造的谎言,一步步走入到诈骗陷阱中。一些受到诈骗侵害的群众甚至对诈骗之言深信不疑,直到将钱款汇出后才懊悔不已。因此,提高群众防范意识、识别诈骗伎俩,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此来说,珠海公安机关相关专家在社区向居民传授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无疑是必要的。
当然,要有效提升居民预防电信诈骗的能力和水平,仅靠公安机关相关专家的个人力量进行宣传还不够,笔者以为,应多渠道宣传预防电信诈骗知识,形成普及预防电信诈骗知识的社会合力。首先,积极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宣传入社区、入村活动。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发放防骗宣传单等形式让群众更多地了解电信诈骗伎俩。其次,通过在公交、商场的电子屏滚动播放预防电信诈骗知识宣传短片,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知晓电信诈骗的相关信息,提高自己的防骗意识和能力。再次,畅通举报通道,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机制,以此来发动群防群治力量,让电信诈骗“无处藏身”。同时,社区、金融机构等单位也要积极参与进来,常态化宣传、普及预防电信诈骗知识。如此,一定能有效遏制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
链接:反欺诈专家提供电信诈骗防范十法
对待来路不明的电话和短信需谨慎。
不能透露卡号、密码以及手机验证码,更不能相信存款“转到安全账户”的话。
牢记,银行卡插入ATM转账,只能转走你卡上的资金,无法将他人资金转到你的卡上。
将磁条卡尽快更换为IC卡;绑定手机消费的储蓄卡余额不要太多,信用卡允许透支的限额不要太大。
不要乱抢陌生人发的红包;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使用不加密的wifi;不要让他人远程操作你的电脑。
要使用银行官方的APP办理业务。
输入重要信息前确认网站的可靠性。
不要用身份证号码或生日信息作为密码,身份证和银行卡尽量分开保管。
分体式POS机刷卡要谨慎。
银行卡资金遭盗划,及时向警方报案和向发卡银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