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茜
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融入工作场所学习中的探究
沈茜
除学校教育外,工作场所中学习是职业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工作场所学习具有真实性、任务情境性、社会性和自主参与性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对于职业精神培育具有提供熏陶的土壤和氛围、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增强动力效应的价值。工作场所学习的特征和价值对于如何将职校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融入工作场所学习过程中提供了路径分析的基础。
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工作场所学习;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折旧率也随之不断提高。在终身学习思潮的影响下,工作场所学习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工作场所学习,学习者可以在正规学校教育之外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以及长远的发展,这对于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职校生来说,职业生涯的发展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这是他们立足社会的基础,是施展个人才能的前提,也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必需。相关研究表明,个体的职业精神主要形成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环境可以让学习者切身体会到具体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精神。[1]除学校教育外,劳动生活过程和企业生产培训过程是职业精神传承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工作场所学习自身具备的特征对职业精神的培育具有哪些优势,以及如何在工作场所学习中融入职业精神的培育等问题。
工作场所学习,也称为“职场学习”“工作场所中(的)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它是指学习者以个体或者团体的方式,参与到结构化的生产与服务组织的工作实践中,思想和行动持续改变,个体职业身份逐步得到建构的过程。[2]工作场所学习代表着在工作环境中构建一个特定的学习发展空间,学习者在这一发展空间内成长,与工作环境、工作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得到不断发展,组织内部的文化得以内化。具体而言,工作场所学习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真实性
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所表现出的真实性不仅是相较于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场地中物理环境上的真实性,更深层次的是在人文环境、工作内容和生产任务这些方面表现出的真实性。在特定的工作场所中,学习环境是由真实的实践操作环境与独特的组织文化环境共同构成的“有机体”。[2]在这一“有机体”中,学习者对于工作(学习)的内容、方式、流程、进度和难度基本没有发言权,从学生到工作场所中的新学员再到合格生产者这一系列身份转变的过程,也就是他们不断融入真实的工作环境、生产活动中的过程。正是由于这种全方位真实的工作环境,学习者只有通过参与其中的实践、学习融入其中,才能感悟到学校教育中没能接受到的知识与能力,在解决突发问题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才能取得有效的提升和发展。
(二)任务情境性
工作场所学习是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并在师傅、专家、他人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及自己的探索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的方式。工作场所学习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是职业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赖以存在的“情境”。[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即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进行迁移的过程。真正达到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就是由学习者亲临于其自身经验而创造的结果,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和内容。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学习者会面临各种各样真实具体、复杂多变的工作问题与情境,这些真实的情境是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通过参与真实的生产实践任务,学习者或自己摸索领悟或在他人指点下学习,可以将在学校积累的知识通过工作场所中的任务情境进行认知和应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工作场所中的师傅及他人在教学中扮演引导者、辅助者及资料提供者的角色,他们的价值在于在具体的工作中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探究学习。学习者通过观察师傅及其他工作者的工作,耳濡目染、边做边学、甚至先做后学,在大量的实践、反复操作中,逐渐习得程序性知识、经验知识、隐性知识和价值知识,并且,养成特定职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这些若只靠学校的灌输而不放入具体情境中是远远不够的。
(三)社会性
与学校学习中的师生、生生之间相对平等、单纯的关系不同,工作场所中的学习具有浓厚的社会性色彩。在工作场所学习中,学生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学习发生在与企业领导、师傅、同伴互动及个体实践相联系的各种关系网中,保持着文化上及制度上的联系。学习者不仅在行动上要服从于工作场所中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师傅及他人,在思想上也会受到行业文化的感染,这是工作场所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形态的体现。工作场所中群体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到群体成员间的关系,而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也决定着学习者在工作场所中学习的质量和有效性。从学习内容来看,学习者在工作场所中所要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胜任工作场所中特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其他软能力和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和职业态度等。从学习成果的评价来看,工作场所学习对于学习成果的评价多是非正式的、隐匿的,但学习的效果、评价的结果却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在群体中的位置,决定着他们身份的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新的影响。这样的学习既是技艺的习得,也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这即是工作场所社会性的体现。
(四)自主参与性
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工作场所学习更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过程,关注的是学习者的学习和参与意识,更强调个体内部、成员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主动、相互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学校中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对于学校、教师安排的课程、活动多只是被动接受,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氛围和动力。而在工作场所中,学习者通过参与到具体的任务、工作实践活动当中,在工作岗位中承担特定的角色和任务,而不只是实践的旁观者。通过参与实际工作、与组织中其他人以及工作环境互动,学习者可获得认识工作和职业的直接素材,互动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学习发生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为了有所收益,学习者必须靠自己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把工作场所学习简单地理解为观察与模仿学习。[4]
(一)基于真实工作情境的学习为职业精神的培育提供熏陶的土壤和氛围
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不仅表现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上,还表现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伦理价值及个人主体精神等社会性文化层面的内隐性知识,职业精神往往要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工作场所学习能有效地把知识、技能及态度的学习整合嵌入其社会性和真实性的情境之中。从工作场所方面来看,其真实物质环境与组织文化环境都是职业院校所不具备的,也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工作场所的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规整的工作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严谨、规范的职业态度,真实的工作氛围、人际关系可以激发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作风,等等。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工作情境的效果常会使用案例教学法,但仅仅有看似真实的案例教学还不足以达到知识的可应用性和迁移性。案例教学并不同于真实的任务情境,它们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预先设定好的情形,一般无突发状况和意外情况,但是,真实的工作场所的环境是复杂变化的,在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随时可能发生的各方面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在培养学习者职业精神时,必须将其放到现实的工作任务中进行锻造。学习者在真实的职业实践环境中实训,职业精神与具体的任务情境产生关联,能更真切地体会到职业精神的实质与价值,更直接地感悟整个职业阶段要求的态度、精神和素养,从而获得职业精神内容上的广度、提高可迁移性,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基。
(二)师傅的言传身教为职业精神的培育树立榜样示范作用
工作场所对于职业精神培育的价值还表现在师傅带徒弟在实践过程中“做中学、学中做”“一对一”“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师傅是学习者职业精神的培育师。工作场所中的一线师傅偏重对技能和态度的培养,而且,可以利用较为亲密的师徒关系强化对职业精神的培育。所谓“言传”,即师傅在教徒弟的过程中,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尽可能地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徒弟,通过多次的教导让徒弟有所体会和领悟。所谓“身教”,是指师傅亲自示范、亲手传授,师傅在做给学生看的时候,不仅仅能让学生学到关键的技术,也能通过自己亲身示范、以身作则这种最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受到心灵的震撼,师傅以其自身优良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及专业知识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师傅职业精神的感染。这种言传身教的实践教育有助于学习者切身领会职业精神,并最终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职业素养。
(三)学习者的自主参与为职业精神的培育增强动力效应
与学校教育中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不同,工作场所中的知识很多都是实践中的和具体情境中的,这些知识往往是前辈和他人在工作岗位上多年的实践经验中获得的,并不是公共的和易于分享的。工作场所中知识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学习者要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在工作场所中的学习、实践应当是自我主导和自我负责的,只有当学习者积极投入交流与合作中,工作场所学习的优势才会尽快显现。学习者在工作场所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进取,有利于在实际操作、钻研中培育他们的职业精神,使学习的意愿和效果达到最佳。
(一)搭建有针对性的实训、实践联合培养的支撑平台
职校生职业精神的培育不能只靠学校教育,更多的还要靠他们在工作场所中的实践和锻炼。这就需要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技能+态度”的实践培养机制,搭建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实践平台,加强实训教学,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生产环境,使做事的过程成为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1)建立校内实践训练基地,将实践训练列入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都要进行实践训练,而且,要严格按照企业员工的着装制度、时间管理制度、礼仪制度及现场管理制度等进行规范化管理。此外,职业院校在学生进入工作场所学习之前以及在工作场所学习的过程中,要针对工作场所、任务情境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的指导、教育和管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遵守劳动纪律、注重安全生产的良好职业习惯。通过全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2)组建项目实践团队,以社团等形式由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带领学生做真实的项目,项目团队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通过真实的分工与协作,让学生在真实项目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做人做事,培养职业精神。通过搭建实践实训平台既能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学生和员工是两个不同的身份,学生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在思想意识上会以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为出发点;而员工的身份则决定了他们会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学会自觉服从管理,努力提高效率。将学生和员工两者身份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服务意识、产品质量意识、职业责任意识及团队合作等职业精神的有效方法。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锻炼在实际工作中的协调与合作能力,进而达到职业态度与职业精神的升华。
(二)建立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完善的评价体系
职业精神的培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涉及教育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因而,要建立学分量化制度与综合评价制度相结合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以对学生实践学习情况进行客观、科学、全面的评价,并进行有效的反馈与沟通,更深层次地把握学生在工作场所中学习的真实情况。可以按学生的三种身份,即“学校人”“企业人”和“社会人”作为评价载体,将日常生活中的礼貌、助人、文明、环保、纪律和守法等道德规范联同职业活动中的爱岗、敬业、诚信、团结和奉献等职业道德规范纳入到量化评价细则中;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技能、职业价值观、创新创业能力、情感及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以学分方式纳入评价范围。形成包括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实训及社团导师评价及实习基地师傅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将考评结果列入学生德育考核成绩,并与评优和评奖学金挂钩,帮助学生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促使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保障职业精神培养的全面而全程的落实。最终达到让学生领悟职业精神在职业活动中的真谛,将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三)在工作场所中举办多种活动营造职业精神培育氛围
在工作场所中营造良好的职业精神氛围,做好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的组织和策划工作,也是开展职业精神培育活动的有效方式。全方位创造良好的实践活动及文化环境条件,用制度规范学生参加各类实践、社团和文体活动,重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的作用,通过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实践体验,在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的养成,最大限度地达成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如在各专业中传播有代表性的企业发展史,引导学生从中学习,规范个人言行,提高思想觉悟;拍摄企业师傅、员工的成长故事纪录片,让学生透过鲜活的榜样形象体验职业精神的可贵;建立互动平台,展现校园中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及时共享与传播,抓住实例和机遇,开展职业精神教育,让学生从中认同和践行职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个人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职业技能的教授,更要重视职业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
[1]V Kinjerski,B J Skrypnek.Four paths to spirit at work:journeys of personal meaning,fulfillment,well-being,and transcendence through work[J].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11(4):319-329.
[2]唐林伟.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工作场所学习及其对职业教育实习实训的启示[J].职教通讯,2013(4):1-5.
[3]谷丽洁.基于知识分类的现代学徒制学校与工作场所教学模式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2):20-24.
[4]徐国庆.工作本位学习初探[J].教育科学,2005(4):53-56.
[责任编辑 金莲顺]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职校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项目编号:BJA140062)
沈茜,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院校德育。
G715
A
1674-7747(2017)19-00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