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彪《战略》对《孙子》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姚振文 刘增银
《孙子》一书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思想,而司马彪的《战略》是中国历史上专门的战略学著作,二者在中国战略思想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典战略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从孙子学史发展的角度讲,《战略》一书所记载的战略案例,集中反映了孙子的慎战、道胜、先胜、全胜等战略思想,从而有力地佐证了《孙子》战略思想的实践应用价值。
司马彪 《战略》 《孙子》 战略理论
《孙子》作为兵学圣典,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形成完整战略理论体系的兵学著作,而司马彪的《战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明确提出“战略”概念,并专门探讨战略问题的兵学著作。就二者的关系而言,《战略》一书虽然大部分内容在历史上已经散失,但其佚文中所记载的战略案例及讨论的战略问题,充分反映了《孙子》战略思想的精华,有力地佐证了《孙子》战略思想的实践价值。因此,《战略》一书在中国孙子学发展史上,也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司马彪(?―306年),字绍统,河南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西晋宗室,著名史学家。他原是高阳王司马睦之子,因好色薄行,被父亲过继给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敏,实际上是变相剥夺了其对高阳王爵位的继承权。然司马彪自少年时就好学不倦,被剥夺继承权后,更是闭门研学,博览群书,著书立说,先后写下《九州春秋》《续汉书》、注《庄子》等历史文学名著,同时撰有《兵记》《战略》两部军事学著作。司马彪亦有从仕经历,先后任骑都尉、秘书丞、散骑侍郎等职。秘书丞的职责是掌管国家图书典籍,这为其历史文学方面的著述提供了便利,而骑都尉及散骑侍郎都是武职,需要熟悉带兵之事,这可能又促使他对兵学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写作兵书的内在动机。
司马彪所著《战略》今已散佚,然裴松之《三国志注》、唐代官修类书《初学记》、宋代官修类书《太平御览》均引用过其书内容,故清代辑佚大家黄奭将上述书籍中的《战略》佚文汇集成编,收入《汉学堂知足斋丛书·子史钩沉·史部杂史类》(又名《黄氏逸书考》)中。其中,从裴松之《三国志注》中辑录佚文五条,分别为“刘表”“傅干”“蒋济”“傅嘏”“王基”;从《初学记》辑录一条,即“楚庄王绝缨”;从《太平御览》中辑录两条,分别为“孟达”“司马懿”。黄氏在辑文末尾之“附录”中的按语,透露了《战略》一书的某些特点及其与《兵记》的关系:“案司马氏《战略》多是三国时事,与《九州春秋》相表里。此叙及古事,疑非一手,或是叙说中一段未可知。”这说明,《战略》一书的内容系从众多史籍中选择具体实例缀集而成,因而该书具有浓厚的史学色彩,与司马彪的史学家身份相适合,这恐怕也是《晋书·司马彪传》不载其兵书《战略》的主要原因。另外,按语中还谈到“《兵记》又是一书,此条楚庄王事,《初学记》引作司马彪《战略》,疑此或是《兵记》中语。”对于这段话,今人来森华分析说:“黄氏搜求《战略》佚文并辑为一卷实在功不可没,他依将所辑佚文进行对比后认为《初学记》所记‘楚庄王绝缨’一事出自《兵记》,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战略》与《兵记》当为不同之书,其说具有相当的启发价值。”①来森华:《司马彪〈战略〉与〈兵记〉关系管窥——以目录和引用为中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年第2期。
《战略》一书成书的年代已不可详考。许保林认为,此书“当成书于陈寿《三国志》之后,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以前”②许保林:《中国兵书通览》,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216页。。其依据是,陈寿卒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比司马彪早死9年。他著《三国志》时,《战略》尚未问世,故《三国志》中未言及此书。而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引用了《战略》一书的五段内容,可见裴松之看到了原书内容,这说明南北朝初年,《战略》仍在流行。但公元636年成书的《隋书·经籍志》、公元940~945年成书的《旧唐书·经籍志》以及公元104~1060年成书的《新唐书·艺文志》都未著录此书,说明南北朝以后,《战略》一书在战乱中散佚。
“战略”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原为军事用语,指作战谋略。就确切的概念和定义而言,《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战略是“在战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的科学和艺术”③苏艳芳主编:《管理学基础与应用》,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5年版,第115页。。《辞海》对“战略”的定义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对“战略”的定义是:“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④陈忠卫主编:《战略管理:新常态与新思维》,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中华先民整体而辩证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的战略思想理论较为早熟,像古代典籍中的计、谋、画、策、算、韬、略等词汇,其内涵已经接近于现代“战略”一词的词义。而早在商汤灭夏的战争实践中,也已经出现了一整套的战略计划方案。如针对夏王朝内部的社会矛盾,采取多种政策,争取民心,发展壮大自己;运用离间计,挑拨夏王朝与各诸侯国的关系;采取先弱后强、由近及远的方针,先剪除商纣羽翼而后进行决战等。
《孙子》一书,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战略理论。关于战略要素,《孙子》中定为“道、天、地、将、法”五字,对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括;关于战略环境分析,《孙子》中提出了“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的基本思路;关于战略目标的定位与选择,《孙子》中主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关于战略力量生成及对抗的规律,《孙子》中强调“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关于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孙子》中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不战而屈人之兵”“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以及“致人而不致于人”“正合奇胜”“避实击虚”“以迂为直”“我专敌分”等基本原则。正因如此,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军事家莫不称赞孙子是中国天才战略家,战略之祖,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
根据上述内容,于泽民提出,我国战略理论比较系统地形成的标志是《孙子兵法》的问世。他尤其强调,在我国,孙子首先赋予战略以明确的概念——“庙算”①于泽民:《战略理论的奠基作——孙子兵法》,载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编《孙子新探——中外学者论孙子》,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第19页。。作者大致概括了四点理由:第一,“庙算”是对古代战略决策的实践活动的抽象和概括。第二,“庙算”具备战略的基本内涵。战略概念的基本特征,一是战,二是略,缺一不可,“庙算”完全具备了这两种属性。第三,古代的兵论始终把“庙算”置于战略地位。先秦各种兵书中多处论及“庙算”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与我们今天对战略的看法极其相似。第四,“庙算”的实用具有普遍性。孙子之后的《六韬》《吴子》《商君书》《文子》《吕氏春秋》都普遍地使用了“庙算”这一概念。
秦汉以后,“庙算”概念逐渐向“战略”概念演变。那就是首先去掉“庙”,再以“略”取代“算”,后又在“略”前冠之以“兵”。“略”本指古代井田的界线,后引申其内涵为“把握一定界域之内的全局或一定界域内的全局性思考”,凡关乎全局、影响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皆属于“略”的范围。如此看来,“兵略”就成了秦汉时代的战略概念。如古兵书《黄石公三略》,(亦称《三略》)著述目的就在于使人主“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中略》);《淮南子·兵略训》开篇即言“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赂),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
到司马彪之时,其在继承先秦、秦汉时期《孙子》《三略》等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战略”这一概念,并将他有关战略问题的兵书直接命名为《战略》。后来,《战略》一书的大部分内容虽然已经散失,但从其佚文来看,则都是讲战略问题的。它或举胜仗的实例,以证正确战略决策致胜的道理,如“刘表”一条;或举反面的实例,以证错误战略决策致败的必然性,如“蒋济”一条。另外,它尤其强调政治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也注重《孙子》“慎战”“先胜”和“全胜”等战略思想的价值。故许保林认为,“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战略问题专著”②许保林:《中国兵书通览》,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217页。。
综上所述,《孙子》集中国战略思想之大成,司马彪撰成中国专门的战略学著作,这不仅对中国军事学术史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理论上讲,战略概念的出现及其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国家军事学术发达的标志。《孙子》一书的形成是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战略》一书的形成是在公元4世纪左右,而西方真正涉及战略问题的军事著作是在5世纪左右③瓦·达·索科洛夫斯基:《军事战略》,北京:战士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是最早形成战略思想、提出战略概念、出现专门的战略学专著的国家,这也有力地驳斥了某些学者认为“战略”概念于中国而言是 “舶来品”④钮先钟:《战略思想与历史教训》,台北:军事译粹社,1979年版,第6页。的观点,更使个别学者持有的“‘战略’一词系由日本军语传来”⑤孙绍蔚:《概论战略思想之演进》,见台湾《军事杂志》46卷第4期,第22页。的说法不攻自破。
就体例而言,司马彪的《战略》是通过汇集战争实例而写成的兵书,目的在于为后世提供用兵方面的经验或借鉴,故又可称为兵略类兵书或兵鉴类兵书。值得强调的是,书中的战争实例旨在说明的都是战略问题,这必然使其对《孙子》的战略思想有所继承与发展。具体而言,它以实实在在的战略案例,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完善了《孙子》“慎战”“道胜”“先胜”全胜等战略思想应用理论体系。
比如,书中的“蒋济”与“王基”两个条目,集中反映的是《孙子》的“慎战”战略思想。“蒋济”一条,说的是魏明帝于太和六年欲派水陆两路大军,并攻辽东。谋臣蒋济结合形势进行劝阻,说:“凡非相吞之国,不侵叛之臣,不宜轻伐。伐之而不制,是驱使为贼。”①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华诸子宝藏编纂委员会编:《诸子集成补编》(4),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1~285页(以下《战略》引文,均见此书,不再作注。)这明显表达了孙子理性用兵、重战慎战的态度。接下来,蒋济又用“虎狼当路,不治狐狸”的贴切比喻,说明此次征战乃是“得其民不足益国,得其财不足为富;傥不如意,是为结怨失信也。”这正反映了《孙子》“兵以利动”“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用兵主张。孙子分析战争问题,强调站在整体和宏观角度审视战争中的利害问题, 所谓“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九变篇》)蒋济上谏所言,正契合了《孙子》这一思想的要旨。
在“王基”一条中,说的是大将军司马文王接到襄阳太守胡烈“吴将来降”的表奏,欲派王基率大军万人前往沮水接应。王基派人快速回信给司马昭,先是陈述吴将邓由等人的可疑情况,继而详细分析了接应之地险恶的天时地理条件,最后还举出姜维“不待辎重,覆军上邽”,文钦“昧利寿春,身没不反”的事例,说明此次进兵的危险性。《孙子》在《计篇》中曾论及“利而诱之”的用兵原则,这对实施方而言是高明的谋略,对中计方而言就是巨大的危险。王基依据孙子这一用兵原则,及时识破敌人的阴谋,避免了大军深入险境、全军覆没的危险,正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孙子》“慎战”思想的重要价值。事情的结局正是如此,“文王于是遂罢军,后由等果不降”。更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一事例中,王基为劝说文王止兵,还说过一句话:“嘉平以来,累有内难。当今之宜,当镇安社稷,抚宁上下,力农务本,怀柔百姓,未宜动众以求外利也。得之未足为多,失之伤损威重。”这是典型的“攘外必先安内”的用兵方略,是立足于战略高度审视战争中的具体问题,其主旨又与孙子的“先胜”思想一脉相承。所谓“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形篇》)即先消除自身的缺陷、弊端和漏洞,先加强自己的实力、巩固自己的后方,而后寻机战胜敌人,这是孙子基于重战、慎战思想而提出的最高明的战略手段之一。
“刘表”与“傅幹”两个条目集中反映的是《孙子》的“道胜”战略思想。
在“傅幹”一条中,袁尚欲联合匈奴进犯河东,并遣使联络马腾、韩遂共同起兵,马腾阴许之。此举遭到傅幹的极力反对,其劝说的基本依据是袁尚“逆德”,背弃道义民心,而曹操“顺道”,占据道义和民心。原文中谈到:“曹公奉天子诛暴乱,法明国治,上下用命,有义必赏,无义必罚,可谓顺道矣。袁氏背王命,驱胡虏以陵中国,宽而多忌,仁而无断,兵虽强,实失天下心,可谓逆德矣。”中国自古以来就将道义民心问题视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战争伦理观。孙子作为一代兵家智者,自然不会忽略这一根本问题,他在《计篇》中有言:“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并将此“道”置于战略五要素的首位。在《形篇》中,孙子更明确地谈道:“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正。”即“道”与“法”是战争胜负的主宰。那么,孙子之“道”是否具有仁德的内涵呢?答案是肯定的,他在论述战争问题的过程中,始终将国家与民众的生死存亡放在第一位,所谓“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火攻篇》)。这些内容都深刻体现了一种战争领域中的人道主义情怀。从历史上看,曹操本人虽然有奸诈多疑的性格,然而其一生所为又是立足于“大仁为本”的高度,顺应道义和民心而成就其功业的。就此而言,傅幹对袁尚的劝谏言论,既是中国传统战争伦理观念的反映,又契合了孙子“道胜”思想的根本宗旨。
“刘表”一条所记载的战争实例,同样是对孙子“道胜”观念的有力佐证。然而,它又将这种观念向纵深再推进一步,集中体现了《孙子》“仁”“诈”辩证统一的思想。在这一条目中,当刘表提出“宗贼甚盛,而众不附,袁术因之,祸至今矣!吾欲征兵,恐不集”的困惑时,贤者蒯良、蒯越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和对策,蒯良的回答是:“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也;苟仁义之道行,百姓归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从,而问兴兵与策乎?”而蒯越的回答是:“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兵不在多,在得人也……越有所素养者,使示之以利,必以众来。”很明显,前者的主张是以仁义制服反叛势力,后者的主张是以权谋消灭反叛势力。刘表对二人主张的评价是:“子柔(蒯良)之言,雍季之论也。异度(蒯越)之计,臼犯之谋也。”①相关历史典故见《韩非子·难一》。而其最后采取的是蒯越的策略与诈术,“遂使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表乃使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之,江南遂悉平。”这一案例典型地反映了《孙子》“仁诈合一”的战争观念,从深层次考虑,这一观念实为《孙子》战略思想的精髓所在。“仁为兵本”“兵以仁用”,是孙子战争观理论的基石,脱离此即为穷兵黩武、祸乱百姓。然而,从另一角度讲,战争乃是人类特殊的社会活动,“兵者诡道”乃是战争指导的本质规律,违背此“道”就是书生迂腐之见,同样会给国家带来无穷灾难。孙子的战争理论之所以科学而又完善,核心与灵魂正在于此。难怪唐人杜牧评价《孙子》说:“武之所论,大约用仁义,施机权也。”②张岱年主编:《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2页。就此而言,“刘表”一条所记载的战争实例及反映的思想理论,确实是对战争与战略之道的透彻领悟。
“傅嘏”一条,内容最多,其对孙子战略思想的反映也最丰富。它分别从“慎战”“庙算”“先胜”“全胜”等不同角度,揭示了孙子战略思想的应用价值。嘉平四年四月,孙权去世后,魏国大将王昶、胡遵、毌丘俭等人纷纷上表请求征吴,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征伐策略,朝廷为此征求尚书傅嘏的意见。于是,傅嘏立足于客观实际和战略高度,发表了一番宏论,其中涉及到《孙子》中的多个战略思想。首先,傅嘏借用古代战争案例,对此战表达了慎重和理性的态度:“昔夫差胜齐陵晋,威行中国,不能以免姑苏之祸;齐闵辟土兼国,开地千里,不足以救颠覆之败:有始不必善终,古事之明效也。”这明显是借古人的教训说明孙子“慎战”思想的重要性。继而,傅嘏从孙子“庙算”思想的角度,分析其主张慎重对待此战的深刻原因。从军事角度讲:“贼丧元帅,利存退守,若撰饰舟楫,罗船津要,坚城清野,以防卒攻,横行之计,殆难必施。”从政治角度讲,吴国“凡六十年,君臣伪立,吉凶同患,若恪蠲其弊,天去其疾,崩溃之应,不可卒待。”从情报角度讲,“今边壤之守,与贼相远,贼设罗落,又持重密,间谍不行,耳目无闻。”而从我方角度讲,“自治兵已来,出入三载,非掩袭之军也。”即魏军连续作战三年,急需休整,此时不适合偷袭作战。故而,傅嘏认为,王昶等人提出的征吴三策皆是“取贼之常计也”“非全军之长策也”。正确的战略对策是什么呢?傅嘏提出七条建议:“夺其肥壤,使还耕塉土,一也;兵出民表,寇钞不犯,二也;招怀近路,降附日至,三也;罗落远设,间构不来,四也;贼退其守,罗落必浅,佃作易之,五也;坐食积谷,士不运输,六也;衅隙时闻,讨袭速决,七也:凡此七者,军事之急务也。”仔细分析这七条建议的宗旨,实乃集中反映了孙子“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战略思想。而先胜战略实施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易胜”与“全胜”的效果:“然后盛众厉兵以震之,参惠倍赏以招之,多方广似以疑之。由不虞之道,以间其不戒;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最后,傅嘏又将自己的主张和建议落脚于孙子的“道胜”和“全胜”理论,并上升到政治战略的高度:“以陛下圣德,辅相忠贤,法明士练,错计于全胜之地,振长策以御之,虏之崩溃,必然之数。故兵法曰:‘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若释庙胜必然之理,而行万一不必全之路,诚愚臣之所虑也。故谓大佃而逼之计最长。”
从上述内容来看,《战略》一书虽然没有纯战略理论的分析,但其所记载的战例却都是围绕战略问题的,且相关内容有的是直接引用《孙子》的言论,有的借案例中的人物之口阐释孙子战略思想。这说明,司马彪在写作《战略》的过程中,熟悉《孙子》思想内容,并能够将孙子的战略思想理论与战争中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进行论证分析,此点正是《战略》对孙子学发展的一个突出贡献。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Thinking of T he Art of War by Sima Biao’s The Strategy
Yao Zhenwen Liu Zenggen
The Art of Warcontains rich strategic thinking.The Strategyby Sima Biao is a special work on strategy in the Chinese history. Both of the two books occupy important positions in the Chinese strategic thinking history and have rendered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trategic thinking histo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n Zi’s strategic thinking history, the strategic cases recorded inThe Strategymakes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Sun Zi’s strategic thinking concerning being cautious in war, winning victory by moral law, seeking victory first and winning full victory,thus convincingly verify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Sun Zi’s strategic thinking.
Sima Biao;The Strategy;The Art of War; Strategic Theory
B22
A
2095-9176(2017)06-0009-06
2017-09-10
姚振文,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刘增银,滨州市经济开发区沙河街道百川小学教师。本文系山东孙子研究会与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联合攻关的重大课题“中国孙子学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仝晰纲)